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高等教育>

关于高校教育论文精选

斯娃分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演进的愈来愈明显,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学生的参与度在不断增加,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校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高校教育论文范文一: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建设强化思路

  摘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实现中国梦主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的大学生党员,应该具备基本的素质和能力。本文从论述高校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入手,在分析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面临的挑基础上,从机制建设视角探讨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建设

  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1]高校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的素质如何,事关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的素质如何,取决于高校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党的明确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3]可以说,加强和改进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是党中央对高校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高校学生党员自身成长的需要。要加强和改进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前提是必须明确要将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成为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的人,也就是高校学生党员的标准问题。关于党员标准,《中国共产党章程》有明确的规定,以来,对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也有很多重要论述。然而,无论《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的党员标准,还是对党员提出的要求,都是面对全体党员的共性标准,而高校学生党员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为了使各高校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管理时有明确的目标,更有针对性地指导高校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管理,必须在充分考虑高校学生党员特点的基础上明确高校学生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标准。

  1.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党的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进一步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4]作为实现中国梦主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的大学生党员,应该成为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党的历史了解、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担当使命。

  2.可持续的学习能力

  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不断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好,根本途径就是增强本领,就是要学习。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5]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唯有不断地学习。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5]作为实现中国梦主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的大学生党员,作为正处于学习黄金时期的大学生党员,培养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党的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指出“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6]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实践、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CENTURY高教探索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奋斗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作为实现中国梦主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的当代大学生党员,当然地要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来,并且要在奋斗实践中不断解决好各种问题。因此,培养具有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学生党员要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而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前提是正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1.对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对于党员的培养教育,党的明确指出:“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2]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基本上是依托二级院系来进行,二级院系一般也就是由二级院系党委副书记和几个辅导员来做此项工作。这样的工作格局,做好高校学生党员的日常培养教育管理工作是没问题的,但是,要围绕思想理论建设、党性教育、道德建设等专题进行深入的培养教育,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培养教育内容设计上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够;在培养教育内容讲授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对培养教育对象的安排上缺少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分层分类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对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部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的体现,是新形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学生党员是经过党组织严格审查和长期考验、在学生中具有良好群众基础、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总体上能比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也有部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并不充分,比如,有些学生党员学习党知识和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党员不能带动周围普通同学共同进步;有些学生党员作风不扎实,不敢与不良现象做斗争;有些学生党员宗旨意识薄弱,不愿主动为同学服务、为班级建设服务。

  3.对学生党员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效果,取决于学生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学生党员参加培养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能调动学生党员参加培养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发挥激励、引导和约束作用。各高校应该说都有一定的考核评价制度,但是,考核评价制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考核评价指标不够明确,很多高校对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指标定性有余而定量不足,难于操作,也没有对学生党员的思想行为起到应有的激励、引导和约束作用;考核评估内容不够全面,对学习成绩、科技创新、学生工作等普遍比较重视,但是对思想理论建设、党性锻炼、道德建设等考核评价明显弱化;考核评价体系缺乏考虑学生党员的发展性。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党的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的要求。笔者认为,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培养教育机制、作用发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才能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1.培养教育机制

  关于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各高校都有很多有效的做法,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要形成有效的培养教育机制,还需做很多努力。一是要优化工作格局。高校要依托党校建立一支专业的党课教师队伍,主要负责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方案的设计、理论知识讲授等,对院系开展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活动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弥补院系在开展学生党员教育活动中理论教育方面的不足。二是优化学生党员的组织形式。学生党员在接受了培养教育后是会进步和发展的,因此,不同阶段的学生党员总是在一起参加同样的培养教育活动,是不合适的。比如说,刚发展的新党员与正式党员,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等方面是有差别的,一起参加同样的培养教育活动,效果是不一样的。根据笔者的实践,院系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生党员的组织形式,以同一学期发展作为依据来对学生党员进行分类并编为一个班级,实现分层分类培养教育。有些培养教育活动,如组织生活会,以支部为单位进行;有些培养教育活动,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党课、“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专题党课等,可以是院系全体学生党员一起参加;而对于一些需要考虑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培养教育活动,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历史等理论知识的教育活动,应该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三是要优化培养教育内容。培养教育内容的规划是培养教育机制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教育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培养教育内容的规划应该区分专题培养教育活动和常规培养教育活动。对于专题培养教育活动,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等,一般上级党委都已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内容安排;对于常规培养教育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考虑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培养教育活动,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历史、形势政策等理论知识的培养教育活动,这是优化的重点,要根据不同班级从培养教育目标、学期计划、课程大纲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规划。

  2.作用发挥机制

  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如何,关系到学生党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问题,关系到党在大学生中的形象,关系到能否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的问题,可见,学生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学生党员自身成长和高校党的建设都有重要影响。为此,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作用发挥机制的建设。一是明确内容和要求。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是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但是,学生党员毕竟是学生,他们对能发挥作用的内容还不太了解,对发挥作用的自觉性还不太高,所以,发挥作用的内容和要求要明确提出来,内容上可以是学风建设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院系党组织应该根据这些内容搭建一些平台,引导学生党员去发挥作用;要求上必须量化、可操作,比如每学期必须做一次志愿服务、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参加一次创新创业活动、做一件有益于班级学风建设的事情、帮扶一个学业困难同学、正式党员必须讲一次党课等。二是要跟踪反馈。要让作用发挥机制有效,除了明确内容和要求之外,还必须有跟踪反馈,要跟踪每个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每个学生党员,让要求落地。要做好跟踪反馈工作,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党员在月志和成长记录册上记录自己每个月的作用发挥情况,并定期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研讨与交流。

  3.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考核评价及时掌握了解每一个学生党员的成长情况,并通过对考核评价结果的有效使用,切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确保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效果的关键。为此,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要优化考核评价指标。高校学生党员,既是普通学生,又是党组织成员,具有双重身份的特点;高校学生党员在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后是会体现出进步和发展的,具有发展性的特点。高校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指标要根据高校学生党员的特点和现行考核评价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优化。在考核评价内容上要更加全面,要考虑思想品德、学风情况、实践活动、群众基础等各方面;在考核评价指标要求上要更加明确,能定量的不要定性。根据笔者的实践总结,可以构建这样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思想品德、学风情况、实践活动、群众基础四个一级指标,思想品德包括理想信念、理论修养、道德品行等三个二级指标,学风情况包括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三个二级指标,实践活动包括创新实践、创业训练与实践、学生工作、社会服务等四个二级指标,群众基础包括班级同学意见、支部党员意见、教师意见等三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都写明分值和评价标准;对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考核评价可以通过调整二级指标分值实现区别评价。二是优化考核评价方法。考核评价要坚持日常考核评价和定期考核评价、定性评议和定量评分、组织考核评价和展示评比相结合,要坚持老师点评、支部党员互评、班级同学参评相结合,确保考核评价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三是用好考核评价结果。用好考核评价结果,考核评价才有意义,才有生命力,才能对学生党员起激励、引导和约束作用。要用好考核评价结果,必须将考核评价结果在全体学生党员中公开,与评优等奖惩制度挂钩;对于预备党员,要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转正挂钩。

  参考文献:

  [1].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24/c_1116035399.htm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

  [3]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307/xxgk_154012.html

  [4].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2-11/19/c_123967017_3.htm

  [5].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303/c64094-20656845.html

  [6].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

  关于高校教育论文范文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研究

  1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

  根据学生每天受的教育情况,教育成本大致可以为7类。①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会产生学费,学校会定期发工资给那些为教学事业做出服务的人员,比如教师、系领导之类的人员。②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高校普遍建设有图书馆、多媒体等基础设施,这些是为了方但学生进行学习,在建设中以及在维护中都需要支出费用。③在行政管理中支出的费用。④学生住宿、每日就餐、校园保卫等这些是后勤支出。⑤直接用于学生事务的支出。⑥展开与学生有关的科研的支出。⑦是其他比较杂的,但是与学生接受教育有关的科研费用属于教育成本。根据会计核算原则,首先要确定核算对象,从上述的归类可以总结出,核算对象是指用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支出,简而言之,是针对高校受教育的学生。然后是核算周期,就是指时间期限。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是具有周期性的,一般情况下是4年,对于专科院校是3年,但是这样长期积累资费,容易存在遗漏,甚至出现其他方面的问题,为了简单且准确起见,以“年”为单位。在确定对象和周期之后,分别在这7块内容中进行结算,将会得出7个数字,把这7个数字相加在一起就是高校教育总成本。

  2教育成本的控制方法

  根据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不仅接受国家的资金支持,还可以从多途径来筹措资金,更多地体现出市场经济成分,那么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合理控制教育成本,从而适应教育新形势的变化。

  2.1从预算计划着手

  教育成本的预算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标准。虽然制定的预算计划中关于教育费用的预测不是很精确,但是也是在经历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在一年结束后,用决算与预算作对比,从而可以衡量出高校教育支出的合理性,还可以起到规范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活动的作用。既然预算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开端,控制成本就应该先从预算入手。通过减少预算数额,限制在今后教育中的支出情况,最终有利于减少高校教育成本。

  2.2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减少教育成本

  由于高校教育成本种类繁多,大体分为7大类。那么在这7大类中又可以分为许多小类。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细致地做好分类工作,做好每一项支出的记录,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精简节约,以少积多,最终会节省出很大一笔开支,这样可以为以后的教育管理提供资金支持,以利于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2.3在办学决策中控制教育成本

  由于高校扩展了筹资途径,致使高等教育融入了市场经济成分,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效益。首先在决策中要遵循市场运行的规律。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的目标。这就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适时作出政策的调整,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还要具备一套与社会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其次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思维指导人们的行为,只有管理者脑海中具有这种精简支出的科学管理意识,才会将这种管理体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否则是空谈。最后需要培养相应的管理人才,一方面要具备经济学专业知识,这样对于管理过程中支出项目的数额具备一定的估算,减少亏损,另一方面要具备管理能力,这样才可以保证工作井井有条。

  3结语

  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教育事业也要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把高教教育搞好、搞强。高校教育成本是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更应该引起领导的关注。在实际工作中做好教育成本预算是成功的第一步,做好预算是最关键的一步,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将控制成本理念贯彻下去,从而保证控制成本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高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关于高校教育论文精选相关文章:

1.高校教育论文参考范文精选

2.关于高校教育论文参考

3.关于高校教育论文

4.关于高等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5.高校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6.关于大学安全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1185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