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财论文
公司理财所处的环境今非昔比,拓展公司理财的视野是我国许多公司发展的当务之急。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司理财论文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公司理财论文篇1
浅析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问题研究
【摘要】公众一直十分认同上市公司应履行相应的 社会责任,但是将社会责任引入到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的确定中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当前只有少数公司意识到在确定理财目标的同时应考虑社会责任。本文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公司理财目标的确定之中,分析上市公司在理财目标的选择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所引发的问题和对上市公司长久利益的影响,并针对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的社会责任缺失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理财目标;公司理财
一、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普遍接受西方理财目标观念,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我国公司理财的最优目标。有少数的公司选择利润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这样确定的理财目标较极端,在确定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的时候没有将社会责任考虑其中,这样引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责任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领导层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上市公司前期社会责任的投入比较大,由于这种原因,很多上市公司领导层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没有把社会责任确定为的公司理财目标之中,只顾过分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最终造成公司的诚信缺失、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责任事故频发等问题,导致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不和谐程度增加。他们没有意识到社会责任投入后所引出的回报将会更多,同时可实现公司长久竞争力的提升。
(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 审计及 报告缺少规范性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要进行社会责任审计并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上市公司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没有经过注册 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专门的机构进行审计,人们对这样的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出质疑。虽然上市公司有意识地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没有法律、法规的依托,很难促使社会责任成为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的考虑范围,最终导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缺失,上市公司也很难为和谐社会创造长久的价值。
(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激励及约束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总体情况看来,约束我国上市公司的法律、法规并不够健全,没有涵盖到社会责任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且,由于惩戒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公司不惜以身试法。比如有的公司宁愿被罚款处罚,也不愿安装排污设备,因为一旦被发现查处,只不过罚个几万的,但安装一套设备至少需要几十万。这样就使得原本社会责任意识很好的公司缺乏了继续保持下去的积极动力,在 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侥幸 心理的综合作用下,也纷纷效尤,造成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二、解决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问题的对策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是指上市公司对所有者、职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自然 环境承担责任,以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协调统一。同时,上市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纪守法,遵守商业道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并积极承担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责任,参与社会捐献、赞助等各种社会公益事业。
(一)增强上市公司领导层社会责任意识观念
领导层是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与关键,是公司为来决策与发展的掌舵人。强化公司领导层的社会责任意识观念,有助于推动社会责任意识在公司的形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不仅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精要,而且有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在许多产业陆续迎来微利时代的情况下,未来的公司竞争不再是单纯的新技术、新产品、人才的竞争,而是社会责任品牌的竞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是聪明的公司占领市场份额的经营方略。因此,上市公司不仅可以在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兼顾到社会责任,稳定社会,协调社会,融入社会,减少利益的冲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二)推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并规范及完善社会责任报告
公司社会责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人们评价上市公司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还会考虑其对社会承担的责任的多少。2000年我国出现了第一份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报告》。2006年9月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后,先后有39家包括深交所上市的20家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发布了200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008年有132家上市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达到371家,2010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471家A股上市公司中,其中有超过七成存在不规范行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与其财务报表一样,都是对外报出,同时提供给社会信息。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报缺少强制性要求和相关法律的约束,应通过专门的机构进行独立的审计,方可对外报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使社会责任报告更有 应用的价值,让相关利益者做出科学、合理、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报告更加规范、真实,促进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提高社会责任在上市公司理财目标确定的地位。
(三)形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社会责任激励与要积极约束机制,形成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和奖惩体系,并且科学的运用到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的确认上。比如SA800作为全球第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第三方社会责任标准,其最终很可能成为全球公认的国际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作为为社会提供利益的上市公司在良好的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环境下,不但能够为本公司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起到了榜样的导向作用,更好的促进了我国公司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积田,仪秀琴. 管理会计[M].科学出版社,2009,02.
[2]黄光聆,李素银.浅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J].商计,2010(09).
[3]孙静丽.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4]张思强,徐梁.上市公司理财目标新探[J].对外经贸财会,2001(05).
公司理财论文篇2
浅谈公司理财目标
【摘 要】 公司理财目标是公司理财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公司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现有公司理财的目标有多种,其中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从现代理财学理论出发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在充分认识影响公司理财目标实现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应选择合理的、 实用的、 可操作的公司理财目标。
【关键词】 公司理财目标;影响因素; 选择
公司理财目标是指作为理财主体的公司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下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系列行为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根据史蒂芬·罗斯等人的定义, 公司理财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 一是公司应投资于什么样的长期资产?二是公司如何筹集到资本预算中所需要的资金?三是公司如何管理它在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可见, 公司理财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理财主体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下, 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具体的理财目标, 从而实现总体的理财目标。
一、我国公司理财目标选择的现状及比较
与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理财目标一致性不同的是,我国公司理财目标一直存
在较大争议, 选择上存在许多不同。我国现代公司是在对国有企业或家族式企业进行改制后形成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股权的相对集中,大股东经常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所以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处于不同的位置,对企业的要求和权利分配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大股东不满足于仅仅对企业红利的分配权,还要求对企业经营的决策权利,中小股东则实际上仅拥有企业的分红收益权利,其用脚投票甚至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经营行为,这也直接导致“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育的滞后,经营者的市场选择机制不能建立,资本市场成为投机者的乐园, 因此,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变得不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财目标表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 常见如下选择:
1.选择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
2.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
3. 选择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作为目标;
4.选择社会效益作为目标;
5.选择企业员工收益最大化作为目标;
6.选择企业各关系人(股东、经理、员工、债权人、客户等)利益平衡作为目标等。
二、影响公司理财目标实现的因素分析
(一) 公司治理结构
理论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很多, 不少学者认为应当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谈公司理财目标。姑且不去讨论这种思路正确与否, 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对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首先, 在“ 公司制” 中,公司理财是体现公司治理的主要方式, 也是规范公司治理的主要手段。 公司治理模式取决于公司目标, 而公司理财目标又是公司目标, 是价值角度的再现, 所以, 只有确定与公司治理结构相一致的公司理财目标, 才能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进而实现公司目标。其次, 无论以哪种方式作为公司理财的目标, 都必须通过建立一套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来实现。如果从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角度来说,前者称为“ 股东至上” 模式,后者叫做“ 共同治理” 模式。 顾名思义,股东
(二)管理决策因素
管理决策包括公司筹资管理、 投资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以及利润管理等各方面。这几个方面其实是公司理财目标的分项目标。 公司理财的总体目标决定着其分项目标, 反过来, 公司理财各分项目标的管理决策对理财目标的实现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这些管理决策因素又可以具体归结为以下两大方面:其一, 项目投资和资本结构。公司的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按投资回收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按投资与公司生产经营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项目投资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
资本结构简单说就是所有者权益与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未来增长率和销售的稳定性、商业风险、管理当局的控制能力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态度, 也将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进而对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也产生影响。其二, 投资报酬率与风险。收益与风险直接相关。公司在作出各项管理决策时, 要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 研究风险、计量风险, 并设法控制风险, 以实现公司理财的整体目标。
(三)外部环境因素
公司要能正确的预见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充分利用国家对经济行为的优惠政策和有利政策, 才能趋利避害。商业竞争、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等外部因素, 都将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存货库存、 设备添置、 债券投资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为实现公司理财的目标, 公司必须及时调整生产经营, 适应经济政策, 以迅速提高应变能力。法律环境。公司的理财活动, 无论是筹资、 投资还是利润分配, 都要和公司外部发生经济关系。财务人员应该了解、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 实现公司理财目标。金融环境。 公司总是需要资金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 而资金的取得, 除了自有资金外, 主要从金融市场取得。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影响公司的筹资、 投资和资金运营活动。
各种公司理财目标本身也许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有待完善,但与公司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相对合理的理财目标应能把公司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理财主体既重视公司的规模,又重视公司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选择公司理财目标, 既要考虑财务活动本身的特点, 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客观实际,使之真正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棣华.公司财务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
[2]于红莉.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及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5(4) .
[3]杨越娟,王琦.现代公司理财目标的讨论[J].中外企业家,2007(2).
公司理财论文篇3
浅析差异征税下的公司理财策略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度,通过不断引进外资企业、创办中外合资企业,并结合制定一些吸引外资的政策体系和法律规定,使我国的外资利用率极大提高,有效地改善了国有资金不足的现状,并通过引进众多发达国家的管理和技术经验,为我国的产业升级做出了极大的帮助,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盲目的给予外商超国民待遇的税收政策,将外资引进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使得内资企业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从而导致了市场竞争的不平等,扭曲了市场,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下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差异税收政策下的公司理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差异税收形势下的企业理财分析
以一项期初投入、期末收益的投资项目为例,假设期初投入为I,期末销售量为Q,销售成本为C,产品价格为P,经营成本固定,由F表示,企业所得税税率由T表示,那么,该项目的期末现金流量可以表示为:X= (Q(P-C)-F-I)(1-T) + I
通常情况下,X取值是不确定的,采用随机变量刻划,这是由于其他指标均为不固定因素,会受到外界市场环境的影响,都是随机变量。
结合现代财务理论,项目的收益时由现金流量的风险性和时间性决定的,假设其合理期望收益率为r,那么,其现值可以表示为:
PV = E[X]/(1+r),这里E[X]为X的期望。
一个项目是否适合投资是由其净现值决定的,也就是NPV = -I + PV的水平,只有能够获得正净现值的项目才是值得投资的项目,能够为企业所有者带来财富价值。否则,会对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不值得投资。
在一个公平的市场中,项目的现金流对于每个投资者而言是平等的,所以,在同样的项目投资中,都必须保证满足每个投资者的相同收益率要求,也就是保证每个投资者有着相同的收益率。但在这种情况下,一家企业经营同样的项目,但所需要缴纳的税赋较低,那这家企业就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建立起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差异征税下外资征税的超国民待遇现状及负面影响
(一)外资征税的超国民待遇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为了扩大改革开放,不断吸纳外资,并对外商和外资企业赋予了一系列超国民待遇,如企业设立方面的时间限制和出资费用等优惠、信贷优惠、外汇优惠等,尤其是税收政策优惠。从我国的税收法规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国对于外商和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体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所得税,我国现存有免二减三的规定,而且对于一些特定区域和产业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第二,在投资退税方面存在优惠政策;第三,可以延期纳税的优惠政策;第四,外资企业的职工福利费用标准可自行制定,而内资企业的职工工资和福利都是按计税工资扣除,其标准是由财政部规定的。
除此之外,这种超国民待遇的优惠还体现在工商统一税、关税的减免和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消费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等方面。而且,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大力引进外资,对于外资企业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曾有学者进行过统计,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平均为22%左右,而外资企业仅有10%,差距极其明显。
(二)差异征税的负面影响
外资企业可以通过这种优惠税收政策进行避税,从而造成我国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损失。对外商和外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会减少我国的财税收入,也是将这部分收益让给了外资企业。同时,这部分税收会转移到内资企业中,从而导致内外资企业市场竞争的不公平。这种局面会对内资企业造成挤压效应,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压力。外资企业对我国市场的挤压是一种成长压制效应,拥有税收优惠的外资企业,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能够将处于税收劣势的内资企业挤出市场。现阶段,跨国公司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载体,一般跨国公司都有着极其雄厚的资本实力、较为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内资企业的市场地位形成极大的威胁,如果加上税收优惠,就会进一步提高其竞争能力,加剧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差距。
三、针对当前差异征税政策的调整建议
从当前我国外资税收优惠超国民待遇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来看,取消外资税收优惠,逐渐实行国民待遇迫在眉睫,具体来看,一方面要取消税收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另一方面要逐步降低外资的税收优惠待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政策进行调整:
首先,对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调整。对现有的税收立法进行统一,要坚持WTO规则的统一性、透明度和国民待遇原则,在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建立起开放、透明且公平的市场环境,向所有企业提供公平的税收待遇,逐步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其次,对于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应该逐步与国际投资政策协调与合作,消除以往的对外全面优惠的原则和内外两套税法,采用特定优惠原则下的统一税法来代替,从法律上建立内外资企业的平等、公平竞争秩序。
第三,不断提高内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从采取降低成本、提升技术、提高产品市场价值、拓展销售渠道、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等方面入手,扩大企业的本土优势,提高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从而提高综合竞争力,建立起与外国品牌相对抗的优势。
猜你喜欢:
3.公司理财方面论文
4.有关公司理财论文
5.公司理财论文参考
6.公司理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