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
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扮演着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学习的指导者、生活的帮助者、纠纷的协调者、心灵的聆听者和未来规划者的角色,作为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的一线人员,角色的多重性导致了责任的广泛性,繁重工作的压力和多重角色的冲突容易导致心理困扰,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普遍关注的今天,有众多学者对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过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对班主任自身的人文关怀相对较少,这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盲区。
其实,班主任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是推动其积极工作和发挥创造才能的动力,同时对学生个性形成和未来发展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心理不健康的班主任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而且还会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只有当每一位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才能担当起学生心理保健的重任,真正把学生从不健康心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本文拟对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现状
为了解当前学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现状,笔者使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采取问卷测试、个别访谈、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五所学校的班主任进行抽样检测。共发出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15份。调查统计发现:有65.5%的班主任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强迫症、躯体化、焦虑和不安是主要的心理问题;41%的班主任对个人健康和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39%的人在角色转换和人际交往方面难以适应(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感觉更明显);79%的人常感到身心疲惫,但又回想不出自己干了什么具体事情;47.2%的人甚至有调整工作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年早逝的班主任中,75.3%的生前曾有比较明显的心理疾患。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筛选出部分有心理障碍的班主任进行个案访谈,发现他们经常表现出心情郁闷、自卑气馁、怨天忧人、冷漠无情、讨厌学生等症状,精神抑郁不振,焦虑程度偏高,人际关系紧张,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经常将负面情绪带入课堂或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之中,在工作中缺乏独创性,较难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当这些心理问题严重时经常会引起偏头痛、睡眠障碍、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二、影响班主任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
1.表率与常人的冲突。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需要以榜样的姿态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形象出现,这种期待使得班主任过分注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刻意限制自己并关心各种细节,不敢随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学生面前尽力保持积极、乐观、平静和耐心的心态。其实,班主任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更有对工作安排甚至职业规范想不通的时候,在工作中遇到诸如学生违纪犯规、调皮捣蛋、恩将仇报、逆反对抗等使人烦躁气愤的突发事件时,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情绪。长期处于这种紧张和矛盾的精神状态之中,就容易变得情绪压抑,甚至诱发躯体化、强迫症等心理问题。
2.角色与自我的冲突。
班主任被赋予太多的使命和责任,大多数老师在做好班级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他们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术成果的创造者;既是学生群体的领导者又是学校管理的执行者;既要与领导、同事、家长打交道又要应付现实生活中的多种人际关系。这些工作都需要班主任细心体验学生的情绪变化,培养随时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而这种高度的自我调控能力又是常人难以具备的,由此而引起的内心冲突是班主任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另外,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强化了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社会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断攀升,他们孩子的班主任应该是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人生导师,这种过高的期望使得许多班主任感到不应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脆弱和缺点,正是这些心理定势导致班主任难以和学生坦诚相处,不利于调节和疏导不良情绪。
3.常规性与创造性的冲突。
班主任为了引导学生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己首先必须富有创新意识、永葆青春激情。然而,班主任工作的重复性、常规性和利他性的特点很容易使人产生情绪衰竭,导致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等职业倦怠现象,班主任工作内容的利他性及由此产生的职业倦怠促使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4.工作负荷与自我价值的冲突。
在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班主任只能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他们除了做好常规工作以外,还要面临普通话考核、教育学培训、心理学考试、职称英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查、班主任工作考核、撰写论文、科研项目和经费的落实等种种压力,他们因为长期超负荷地工作,无暇顾及家人,很容易产生负疚感。另一方面,班主任在学生毕业前往往看不到自己艰辛工作所创造的直接成果,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有的甚至怀疑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他们因为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自我价值这种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烦闷、压抑之类的心理问题。
5.个人能力与职业要求的冲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挑战传统思想观念,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付出数倍于以往的精力才能紧跟发展的形势,当个人能力一时难以适应职业素质的矛盾产生后,就容易导致职业认同感降低,出现自卑、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另外,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竞争上岗会造成职业不安全感;有的班主任面临子女就业、爱人下岗及父母年老需要照顾等实际困难,都容易导致心理压力。
三、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的几点建议
全面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1.社会宣传、家校配合。
社会各界应大力宣传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予班主任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尤其是每个学生家庭,都要与学校共同承担起学生教育的责任;教育主管部门可在有关宣传媒体上开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学校要成立班主任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建立健全心理档案制度,准确及时地判断班主任心理健康现状,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和治疗措施。
2.以人为本、适度宣泄。
知识分子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细腻的情感体验,任何有伤他们尊严的举动都会激起内心的波澜。因此,学校管理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感情投资,可以通过联欢会、教代会、假日旅游、领导接待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广开情感宣泄渠道,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营造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育人氛围,从而有效释放心理压力。
3.完善人格、善待自己。
班主任在加强业务进修、科研创新和师德修养的同时,应多学习一些心理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加强耐挫力锻炼,增强自信心、磨砺坚韧性,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对自己不苛求、对别人不妄想,积极善意地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没有必要为取悦他人而违心行事,要善于在学生的点滴进步中体验快乐和成功,乐观地看待每一件事,共同创造亲切、友好、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4.自我调节、主动适应。
清苦和清高概括了班主任的形象,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班主任也走出了象牙塔,他们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经常会感到困惑和迷茫,此时,不妨采用升华、补偿、解嘲、宣泄等自我调节的方法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努力保持良好心境,退一步则海阔天空。
5.转变机制、科学评价。
依照人本主义理念建立适合我国学校特点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将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把业绩考核与工作激励相结合,实行科学而人性化的目标管理,真正使广大班主任把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考核是目标管理中的有机部分,但考核的理念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包括目标激励、关怀激励、反馈激励和奖惩激励等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对班主任的激励一定要坚持公平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措施。
总之,班主任自身的适应能力、性格特征和专业水平等因素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他们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一个学生群体,其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学生影响的深远性。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除了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热情,更要有做好自身心理调节与保健工作的能力,自身应该成为拯救自己的主体力量。
教育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当班主任自身首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他才会凭借自己的情绪、语言和行为去潜移默化地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愉悦和满足,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1]林文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5-139
[2]濮宁镇、蒋春雷.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10)
[3]姚美红.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与人本关怀的结合.2005-10-19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2
关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
【摘 要】
当代社会的节奏快,竞争激烈,这就给人们造成了压力。教师职业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之一,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就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教师 班主任 心理问题 原因 调解
当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给人们造成了压力。 教师被认为是社会上最崇高的职业,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这个职业也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之一,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尤其班主任由于过强的升学压力,过高的社会期望,过长的劳动时间,加上高付出与低回报所造成的强烈心理落差等原因,班主任背负着过重的压力,经常出现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系列心理问题对于班主任教师、对于学生、学校以及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对于教师自己来说,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与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教师会经常觉得郁闷、挫折、愤怒、烦躁不安、失眠、紧张、食欲不振、全身疼痛、疲惫不堪等,并且觉得工作没有意义,枯燥无味,前途渺茫,没有希望,情绪波动很大,产生压抑感,严重者会产生自卑、绝望心理,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对于学生来说,会被教师体罚、心理虐待,从而影响到学习兴趣,学业成绩;对于学校来说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人心浮动,师德的丧失;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会严重影响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从而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国家的四化建设。因此,关注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与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怎样才能防止和克服这种不健康心理呢?
我们应该帮助班主任教师找出调节这种不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如下:
1.贯彻落实教育方针,获得社会支持,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 。
社会在对于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的同时,也应该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例如,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使教师的工资在社会各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增加带班费,并且要按时发放,不拖欠;建立健全新的人事制度,为教师的晋级、晋职提供便利;在住房、子女读书就业、配偶工作等生活方面要多关心照顾教师;等等。这样班主任教师才更加安心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
2.建立一重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于教师有不同的影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将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学校应该建立一种公平合理的具有激励机制的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经济效益制度等,使教师在竞争上岗、晋升职务、评审职称、进修深造、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获得公正的对待,大家一视同人。当教师工作、经济、家庭等方面遇到困难时,校领导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使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工作。经常性地举行一些活动,如文体活动、参观研讨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等,都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加归属感,并且形成一种和谐的环境。
3.多组织班主任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外出学习。
通过经验交流,可以学习其他班主任的有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以他人为镜,防止自己犯一些错误。还可以通过交流,宣泄一下情绪,适当地调节心情,释放压力。外出学习可以开阔眼界、学习经验、转变观念、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
4.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这一点非常重要。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信心,端正态度。有人说,态度决定成败。只要有正确的态度,就能化沮丧、挫败为乐观、自信与成功,有效地克服心理问题。
要保持阳光心态。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班主任也不例外。在工作和带班受挫折时不要失去信心,应该积极、主动、乐观、理性地分析所遇到的困难,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对于身心与工作都有益处。
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有追求才有劲头。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工作,教师都要有一个大追求和小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完成自己的大追求。而每一次成功,都会带给你快乐、喜悦和成就感。教师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培养和加深对职业的情感。
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信心与勇气。如打羽毛球、游泳、练瑜伽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压力,保持开朗愉快的心情。
增强社交适应能力,发展人际关系。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及朋友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来满足彼此之间的心理需要。通过与人的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转移注意力,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品味生活。一个人工作压力越大就更应该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比如听音乐、收集邮票、郊游、游泳、看电影等等,通过欣赏艺术,拥抱大自然使自己的抑郁心情变得“豁然开朗”。
总之,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认真对待、并努力克服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为了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都应该关注、研究这个现象,找出解决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教师心理健康调查,八成教师压力巨大.2011年09月09日 来源:东南网-海峡都市报
【2】耿宪忠.班主任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实验中学政教处
【3】刘晓明.关注班主任的心理成长讲座.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