绿色金融论文
在金融行业中,绿色金融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而发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绿色金融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绿色金融论文篇1
浅谈绿色金融与金融可持续发展
摘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经济发达国家诸如美国已经将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向了低碳经济方向和新能源的研究上。中国的经济发展到当今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那种粗狂式的发展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为了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就必须要节能减排,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
一、绿色金融的含义和特性
(一)绿色金融―― 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
绿色金融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式要求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的观念落实到其基本工作中。它要求企业在投资、融资和日常经营活动中把社会资源都引导到环境保护上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铺路。绿色金融的贯彻和实施具体体现在保险、证券和信贷之上。对于那些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对环境和资源容易造成破坏的投资项目,应在信贷领域上对其给予限制。对于那些采取循环经济方式进行生产,运用节能环保设施的企业采取倾斜性信贷政策,这就是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则是指在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之后,如有可能对第三者造成身体伤害或者物质损失,那么法律法规有权利强制环境风险的企业购买应付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用以保证公众的利益。绿色证券则是对那些有破坏环境行为或者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设置门槛,证监会有权要求其公开环境方面信息,随时监管其上市之后的经营行为,促进上市公司在上市后改善其环境表现。
(二)绿色金融内涵和特征
绿色金融一方面强调的是金融业自身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要求金融业眼光要长远,注重长期利益的实现,以防金融业以牺牲长期利益为代价实现短期利益,真正做到规避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强调金融业应该为保护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引导资金和产业向着开发节约资源的技术上和保护环境的产业上,帮助消费者建立绿色观念。
绿色金融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在衡量经济活动的绩效时不单单地考虑创造的物质成果,而是以考察经济活动是否做到了保护环境或者经济活动对资源的利用的程度。绿色金融的概念引导经济活动的各方面主体注重金融活动与环保、生态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中强调的社会可持续向前
发展。
绿色金融另外的特点在于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树立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绿色金融的最终目标。在企业进行贷款时,金融机构应该考察企业对于该项目是否履行了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并对项目对社会、环境和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进行评分。绿色金融更要求金融业在审核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的时候应该充分衡量其资金回收期、现金流量情况以及投资回报率,良好的项目应该形成正的现金流量,并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而在进行不同项目的选择时,企业应该首选净现金流量大、投资报酬率高、投资回收期短的项目,减少企业的风险,这样整个金融业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紧急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好现实的需求和长远的需求之间的过渡,要让量的发展逐渐转变为质的发展,只有处理好这几方面的问题,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让金融业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银行业是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基地,绿色信贷已经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最关键点。绿色金融是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金融发展理念,第一家政策性的环保银行成立于联邦德国,从其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到绿色金融发展的前身―生态银行。2002年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商业会议为绿色金融的向前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赤道原则”这个新的概念被提了出来。这个原则要求金融业在评价一个项目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该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现在全球多家金融机构已经采纳了“赤道原则”,运用“赤道原则”进行的融资额已经占到了全球项目融资额的绝大多数。但是绿色金融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在我国的中资银行中也只有兴业银行一家银行采取了赤道原则,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暂时还处于较落后的水平。
二、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要求实现绿色金融。环境和资源等因素本身可以为投资带来利润,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会自动的选择市场资源,做到资本有效配置。经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在节能减排、经济结构调整和低碳项目上的投资已经占到了50%以上,这说明了市场已经自动放弃了高耗能、高排放的粗狂的发展方式,这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产方式对于节约成本毫无帮助。对环境保护的严格管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鼓励新能源开发、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最终能够使企业获得净收益。在各个国家排放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时,节能减排技术将成为一项能获得经济效益的事情。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其不可再生的特性决定了只有注重环保的企业才能最终获得长期的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件的限制和资源价格的改革,新兴企业不断建立。传统企业不断被改造,绿色金融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绿色金融以调节和引导资金的走向和分布为手段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又构成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总的来说,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一体的,二者在本质上的要求是一样的,就是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积累,在确保人类和社会的长期、长远的生存基础得到满足情况下发展。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相互依赖,共同进步。
三、以绿色金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绿色金融是金融业和工业、商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欧美等国家经常以我国的产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产的理由来抵制我们国家的产品,实行绿色金融政策之后,欧美国家将无话可说,我国产品在国外的市场地位也能得到提升,这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金融业在运用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引导企业向降低能源消耗的项目投资,减少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了产品的信誉,为企业的利润增加创造了便利条件。金融业和工商业不应该只关注短期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更应该把眼光放长远,看到企业注重环境治理能带来的长期利益。金融业在为了国家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能获得长久发展的机会,随着发放的金融资产规模加大,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金融业在引导客户实现绿色资金安排的同时,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得到增加,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成功铸成。 经济和社会不断在发展,公众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人们越来越关注金融业和工商业在获取经济利益时是否保护了环境,承担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金融业和工商业依然只局限在自身利益的增长,而不关注自己经济利益的增长给社会和民众带来什么样的负担,那么也会失去公众的满意度。通过绿色金融,金融业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的条件,提高人们的收入,社会环境大大改善,唯有如此,金融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才能让公众满意,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金融业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项目评估和投资中认真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仔细根据相关财务管理模型和计算公式估算出净现金流量,对项目资本回收期有大致的把握,认真考核融资者和贷款者的信誉和融资能力,确保金融业的信贷和投资在最低的风险下进行,如此金融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金融业只有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信贷和投资政策中去贯彻绿色金融的理念,绿色金融的发展才具备条件和资本;金融业只有扩大自身规模,增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才能引导项目和投资在新能源和资源节约技术上投入资金,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实行绿色金融、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对策
第一,在金融业应该树立起绿色金融的观念,并用之教育员工,在员工的思想中深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使之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遵守爱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之后,有关节能减排的投资必然会加多,专业的节能公司也会推出绿色产品和节能产品,环境保护产品市场将会日渐成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了实现节约资源,成为环境保护大国,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绿色银行,进行绿色信贷,从源头上保证市场上的项目和产业都是环保的。绿色金融的理念在树立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消费者的引导,让消费者的心中建立起绿色的概念,引导消费者去选择绿色产品、支持绿色投资,杜绝浪费环境和资源生产出的产品,这样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第二,我国应该建立起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我国已经初步研究和掌握了项目破坏生态环境、浪费经济资源造成的直接损失的计算方法,对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带来的收益也有了理性的认识。金融业可以利用这种计算方法来衡量企业应该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例如,在发放贷款时,可以引入环保参数到会计计算指标中去。优惠利率和差别利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对于那些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资源利用率较高的企业,金融机构应该给予其优惠利率;对于那些破坏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项目,应该在贷款利率上限制其投资,抑制这些项目的发展。
第三,金融业应该彻底贯彻绿色信贷的政策,商业银行在贷款上给予的优惠政策是绿色金融得以实施和贯彻的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是绿色信贷实施的最终目标,为了让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就必须停止对环境有危害项目的贷款,并发放贷款给治理环境污染的项目。在对一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效益评估时要把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税收优惠、贷款利率优惠、再贴现政策,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要注重长远利益的实现,可以把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三废治理上去,创造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生态环境。
第四,绿色金融方面应该建立起专业的服务队伍。商业银行应该吸纳专业的人才进行储备,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的队伍。在当前阶段,商业银行应该首先在重点阶段取得绿色金融建设的突破,选择一批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客户经理进和投资决策专家组成一个专业的团队,在绿色金融的项目开发和风险管理方面逐步开展,积累相关的经验,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绿色金融方面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商业银行还应该重视人才的培训,把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培养成为精通绿色金融的专家,让商业银行的专业服务队伍尽快建立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是人类面临的迫切需要,这种迫切需要已经转移到了金融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之中去,绿色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绿色金融要求金融业将环保的概念贯穿在其整个日常运营中去,在信贷、投资和保险中都做到以环境保护为原则进行工作的开展,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只有做到绿色金融,社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又要求金融业必须做到绿色金融。以绿色金融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的良性发展、社会的健康前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影响力,增强金融业的整体实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绿色金融必须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在金融业,为了实现绿色金融,首先应该贯彻绿色金融的概念,其次应该建立专业化的绿色金融团队,并在投资项目的筛选上实行绿色金融政策,从源头上保证投资项目和贷款项目的环保性。今后的经济发展必定是可持续的发展,今后的金融业前途将是绿色金融,这一点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要有明确的认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和举动。
参考文献
[1] 阳玉香.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瓶颈及改进[J].中外企业家,2011.
[2] 邓波.低碳经济时代下的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论坛,2010.
[3] 王飞.中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2009.
[4]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J].财贸经济,2011.
[5] 罗桂兰.实践绿色金融理念[J].理论探讨,2007.
[6] 闫萍.金融与环境污染[J].时代金融,2006.
[7] 欧阳瑞.从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谈绿色金融[J].金融与经济,2005.
[8] 陈柳钦.英国的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开放世界,2010.
绿色金融论文篇2
试谈我国的绿色金融政策
摘 要:绿色金融政策是“两型社会”建设中可资利用的一种市场激励机制,它包括绿色信贷、绿色证券与绿色保险等制度。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绿色金融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在规则内容上还有完善的空间。本文对我国的绿色金融政策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政策的研究、执行提供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绿色金融政策;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
一、绿色金融政策的基本概念
“绿色金融”,也被称为“可持续性金融”或“环境融资”,主要指从环保角度重新调整金融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将环境保护这一基本政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战略。
绿色金融政策的基本内涵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以信贷、保险、证券、税收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宏观调控政策。
二、我国绿色金融政策的体系构成
从我国的发展实践来看,作为环境经济政策的绿色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绿色信贷政策
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绿色信贷政策是指致力于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方向发展的信贷政策。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始于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及环保总局、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政策全面进入到我国环境保护与污染减排的主战场。
(二)绿色保险政策
绿色保险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环境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所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一种责任保险。2008年环保总局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根据该《意见》要求,将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和行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
(三)绿色证券政策
绿色证券政策是指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通过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遏制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过度扩张,防范资本风险,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2008年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绿色证券政策。该意见要求对从事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以及跨省经营的“双高”行业(13类重污染行业)的公司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的,必须根据环保总局的规定进行环保核查。环保核查意见也作为证监会受理重污染行业IP0申请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我国绿色金融制度的规则分析
(一)绿色信贷制度
1.建立环保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环保部门应逐步把环保认证、环保奖励等企业环保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把这些信息纳入企业信息数据库。在金融机构方面,应尽力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和企业信息数据库,为信贷审查提供良好的信息条件,而银行在办理管理信贷业务时,应审查企业信息数据库中的企业环保信息,并把企业环保核查信息作为信贷的重要依据。
2.制定涉及基本环境风险的“绿色信贷指南”。环保部门和银行机构在借鉴国外“绿色信贷指南”经验的基础上,应建立和完善我国有关基本环境风险的金融信贷指南和细则,必须结合国情完善绿色信贷风险审核的规则和标准,为国内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参考。
(二)绿色证券制度
1.企业上市融资的环保准人与核查标准。证券监管部门在企业股票上市发行审核时,应将环保核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准入指标进行考察,但是,目前只有重污染行业的IPO申请环节才需要环保核查意见,而没有涵盖所有行业的上市申请;另外,对于已经上市企业的再融资行为,也没有环保核查的要求。因此,证券监管部门与环保部门应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审查规则。
2.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制度。目前,关于核查信息公开的问题,仅规定了对环保总局进行核查的结论予以公示,对于由省级环保部门负责核查的信息是否也应当进行公示未作规定。另外,目前的环保核查是由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核查公信力不足。应当允许社会公众对公开的环保核查结果进行举报和监督,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是确保环保核查真实性的重要基础。
3.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信息披露制度尚未包含有环境信息的强制披露要求。证券监管部门应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以保障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效性。
4.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制度。科学地确立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成败的关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如ISO的环境绩效评估标准。
(三)绿色保险制度
1.环境责任保险费率的设置。在保险公司对污染程度不同的企业收取统一保险费率的保费时,造成清洁生产企业与污染企业要同等保险,因此,需要对它们实行差别保险费率,从而在制度上刺激和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
2.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的确定。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较差等原因,我国应采取强制性责任保险模式。
四、结语
绿色金融政策,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来推行,还缺乏较为行之有效的操作措施。但是对于一项新政策而言,若没有上升为法律,虽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可能缺乏稳定性和权威性,从而很难在实践中取得比较理想的制度绩效,因此,应把绿色金融政策转化为法律。通过制定“绿色金融促进条例”来实施绿色金融法律制度,就是一种较为妥当的法律化路径。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绿色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