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英语论文>语言文化>

英国历史文化概况的论文(2)

秋梅分享

  英国文化的论文篇1

  浅谈从英国当代艺术看英国文化

  摘要:2011年11月1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推出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博物馆拉开大幕。100多件参展作品全部是1980―2010年间创作完成的。艺术家们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等不同的方式向我们纪录和展示了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艺术创新和探索及其由此引发的艺术观念、艺术风貌的变化;同时透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近30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

  关键词:英国当代艺术;英国文化;英国制造

  2011年11月1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推出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博物馆拉开大幕。这次英国制造的展品全部都是由英国文化协会提供的。英国文化协会成立于1934年,收藏有八千多件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为继续向中国观众介绍英国当代文化,英国文化协会在其八千多件藏品中,精挑细选了30几位当代艺术家的100多件作品到中国进行巡展。先后在成都、西安和香港举行了展览。苏州是这次巡展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

  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大多出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活跃于英国艺术界,大多数是”英国青年艺术家”成员,其中包括迈克尔•兰迪,达明安•赫斯特,吉莉安•维尔林,莎拉•卢卡斯等,现在都是蜚声国际的知名艺术家。

  这次参展艺术家中还有7位特纳奖的获得者。特纳奖创立于1984年,以英国著名艺术家威廉.特纳的名字命名。该奖项是英国首个给青年艺术家设立得奖项,以发展和推动先锋艺术为宗旨,被视为欧洲最重要和最有威信的视觉艺术大奖。

  100多件参展作品全部是1980―2010年间创作完成的。这30年,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动力带来了英国以及全世界生活、观念的革命。艺术家们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等等不同的方式向我们纪录和展示了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艺术创新和探索及其由此引发的艺术观念、艺术风貌的变化;同时透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近30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

  这次英国制造的参展作品给我们留下三个很深的印象。

  首先是艺术家们对现代科技的运用。现代科技,既是艺术家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媒介,也是他们进行艺术尝试和创新的基础。例如海伦•查德威克的摄影作品《肉的抽象》就是运用计算机、显微镜、大型照相机等现代科技来制作完成的。在其他作品中,她还使用了复印机、投影仪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现代科技的运用成为了她特有的表现技巧和个性化创作方式。

  加里•休姆因为“采用普通光泽涂料,创造出刻印艺术中表面色料的明亮效果而声名远播”[1],看他的作品《姊妹军团》你就能感受到他的创作风格,它是在无光铝片上制作的一组版画作品。马特•科里肖的灯箱作品《染病的花朵》使用了现代数码处理技术,使得花朵的娇艳美丽与花瓣上病毒形成强烈比照,视觉上的冲击导致观者心理上的不安和反感,从而达到艺术家所想要的效果。朱利安•奥贝的参展作品《散步的苏珊娜》则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奥贝的独具特色的创作灵感。它是一幅透镜版画作品,作品以光栅片印刷营造了深度和动作的幻象,当观众徘徊在作品前时,主角苏珊娜就像有生命似的在晃动,开拓了立体视觉的探索。

  第二个印象是艺术家们对消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看这些艺术作品,让我们感受至深的是近30年来,英国当代艺术在英国社会中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凡勃伦早在1899年就论述过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指出炫耀性消费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因为炫耀性消费更主要的是显示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力和身份,他们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心理满足远胜于生理满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消费的这种符号象征性具有了普遍意义。生活方式和消费品位构成不同阶层的消费模式,并与其拥有的社会和文化资本联系起来,消费成为了社会身份建构的一个手段。即人们通过你住的房子,开的汽车,穿的衣服的品牌等等来确定你的收入、身份和社会地位。面对消费社会的这一特性,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各自的思考、观点和思想。例如迈克尔•兰迪的最著名的作品《崩溃》。

  这次展出的钢笔画《崩溃》作于2002年,是兰迪凭记忆将他2001年的行为艺术作品《崩溃》再现出来。2001年,在伦敦牛津街的一个废弃商店里,兰迪所有的财物,共计7227项,大到汽车,小到他的出生证明,被11个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分门别类地在一条长达百米的传送带上拆解、压碎、销毁,最后全部装进了垃圾袋。这个作品并非我们所见的兰迪的所有财物被销毁那么简单,艺术家要探讨的是社会乌托邦和盛行的消费主义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在一无所有后重新开始生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崩溃。

  兰迪的另一个参展作品《垃圾处理服务》是1995年创作的一个录像作品,我们看到的挂在墙上的6幅图画是视频的截图照片。为了把消费社会里的多余副产品,社会垃圾――那些经济上处于弱势、边缘地位、生产力低下的人处理掉,艺术家虚拟了一个垃圾处理的服务公司,并花了两年的时间为这家莫须有的公司设计了制服,标志、机器设备(名叫“秃鹰”的人类切碎机)、工作流程(工人把回收的易拉罐放进人类切碎机里,出来的是一个个人形碎片,把碎片装进红色的印有公司标志的塑料垃圾袋封存。)地上展示的那个红色垃圾袋就是公司的产品,成为艺术家的另一件作品,名字叫《你讨厌的工作,正是我们喜欢的》。

  迈克尔•兰迪1963年出生于伦敦,先后就读于拉夫堡大学艺术学院和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1988年参加了同学达明安•赫斯特组织的“冰冻”展览,成为名噪一时的英国青年艺术家的一员。[1]今天兰迪活跃于国内、国际的艺术展,其作品常常能带来令人震撼的感觉,同时也让我们思考我们正身处其中的社会及其文化。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参展艺术家就是兰迪的同学达明安•赫斯特。他出生于1965年,1988年仍然在学校就读的赫斯特策划了著名的艺术展览“冰冻”。“冰冻”是英国年轻艺术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系列展览中的早期的一个展览。这些系列展览不仅为参展的年轻艺术家们在之后的十年里带来了国际声誉,也标志着英国艺术领域里的一次变革,使英国当代艺术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赫斯特是这一批艺术家里最负盛名的一位,他在1995年获得了特纳奖。他的作品素材广泛,形式多样。所涉及的都是些重大的命题,如爱、欲望、生命与死亡等等。他这次的参展作品之一,1999年创作的版画作品《最后的晚餐》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最后的晚餐》是他的第一部版画作品,由13幅丝网版画组成。每一幅都是以特定的药盒设计为基础来创作的,药品名称全部换成了英国食品店里售卖的最普通的食品名称。艺术家要提醒大家:只有这些普通的食物才能为我们带来健康,而不是这些药物,更不是保健品。

  观念艺术家及摄影师基斯•阿纳特将垃圾堆里拾出的砖块作诱人的广告式的大特写,艺术家自己认为其创作手法就是代表了“向消费品告别的仪式”。看到他的《砖块》,令人不由自主地会想到的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等洋快餐店里精美印刷广告上的汉堡、鸡块和薯条,一如阿纳特的垃圾砖块一样,诱人广告在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然而它向我们展示的却全是不健康的垃圾食品。

  女艺术家莎拉•卢卡斯的作品具有某种自然状态下的活力,带有对峙的感觉。她常常以“自我展示”为核心,对男性姿态进行一种滑稽的模仿,在性别主体上做文章。这次展出的《自拍像》系列主要是她从1990年到1998年间创作的肖像作品。当我们观看这些作品时,一边为她的调侃、幽默而开怀大笑,一边却不禁会反思自己对两性角色的看法。

  另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参展女艺术家是吉莉安•维尔林。她出生于1963年,1993年获得了英国电信青年当代艺术奖,1997年获得特纳奖,2005年获得阿尔勒国际艺术节发展奖。其作品展示的是对日常生活中那些交叠的悲喜经历的多元理解。她利用纪录性摄影、电影和电视艺术,通过对情景的微妙处理,来构建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忧虑、言语和行为。这种使观众置身于经过微妙处理后的情景中的作品,使观众感觉到不安:面对维尔林的作品,我们不得不对自己固有的一些偏见提出质疑。[1]这次她参展的录像作品《男孩时光》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她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和领会她作品的深意。《男孩时光》看起来不像是一件艺术作品,倒像是一个社会学者平常所做的一次社会实验和社会观察。

  第三个印象是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的观念艺术对艺术家们的影响,在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中都有体现。

  观念艺术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美术学派,其主要理念是: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并不是艺术家所创造出的物质形态,而是艺术家的概念或观念的组合。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全面展示艺术家的主体内在的灵动的心灵,在创作实践中,他们常常是把创作的具体实践过程与实践行为结果留存一并展示于观众面前。在这次参展作品中,理查德•赖特,托玛•阿布斯等艺术家的作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观念艺术对他们的影响。

  托玛•阿布斯生于1967年,是2006年特纳奖的获得者。其作品一律采用48×38厘米的帆布来进行作画,并且在画中,方向也基本遵循一致。阿布斯的画作是经历时间慢慢演变出来的。开始的时候她不会有腹稿,只是凭直觉,使其自然地让油彩和塑料彩层层堆叠,直至画面逐渐成形。颜色与形状是凭直觉逐一加上的,因此旧有的线条在层层颜料下依然可辨,成为作品演变过程的印记。阿布斯认为她的画作既是实物,也是图像;是幻觉,也是实在的。当颜色、层层颜料和几何图形在画家眼中有了生命,画作便告完成。之后,她会小心翼翼地在名字词典中为作品取名。

  这次由英国文化协会和苏州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站的巡展不仅让我们对英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了解的机会,而且透过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让我们对英国当代文化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英国文化协会编著.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英国文化的论文篇2

  浅谈英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

  [摘要]本文从文化反思的角度出发,针对英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英国电影多以历史和文学作为主题,且十分重视对传统遗产文化产业的集成与发扬。这些电影风格独特,主题鲜明,把传统的、守旧的但又令人向往和愉悦的英国文化全面地展示给观众。但从某种程度而言,其在思想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保守性,这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电影业的发展。总之,在英国电影中蕴涵着非常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且极具英国民族和历史特点。

  [关键词]英国电影;传统文化;文学作品

  一、引言

  20世纪的中后期,好莱坞在世界影坛的霸主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但是英国电影业在80年代起就致力于打破好莱坞的这种垄断地位,其将英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历史作为电影素材,并希望以此为创新点来打开局面。很多英国电影都是以文学作品为历史题材的,在电影中流露出浓厚的英国传统文化色彩,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遗产电影便成为英国电影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二、英国电影中传统文化反思

  电影是一个载体,可以令社会、阶级、地域、种族和身份再现。英国的社会政治文化是比较特殊的:首先,它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改变固有的封建君主制,因此造成了现代的国家自由体制与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长期并存。在辉煌的历史进程中,英国曾是世界上有名的拥有众多的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不过就英国的电影行业而言,其十分关注自我定位、种族问题以及在第一和第三世界之间的文化对比,在电影的表达中常以文化跨越、国家跨越、性别跨越、阶层政治团体跨越、种族跨越乃至社会阶级跨越等为题材。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此类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英国电影产业中的传统文化色彩越来越浓厚。很多电影评论人认为,80年代的英国电影过于偏向对多元化、多重性别和另类身份关系的追求,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的对比与反思是英国电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意象。著名导演大卫・里恩的许多跨国题材的电影在国际上都堪称典型。如影片《桂河大桥》就是一部阐述战争荒谬性和破坏力的影片,在其结尾处军医说了一句“疯了,全都疯了”,这句话看似普通但却意味深长,堪称该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且由此看出,影片的确较为深刻地探讨了英国的传统文化,并针对其墨守成规、刻板守旧及“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绅士风度进行了批判。影片共刻画了三个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即来自于美、英、日的三个军官。这三个人物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三个不同国家的文化类型,只不过在电影中被艺术影视化了。

  电影中的故事并不是单纯虚构出来的,而是英国传统文化在反思与重建中的结晶。比如上映于1962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电影中英国军方派陆军情报军官劳伦斯到英国附属的殖民地国家开展活动,他崇尚自由和正义,尊重第三世界的国家,因此受到自己国家的冷落和排斥。

  但这位军官宁可做不成英国人也要对得起阿拉伯人,这样的情节设定,正是影片对殖民统治的一种反思。而与《阿拉伯的劳伦斯》类型相似的还有《印度之行》,其于1984年上映,真实再现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并从两个民族间的文化隔阂与冲突中反思英国的传统文化。理查德・阿滕伯勒在1982年执导了电影《圣雄甘地》,他超越了前英国殖民地宗主国的心态和民族的偏见,成功地刻画了甘地这样一个民族英雄,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英国电影中传统文化的反思还有一种思维是在英国民族和文化的内部展开的。

  如《猜火车》《墙》等电影,它们都具有边缘文化特色和后现代文学印象,并且存在着大量尖锐而又深刻的传统文化反思意象。在电影《猜火车》的开始部分便是男主角锐特在大街上狂奔,导演采用大胆并狂放的运动风格进行拍摄,并进行了特殊剪切,制作出的画面虽然令人眼花缭乱但却极具视觉冲击力。另外,影片还以一段独白的形式推翻了以往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生存方式,甚至大胆宣告宁可不要生活也要坚持自己的选择。最终这些具有反思精神的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达到民族和文化的高度。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更是首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所以具有非常辉煌的历史痕迹。

  但是到了20世纪以后就开始走向衰弱,英国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逐渐失去活力。在影片中锐特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以身为苏格兰人为耻,我们是下等的,地球的垃圾,是他妈的烂文化、混蛋,我们一切都过时了……”之后,在1997年上映了一部名为《光猪六壮士》的影片,这是一部“青年男性”电影,以男性为叙事的主线,它在描绘英国北部下岗工人对社会的适应和反抗过程中使用了略显夸张又不缺乏生动的戏剧方式。作品中将男性作为叙事的落脚点,使其成为女性观看的客体。著名的英国电影评论家约翰・希尔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关于英国电影传统民族文化反思的论述:“慢慢的真正的英国电影消失了,很多人为之感到惋惜,因为他们失去了一种能够反映和表达统一民族身份或文化的载体。但对于这样的表现,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者更好的方式去理解,即会有更多的英国电影将准备展现出英国更为复杂的、丰富的、民族的、种族的、区域的乃至生活性别的身份与特征。”

  三、英国电影主题中体现传统文化

  ――以历史和文学作品为主题英国电影的主题反映了很多理想中的历史文化,在此之中注入了愉悦和温馨的英国特色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英国电影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这类题材的电影,例如1981年上映的《烈火战车》、1985年上映的《印度之行》、1986年上映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7年上映的《异国黄尘》、1992年上映的《霍华德庄园》以及1995年上映的《理智与情感》等。这些电影的主旋律都是怀旧,其反映了英国的历史,在视觉上可以感受到田园式的美感,且以此来吸引大众的关注及对美好的向往。

  在很多电影画面中,充满了对往日的遐思,以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视觉效果以及幻想中的时代细节来进行表达,绝不存在对历史的批判与否定。存在于这些美化画面中的英国历史与真实情况显然是对等的,所以电影缺乏对历史的正确展示,出现在人们视觉中的画面往往是对历史的遐想,是一种理想或者是幻想中的历史影像。另外,此类题材的电影通常都以上层社会、贵族和皇族为视觉主题,其存在的历史文化也是一种比较片面的文化,如田园贵族别墅区、上层社会、剑桥牛津等精英结构以及前殖民地富裕生活类型的画面。但这些片面中的文化却是很多观众所向往的,它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也满足了很多普通观众的口味。

  很多英国电影都习惯用古典的文学作品作为主题和剧本素材,在剧中反映出了对于上层和贵族社会生活的向往。英国的电影创作者们在寻求灵感的过程中都对文学作品和戏剧非常感兴趣。许多英国遗产电影的主题都来源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文学小说,因此,文学色彩浓厚成了英国遗产电影的一大独有的特点。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最受电影创作者垂青的当属E・M・福斯特的文学作品,他有五部作品《霍华德庄园》《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莫里斯》《印度之行》最后都被改编成电影。另外还有简・奥斯丁的小说《理智与情感》也被改编成电影。这些文学作品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因此电影的创作人在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尊重小说的原创理念,并且把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精髓展示在了电影之中,这也是此类影片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四、英国电影业十分重视遗产文化

  20世纪中后期的英国电影从20世纪的文化产业中得到很多创作灵感。20世纪80年代,英国人对遗产和历史具有很高的兴趣。英国经济在撒切尔夫人时期经历了一次明显的重新组合,服务业的增长和制造业的衰退是这个时期最大的变化。英国政府在传统与现代、新与旧冲突缓和的过程中发现,遗产文化可以缓和甚至化解双方的矛盾冲突。遗产文化产业在英国电影中的出现带动了新经济形式的到来,并在当时的英国政府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利用开发和商业展示的方式保护历史民族文化,即为遗产文化产业。它是一项公益事业,主要采用以英国历史为中心展开的多样化的私营商业运作模式,规模十分宏大。《国家遗产法案》在1983年正式颁布,鼓励在推销历史的过程中利用完全市场化的遗产产业,在随后的几年中英国的博物馆数量急剧增加。在1990年,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参观的人数更是超过了7400万。英国政府为此成立了专门负责遗产产业的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和保护历史遗迹和古建筑。遗产产业的诞生为英国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同时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如此,遗产文化产业便慢慢成为娱乐行业的主角,也成为英国电影业发展的主角。

  五、英国电影中的文化传统倾向――保守性

  很多英国电影都具有非常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影片中,英国富人阶级的生活方式和家庭财富被充分地展示出来。在英国的历史发展中,工业革命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英国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彻底,致使很多人对国内的工业革命持有批判的态度,加上传统文化里的保守倾向,令工业革命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钳制。到了20世纪,现代文化的多样化和快节奏的特点逐渐成形,这是对英国上层社会的巨大挑战,而很多的英国电影艺术家与影评家都是贵族和上层社会的后裔,他们为了保住旧文化原有的阵地做了很大的努力。

  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兴盛使英国的上层社会意识到英国民族电影的潜在危机,有必要振兴民族电影以此来抵抗好莱坞电影中的庸俗道德对英国传统文化的侵蚀。著名社会学家JP梅尔十分担心英国对好莱坞电影的不当模仿会影响英国社会的发展:“我们欣赏的大部分电影都是会损伤神经系统的,就像毒品一样慢慢腐蚀着我们的肉体与灵魂。”那么,为了更好地维护英国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特色,就必须努力弘扬英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并帮助英国电影艺术家大力发展他们所喜欢的电影流派――历史古装戏。英国电影狭隘的手法是由英国文化的保守倾向所导致的,这也极大地限制了英国影视业美学创造力的发展。

  英国电影中的画面都是以中上层社会为基础的,也是针对中上层社会观众打造的。然而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观众来讲,与上层社会的关系就显得非常的陌生和遥远。尤其是工人阶级和青少年在面对这种等级制度森严、思想僵硬保守的电影时,在心灵上有很强烈的抵触和隔阂。相反,美国好莱坞的电影虽然令保守派们嗤之以鼻,但却符合普通观众的口味,受到人们的一致欢迎。

  六、结语

  在英国电影的发展进程中十分注重对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透过电影流露出许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建。英国电影也十分重视关于历史的主题,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尊重小说的原创理念,并将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精髓真实地展示在了电影之中,这也是这类影片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英国的电影业带动了传统遗产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使这些产业成为娱乐行业的主角,也成为英国电影业发展的主角。另外,英国电影业还具有保守性的传统文化倾向,这主要是由上层社会和贵族们的偏见引起的,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电影业的发展。总之,英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色彩非常浓厚,且极具英国民族和历史特点。

  [参考文献]

  [1] [英]安德鲁・希格森,沙丹,赵晓兰.英国民族电影的不稳定性[J].电影艺术,2006(05).

  [2] [英]勒兹・库克,梅峰.英国电影:再现民族[J].世界电影,2000(04).

  [3] 李二仕,[英]安德鲁・希金森.英国电影之批评方法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01).

  [4] 石同云,纵向东.遗产电影与英国文化传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04).


猜你喜欢:

1.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2.英国风俗文化论文

3.英国文化论文

4.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5.英国文化的论文

6.英国礼仪文化论文

285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