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方面论文
环境心理学由最初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发展为研究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目的在于探索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试图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心理学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心理学方面论文篇1
论环境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现状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
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有关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Gulliver,1908;Trowbridge,1913)。19世纪,心理学家研究了人对声、光、重量、压力等环境刺激的知觉,但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对学习过程的强调,当时的研究倾向于把环境事件看作强化程序和儿童经验。20世纪40年代,少量关于环境和行为联系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行为地图、环境认知地图和城市社会学(Moore,1987)。不过,这些并不完全是对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最充分的研究。最早转向对环境和行为系统研究的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和贝克(Back),他们研究了环境设计因素对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影响 [2] 。
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勒温(Lewin,1950)把环境定义为决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他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谈论到他的理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一时期,勒温的学生巴克(Barker)等人对环境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把勒温的行为公式:B=f (PE) (即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和“生活空间” (life space) 等心理场论(field theory) 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从而启动了最初的环境心理学研究[3] 。 霍尔(Hall,1959,1966)的空间关系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用空间;此外还有针对拥挤的效应的研究(Calhoun,1962,1964),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环境认知和城市表象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大量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研究。同时还有一些对空间行为、精神病院设计以及其他环境—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建筑师与行为科学家也开始了长期的合作,目的是设计出对人的某些行为功能有益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遍及全球,而对知觉和认知的其他研究也在环境心理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能源使用和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寻求方法以改变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1961年和1966年,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最初的两次环境心理学会议,1968年,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成立。同年,纽约市立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1970年,伊特尔森(W.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 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这也被学界认为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第一批环境心理学的杂志(如《环境和行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环境心理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柯雷( Kenneth Craik) 1973年在《心理学年鉴》中以“环境心理学”为标题撰写了有关的研究综述,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被接受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4]。
1975年,世界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毕业。1977年,在“人口心理学”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4分会正式改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1978年,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斯托克斯(D. Stokols) 为《心理学年鉴》撰写了第二篇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综述[5] ,基本上确定了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的正式地位。1987年,斯托克斯(Stokols & Altman) 等人主编的《环境心理学手册》出版,被看作环境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20世纪80至90年代,环境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定期的综述性文章大约每四年就会编入《心理学年鉴》,它记载了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到20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之一 (Pol ,1993) 。
目前在我国,环境心理学这门学科已被心理学界承认并列入《心理学年鉴》,但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要远远滞后于世界水平。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编译环境心理学著作,80年代有一些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初步研究文章见于刊物,但直到90年代,关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都很少。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常怀生教授等人联名发表《关于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倡议书》,呼吁社会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同年4月,英国著名环境心理学家David Canter来中国讲学,先后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学生授课。
同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1993年12月,《建筑师》杂志(总第55期)专门为这次会议出版了一期专刊,这些可以看作这门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993年以后,环境心理学研究逐渐展开,1995年,第二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建筑环境心理学学会(2000年改名为中国环境行为学会)[6]。 此后,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每两年在各地轮流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究的定期交流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在高校中的系统传授,促进了环境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倾向
持认知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现象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根据,以解释人们经验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1.唤醒构建理论
唤醒构建理论基于如下假设:个体各种行为和经验的内容与形式,和我们的生理活动如何被唤醒(arousal)有关。由于唤醒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此理论中唤醒被界定为增加了脑活动和自主反应(脉搏、心率等),而且它可以与不引起应激的事件相联系。日常生活中,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醒的性质来了解唤醒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进而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2.应激理论
应激理论把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看作应激源,比如噪声、拥挤。应激源被认为是威胁人们健康状况的不利环境,它主要包括工作应激、自然灾害、婚姻不和谐、搬迁混乱等。应激(stress)是一种调节或中介变量,被定义为个体对不利环境的反应。这一“反应”包含了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成分。应激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理反应,另一种是心理反应。由于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互相联系,不会单独出现,因此环境心理学家通常把所有的成分整合到环境应激模型(environmental stress model)(Baum,Singer & Baum 1981;Evans & Cohen,1987;Lazarus & Folkman,1984)中去。目前,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的整体研究,并被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3.环境超负荷理论
环境超负荷(overload)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相反,当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目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醒及超负荷有关,而负荷不足则被用来解释环境刺激不足所导致的单调和孤独等问题;但在其他的条件下,它却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提高某些较容易的认知任务的成绩。
(二)生态心理学倾向
秉持生态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归结为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研究。
1.巴克的生态心理学观点
生态心理学理论的代表是巴克(Barker),他认为环境心理学家所关心的应该是行为背景的整合,个体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背景,由此构成的立体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环境的一个很适合的分析层面,这样就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此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由环境决定,即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其代表人物迈耶(D.R.Meyer)认为,如果人们能消除极差的住宅和贫民窟,新的良好的住宅和环境就会从本质上治愈社会的疾病。
3.维度理论
1975年奥尔特曼(I.Altman)提出了维度理论,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小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大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一理论,奥尔特曼试图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1]。
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早期研究主要是有关环境(如建筑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后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列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认知、环境观点、人格与环境、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1];再后来,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涉及环境压力、环境负荷、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心理学研究),环境心理学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拥挤”(crowding)是环境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有关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周围环境对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家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以及居住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学校和公共运动场所、医院和医疗环境以及军事单位和监狱等。尤其是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影响的层面,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心理学和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研究 [7] ,“环境污染心理学”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茨说过:“我们全部工作和生活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全部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影响我们的行为,有时这种影响是明显的、直接的;有时则是微妙的、间接的。在20世纪,人类已经破坏和污染了自己的许多环境,土地、水源、空气都遭到破坏,结果导致了这种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也成为环境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内容” [8] 。2000年,荷兰心理学家Charles Vlek 总结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课题进行:人对环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环境危险知觉、压力和生活质量;环境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改变非可持续发展行为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支持环境政策的形成和作出决策 [9]。
(二) 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环境心 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有机论
有机论是在互动论研究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具备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的特征。它认为整体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单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互动论
互动论主张人的心理现象与 社会物理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方法论上具体表现为坚持还原主义研究路线,将复杂的整体现象还原为“环境”与“行为”等几个元素,探讨每个元素的特点,然后寻求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描述整体现象,同时将时间视为独立于现象之外的变量,变化是在不同时间下的静止状态的现象和结构的差别。其关系法则是单维的因果决定论和 机械论,即:环境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环境因素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行为,环境因素透过某种心理过程(中介变量)而影响行为。
(3)交互论
交互论同样也体现了整体主义特征,重视整体而非个别元素。此研究方案视个体、心理过程和环境为并存的、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认为各自孤立的元素没有意义,个体的活动只有放在一定的情境、时间以及他人的活动情境里来理解才有意义[10]。
(4)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需要以一种对人的心理的整体观来进行研究。考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差别的理解上,心理学的理论派别各有各的观点,同时在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上,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都只抓住一个心理片断来代替人的整体心理。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偏重于从本学科视角进行理解,因此,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将不同背景理论进行整合。
(5)开展跨 文化、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许多研究都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行为,但每一个单独的研究由于设置的实验和观察的条件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在定性上有所参考。因此,需要区分普适的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作用的条件。一方面,开展跨文化的合作研究,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成熟和学术研究条件的改善。只有发达国家学者的热情不足以使这种合作继续下去,还要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跨领域的合作也相当重要,如跨文化的心理研究和跨文化的 建筑研究相结合[11]。
2.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属于 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环境—心理作为整体加以研究,比其他分支学科更侧重于应用的研究,故其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包括实验方法、准实验设计、相关研究、描述研究、自我 报告法、档案法和观察法等。
四、小结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可谓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心理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学科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建构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理论薄弱的现状,从学科形象的模糊转向学科形象的清晰。环境心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环境问题的分析上,但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相关理论的系统化和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心理学需要建立比较系统的行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该对于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明确的,即人与环境的关系。无疑,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过于庞杂,缺乏集中性、整体性与独特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科发展中应统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第三,在方法论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方法滞后的现状,探索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重视 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
环境心理学方面论文篇2
浅析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
[摘要] 校园绿化不仅能美化校园环境,还具有松弛精神、调节心理、陶冶审美、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而环境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处理环境才能符合人的心愿。该文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根据榕城某高校当前的校园绿化现状,重点分析了校园绿化设计中存在的心理效应,以期对高校校园绿化设计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校园绿化 环境心理学
校园绿化是大学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办学风格和精神面貌的外化体现。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城市环境艺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高校对校园绿化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大学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校园绿化是联系校内各功能区的必要手段,对增强和发挥校园环境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环境品质、营造人文氛围、改善景观时空分布格局等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 校园绿化的含义
校园绿化创造的是物质环境,但它带给人的则是一种精神享受。这种综合性的自然艺术在其一年四季有规律的生长中“给人一种在绿色中孕育大自然的生命力的感觉”,使人处在这种生动逼真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大自然乐趣和世外桃源般的情趣,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激发师生员工的思维意识和努力工作、学习的激情,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1]。
2 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和行为)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它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2]。
3 环境心理学理论在某高校绿化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与其周围的物质、精神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主要过程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分析,寻求最佳刺激,再根据心理需求去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在校园绿化设计中运用环境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在物质空间中的活动及人对环境的反应,将有助于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的校园绿化空间环境。
3.1 环境知觉
环境知觉是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校园绿化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知觉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知觉。人通过环境知觉来感受和评价园林绿化景观。
3.1.1 视觉方面
通过构造形体变化、色彩变换、季相变化等来满足校园人的审美需要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热爱的心理需求。
(1) 形体变化。校园内绿化植物的形体各异,单株植物方面,有罗汉松的广卵形、马尾松和侧柏的圆锥形、油松的伞形、水杉的塔形、红叶李的的长圆形、合欢的扁球形等;丛植、群植植物方面通过有效设计形成自然的流线型、长方形、圆形及特殊字型等各色造型,丰富校园视觉美感及空间知觉,让人在游览校园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疲劳感,相反地能够有效地缓解人们的疲劳,愉悦心情。
(2) 色彩变换。校园内植物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在此背景下还掺有红、黄、白、紫、蓝等色调,丰富整个校园的视觉美感。绿地反射的光线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而且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树木繁盛的校园绿色空间,可减轻和消除眼睛的疲劳,尤其适合于用眼较多的脑力劳动者(如老师及学生);此外绿色象征春天,青春,欢快,活力,理想与希望,能给人以宁静安全,休闲、平和的感觉,因此,它具有平衡人类心境的作用,是易于被接受的色彩。以绿色为底是该高校文化特色生动的展现。红色属于暖色调,视觉刺激强,使人感觉活跃、热烈、富于朝气,又使人感觉到发达、向上,同时红色又易联想到血液和火焰。“求知路”上间隔行植的碧桃,使人产生一种生命感、跳动感,加之“桃李满天下”的这种特殊象征意义,不仅给生活其中的校园人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提升校园景观环境的文化品味。同时红色也具有色彩的收缩感,如在次级道路上以羊蹄甲为行道树,使空间显得喧闹而有缩小感。白色是冷色与暖色之间的过度色,其明度高,色彩明亮,给人以纯洁、干净、明快、简洁的感觉。在植物造景中,白色花卉对园林色彩的调和起到重要作用,园林景色多喜好明快、开朗。校园内常在硬质建筑氛围中配置含白色花的树种,如楼群附近种植广玉兰、桂花等,可以使环境的色调明快起来而不显得单调枯燥。
(3) 季相变化。“春花、夏荫、秋实、冬干”是植物景观观赏的季相主题。
“春花”的花色和花香成为了观赏的重点,除了红色系列的木棉、扶桑、红花羊蹄甲、桃花、山茶等,还有黄色系列的含笑、夜合、银桦、蒲桃、麻楝;白色系列的菜豆树、小蜡、鸡蛋果、山茶、桃及蓝色系列的蓝花楹、南洋楹;紫色系列的苦楝、醋浆草等花色较为丰富。而含笑、玉兰、桃树、麻楝这些都属于香花植物,它们给校园增添了淡淡花香色彩,沁人心脾,心情舒畅愉快。
“夏荫”:校园内罗汉松、广玉兰、樟树、棕榈、垂柳、芒果、朴树、合欢、凤凰木、木棉等植物均具有较好的遮荫效果,在炎炎夏日下,为广大校园人提供了良好的庇荫场所。
“秋实”:校园内枸橘、柚子、枣树、葡萄、番木瓜、石榴、莲雾、人心果、柿、菜豆树等植物均在秋季结果,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挂满枝头的硕果能够给人以无限的希望;步行期间能够充分感受到收获的希望,给予人努力奋斗的信心。
“冬干”:常绿树种四季常绿充满生机,落叶树种却能应时而变,在冬天褪去满身的绿装,优美的干形和树姿是这个季节的主题,当前校园内所采用的落叶树种有近17种,包括木棉、垂柳、榆树、朴树、桑树、构树、苦楝、悬铃木等等。
3.1.2 听觉方面
校园内栽植的樟树、木棉、侧柏等鸟嗜植物能够引诱白头翁、斑鸠等鸟类,这种鸟声环境能不断提高校园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促进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这不仅实现了校园绿化的育人功能,也美化了校园生态环境。
3.1.3 嗅觉方面
在坚持绿色植物造景的前提下,还选择了一些无毒、无刺、无污染、无刺激性气味的树种,如在校门口栽植的桩景榕树由于处于校园主干道,且相对校门口的公路干道也较近,能有效发挥其抗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硫的功能,在改善净化校园空气环境的同时由于榕树属福州的乡土树种,在此栽植符合校园绿化中“适地适树”的设计原则,有利于植株的成长;类似的设计还有校园内道路两侧的行道树芒果、布置于“求知路”上的垂柳等。此外还选择有香化、净化功能,富于季节变化的树种,它们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学习疲劳、紧张、焦虑情绪,能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观音湖内种植荷花,既与湖环境统一协调又由于其香味令人心情平和,整体看来制造出宁静休养的空间环境。 类似的芳香植物还有樟树、橄榄、广玉兰、桂花等。
3.2 领域性
领域有三个类型: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和公共领域。其中的次级领域与我们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半私密空间较为相似。领域性行为有两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
从领域感这角度,校园通过构建富有园林韵味的绿化特色,在绿化的背景上通过校训标语、名言警句等,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校的文化内涵、办学类型及办学特色,增强了师生的“归属感”。
3.3 私密性
私密性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私密性包括四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即人对私密空间的选择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独处,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环境,或几个人亲密相处不愿受他人干扰,或者反映个人在人群中不求闻达、隐姓埋名的倾向。人们在静坐或聊天时,喜欢停留在视野开阔而本身又不引人注目和影响交通的地方,如湖心岛内通过植物配置以及景观小品设置等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减少环境的通透性,创造出完整而明确限定的私密空间。
3.4 空间认知
空间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这些信息包括方向、距离、位置和组织等[3]。一个容易辨认的环境应有明显的路径、明确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
在校园绿化过程中,植物作为园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与路径、节点、区域、标志、边界等环境意象的形成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植物本身可以作为主景构成标志、节点或区域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这几大要素的配景或辅助部分,帮助形成结构更为清楚、层次更为分明的环境意象。
3.4.1 路径――有序的植物景观意象
路径是整个环境意象的框架,无论弯曲还是笔直都应该是畅通顺达、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和方向感。如在园林山庄的自然道路上种植桫椤这种保护植物,能有效强调顶点位置,也强化道路的走向效果。在道路两侧布置一定空间序列的植物能够围绕和连接不同的功能场地,在两侧有空间序列的植物的暗示下行进,让人感到安全。
3.4.2 边界――清楚的植物景观意象
园林中的边界不仅是指可分隔园林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而且还包括园林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校园内一般采用方形、球形灌木有机散置,形成相对模糊的边界,既起到空间界定作用,又不过分阻隔人与自然的亲近,可以有效地引导人流,实现空间的转换。
3.4.3 标志――象征性的植物景观意象
标志是一种特征显著、易于发现的定向参照物。如园林山庄内的桫椤,是一种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古树,它形成了校园内特有的精神特征和文化内涵,也形成了较好的视觉导向作用。
3.4.4 景观节点――引人入胜的植物景观意象
节点是引人入胜的植物景观意象,它的重要特征是集中。出入校园的这条道路是划分内外、转换空间的过渡地带,其两侧树种的形姿美丽、有较强的观赏性,植物配置集中简洁,视野通畅,给人明朗、兴奋的入口意象。而在校园内外的这个节点处,设置了一株富有乡土气息的榕树,对于游人来说则会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在游览结束后由于对入口原来的方位、配置、四周环境已形成熟悉感,而不再生疏,易于心理认同并感到安全。这种安全感的出口体验过程也有利于他们对游园全程的总结与回味。
3.4.5 区域――统一而又和谐的植物景观意象
区域主要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占有较大空间范围的区域,如种植区,草坪区等。校园内区域的类型很多,与之对应的植物景观意象也就丰富多样。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设计都应遵循统一而又和谐的原则。以湖心岛为例,岛内主要种植垂柳、紫薇、山茶花、蒲葵,加之周边的水环境使得小岛更富有诗情画意,是广大校园人及游人休闲静谧的理想去处。校园西区放眼望去一片开阔的景象,这里是校园试验田的聚集区,它既软化了周边硬质的教学楼环境,也很好地体现了校园文化气息,让人油然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
4 结语
通过榕城某高校绿化现状的心理效应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在校园绿化过程中按照学校性质、师生的心理特点、功能要求和经济状况,营造出一个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多层次绿化空间,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这不仅满足学校的发展和广大教职学工对校园绿化的新要求,也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加优美、洁净的教育办学环境。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校园环境的心理效应及校园人的心理需求,并结合其进行景观合理配置,将使高校校园绿化再上一个新台阶。
但同时,榕城某高校绿化设计作为个案,也难免会存在不足。在教工宿舍楼的绿化空间较小,一般为常绿乔木,而缺乏运动休闲绿地,没有充分考虑到教职工及其家属活动的要求,为他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运动场的绿化方面,大多只在场外栽植高大乔木,夏季运动员庇荫休息不便。这些设计使总体稍显失色。
参考文献
[1] 梁颖仪,刘管平.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J]. 广东园林,2006(6):16-17.
[2] 赵鑫,吕文博.环境行为学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初探[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09―312.
[3] 徐磊清,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