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心理学类>

大学生心理学方面论文

秋梅分享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学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心理学方面论文篇1

  浅论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启示

  【摘 要】目前,在大学生心理教育领域存在着消极的态度,教育者过于关注大学生不够积极的层面而忽略了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层面,导致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处于对立的状态,阻碍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学教育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应该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人们的积极力量方面,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对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表明,所谓的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在于如何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护人类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是研究幸福、快乐、满意的一门心理学科学。积极心理学要求,每一位心理学家都要以一种极其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审视人类的潜力、目的以及能力等等,并基于原来较为完善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对积极心理学中人类的力量和人类的美德等方面进行研究。最近新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钻研,积极心理学主要强调摆脱以往的研究对象,对人的负面心理不要过分地关注与钻研。

  一、积极心理学简要介绍

  (一)积极心理学的重点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型研究模式,它由1998年美国的心理学运动者倡导,对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状况进行了批评总结。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一是如何治疗心理方面的疾病,二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三是识别少部分的天才儿童,并加以训练。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中,过分注重心理学中消极的方面,范围较小,始终围绕在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而忽略了对人类积极心理方面的研究与探讨,从而给外界造成心理学就是所谓的“消极心理学”的错觉。由于心理学这种不正常的发展情况,20世纪末终于有人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心理学运动。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主观层次上对主观体验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对幸福、满足、乐观、快乐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在于使人们满意自己过去的生活,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主要是对人类主观上的幸福感的研究;二是对个人层次方面的个人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工作能力、勇气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技巧,对美丽事物的感知能力,做事的毅力,处理事情的宽容,发明创造的能力,洞察力以及个人的才能和智慧等等,想要培养或加强这些方面,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的积极情绪;三是对群体层次组织系统积极方面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积极社会、学校、家庭的建立,从而达到提高群众美德、增强群众责任感、提升职业道德的目的。积极心理学是根据消极心理学而产生的,保留了消极心理学好的方面,舍弃了消极心理学不好的方面,对消极心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应用消极心理学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类积极心理的研究,对人类的优点和价值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采取的方法更加科学,使心理学家更容易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人类的活力。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使人们对生活的信念更加坚定,帮助人们寻找获得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消极心理学影响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来自于消极的态度

  一直以来,我国心理学始终采取消极的取向来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非健康的或者是病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性定义为测量有没有具体的精神疾病,致使理论学者和理论实践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误解,他们基本都认为只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说明心理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心理疾病。这种对心理的理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潜能意识的开发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的核心目标,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集中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面上。使人们对大学生积极良好的心理教育培养缺乏应有的标准和内涵。

  (二)因过于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方面的培养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过分注重消极方面,具体就是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种消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通常被老师当作是问题的根本来源,教育者常常觉得大学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是将消除心理缺陷或弱点当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此以往,容易使心理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也开始关注自身的消极方面,从而忽视自身的积极品质。所谓的消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是忽略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因过分关注大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人与人交往的问题、培养意志力的问题以及良好的行为等等,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要把大学生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克服该问题,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意见、对策,并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内容,进行相互讨论。在心理教育中常常采用心理测试的手段去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心理问题上,导致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组成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认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注重心理问题,从而忽略了潜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个体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和最积极的方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以发现人类本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并通过这些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类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极的,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问题的方面,把所谓的心理健康定义为没有精神疾病。很显然,这既不全面又不科学。心理健康存在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主观,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观体验,影响主观因素的潜在因素只能作为客观条件。二是积极层面,所谓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极方面少,而是积极的方面比较多。

  (二)关注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应当有着积极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积极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心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向上的思维、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方式等。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因而大学生与心理学教师处于对立的状态。虽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流观念中,也时刻强调不要使大学生与心理教育教师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之间应该相对平等,因为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中,应该做到熟练运用解决心理问题的沟通方式,但这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和原则。在咨询者,即问题学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都形同虚设,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实际情况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相对立。教育者没有把自己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里,而是将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把大学生即被教育者放在问题学生的位置上,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心理是有问题的,这样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潜意识,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及高度警惕,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小心翼翼地生怕因为过多的接触心理教育老师或心理室,而令同学感觉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四)重视积极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心理问题为重点,只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层面,这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常常处于校园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开的一门学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心理教育与其他的学科划分开来,好像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只是心理辅导和咨询者的工作,别的老师与心理教育没有关系,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健全系统的支持,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和阐述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的实际概念,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在于如何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护人类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是研究人类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的一门心理学科学。积极心理学要求,每一位心理学家都要以一种极其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审视人类的潜力、目的以及能力等等。基于原来较为完善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的技术,对积极心理学中人类的力量和人类的美德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达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的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烨,薛松.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J].才智,2011(8).

  [2]关涵.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科学,2014(10).

  [3]彭捷芳.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时代教育,2014(1).

  [4]刘璐.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

  [5]周文芳.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4).

  [6]杨薇.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9).

  大学生心理学方面论文篇2

  浅析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心理学

  摘 要:西部受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当地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学生合理定位是其成功就业的起点,人职匹配是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的关键。在引导和鼓励应届大学生去西部就业的过程中应当利用一些积极的社会心理效应,从而帮助大学生理性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西部就业;心理学分析

  一、大学生去西部就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西部需要大学毕业生

  众所周知,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发展,大部分属欠发达区域,由于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学历低;人才队伍的知识、技能结构不尽合理,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缺乏。西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各级各类的人才。当前,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建立一支与西部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西部就业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激增。更重要的是,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诸多原因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在此就业,无形中也增加了这些地区就业的压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60%以上毕业生择业时的首选是东部地区大城市,高收入、大公司、高效益,其次是中小城市或农村。而西部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等急需毕业生的地方则要不到毕业生。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拥挤的独木桥越来越窄;另一方面西部人才极度缺乏,急需高校毕业生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三)西部就业有利于个人实现高层次心理需要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安全与安定、社交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需要成为个人的主导需要,只有当主导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很多资料表明,现在的知识分子,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更侧重于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就业的优惠政策,生活需要、安全需要将不再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导需要,许多人才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更多的是看重事业发展的空间、自我价值实现的环境因素及可能性。如果用人单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帮助他们在事业上不断进取,当他们取得一点成绩时,及时给予激励,从而引导他们向更高目标和更大成就迈进,就会形成一个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与职位高低、知识水平是一种匹配关系,要想满足高层次需要,必须有较高的学识与能力和成功的职业生涯。在西部就业的大学生,由于人力资源优势更容易进入高层岗位,从而较早满足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人――职匹配是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的核心

  (一)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有关人――职匹配的说法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提出。1909年,帕森斯在《选择职业》一书中明确阐明谋职者选择职业的三大要素或步骤:

  1.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兴趣、性格、局限和其他特征;

  2.应清楚地了解职业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

  3.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帕森斯的理论内涵即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

  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与个人特点相匹配的职业。

  人―职匹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因素匹配,多为活找人。例如,需要有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需要有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二是特性匹配,多为人找活。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可见,人―职匹配是职业选择的基础条件,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一个不符合自己特点的工作,则很可能劳心劳力,事倍功半,工作不顺心,心情也不舒畅。

  (二)霍兰德的类型理论能较好地解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原因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基于人格心理学理论与他本人的职业咨询经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格与职业类型匹配的理论。有关人格与职业的关系,霍兰德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在人类文化中,大多数人的人格都可以归入六种类型中的一种,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工作环境也大致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往往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人们普遍愿意寻求能充分施展自己才能与满足自己价值观的职业环境;个人的职业动力取决于个人特征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霍兰德认为不同类型人格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的机会与奖励,这种情况即称为“和谐”。类型与环境不和谐,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能力与兴趣所需的机会与奖励。

  按霍兰德在1973年出版的《职业决策》一书中描述的六种人格类型及其相应职业理论,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相同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东西部地区的生活文化环境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层级的用人单位之间也有不同的亚文化背景,东部地区工作、生活的高节奏、高压力环境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与适合,而西部用人单位的成长空间未必就没有吸引力。

  三、大学生西部就业的社会心理效应

  (一)避免从众效应成为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动力

  从众效应是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或独特主张。压力是从众的另一个决定因素。如果某个大学生因为多数人争相去东部大城市、大公司拥挤,自己选择去西部就业,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则是明智之举。如果某个大学生因为学校或政府的宣传,或者因为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同学报名去西部就业而加入这个队伍,则并非善事。

  (二)借用观众效应成为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助力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观众在场时,某一行为的当事人往往会认为旁观者会自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这可能是较为重要的虚荣动机。在任何社会情境中,人们害怕被抛弃,总希望被别人喜欢和接受。当我们确实与别人在一起时,这些动机更为强烈。不少高校的团委、组织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会在大二、大三等中年级大学生中宣传去西部就业的好处,并因此而组织学生报名,一旦有学生报名就大加表扬与奖励,或者让他们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作报告,从而使这些报名者成为观众效应的崇拜者、仰慕者、效仿者。在被赞扬与被注意的情境下,当事人会更加坚定自己志愿服务西部的决定。另一方面,大量利用榜样人物做宣传还可以对低年级的学生起到暗示作用,让他们确信去西部就业的确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挖掘潜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自身价值。

  (三)推进责任扩散效应成为大学生西部就业的保障屏

  “责任扩散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其影响不可低估。在推进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去西部就业的过程中,教育部、人事部、劳动部、中组部、共青团中央以及各高等学校都负有相应的责任。责任扩散效应使各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文件联合下发,逐级宣传落实。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加,执行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得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就业成为推进西部用人制度改革,提高西部科技、管理水平,缩小东西部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肖红伟等.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赵卫国.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模式案例实务全书[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3.

  [3]吴薇.打开职场第一扇门[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312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