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1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战略研究
摘要
摘要:我国的纺织业行业的生产能力居于世界首位,纺织品出口量在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中占据第一的位置。但是,纺织业外贸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反倾销对策研究成为当前外贸领域最重大的研究课题。在这个背景下,对我国纺织业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就我国纺织业外贸进行分析,分析提出中国纺织品企业进行反倾销的策略。
关键词:纺织业;反倾销;战略
新中国成立之初,纺织产业的首要目标就是尽快解决我国广大城乡人民的穿衣问题。为此,党中央提出依靠农业提供的天热纺织原材料,重点发展棉纺织业,同时兼顾毛、麻、丝纺织、针织以及化纤工业的纺织发展战略方针。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品种丰富、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这一阶段的纺织产业发展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模式。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很少,用以换取一定的外汇以进口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其他必要的物资。
2.快速发展阶段(1980~2001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驶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纺织产业的发展模式开始从内需导向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这一时期的纺织产业抓住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对内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对外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经过内外并举的发展思路,不仅纺织产业的工业基础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纺织产业的外贸出口能力也持续增强。
3.全面提升阶段(2002年以来)
2002年以后我国正式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的身份参与国际贸易与国际事务。“入世”大大减轻了配额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束缚,使我国在欧、美、家、等纺织品设限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能力增强。其次,我国纺织产业可以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纺织原材料供给优势、生产加工优势、上下游产业配套优势以及综合成本优势。最后,国际门户的开放给我国纺织产业提供了更多学习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国际营销经营和品牌经营之道的机会,使我国的纺织品服装产业在品种、档次、工艺、设计以及环保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加快了我国纺织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了我国纺织产业竞争优势的进一步形成。
(二)中国纺织业的产业结构
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的不同,纺织产业可分成服用类纺织、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根据所用原料和加工系统的不同,纺织产业可分为棉纺织产业、毛纺织产业、卷纺织产业、麻纺织产业、化纤产业等;根据纺织产品的成品形式不同,纺织产业可分为原料类,如生产涤纶、腈纶等化纤;纱线类,如生产棉纱、涤棉混纺纱等;织物类,即各种织造产品;面料类,主要指生产印染产品;服装类;机械类等。我国纺织行业的大部分力量都从事纺纱、织造和服装加工等。我国化纤、棉纱、服装等主要纺织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尽管规模很大,但总体产业层次较低。技术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服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比例大约是51:33:13,以服用纺织品所占比重较大。三大类纺织产品中以产业用纺织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我国纺织工业的主导行业还是服装加工产业。
二、中国纺织业外贸现状
(一)中国纺织业外贸出口现状
纺织业为我国传统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纺织品出口额的增长或波动趋势,较出口总额显得不是非常明显。尽管纺织品出口额和我国出口总额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纺织业出口额的增幅却低于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这主要表现在纺织品出口额占总额的比例上。如下表2所示,纺织业出口总额所占比例从01年至08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纺织业是早期发展起来的产业,近年来其他产业相继发展壮大,而纺织业又存在设备和技术的老化等问题。在经济危机影响下,09年的纺织品出口额回落幅度也低于出口总额的波动幅度,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纺织业出口的成熟性与稳定性。
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香港和阿联酋,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将近70%,中国纺织业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依存度极高。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危机和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的影响,中国纺织业出口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提高中国纺织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和覆盖面,更多地面向南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扩张,可进一步促进中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
纺织业出口的集中,主要是因为所需配套产业众多,诸如织机织造、纺纱、浆纱、花本设计、染整、包装、运输等,单一纺织企业难以独自生存而必须群集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互补效应。此外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沿海地区劳动力相对内地更加集中。而沿海地区也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之一,有发展壮大的良好条沿海地区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对我国纺织工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加强服装品牌开发意识,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出口创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中国纺织品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沿海地区,特别是四省一市的发展状况。
(二)中国纺织业外贸出口存在的问题
1.劳动生产率低,工业经济效益低下
随着机电一体化在纺织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决定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将是高效高速的自动化程度和由此形成的产品高品质、高附加值的较量。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导入纺织工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欧美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将重新逐步恢复纺织工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并在高档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我国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但远低于发达国家,且与印尼,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无优势可言。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已达到10万美元/人·年,一些大公司甚至超过12万美元/人·年;而尽管我国纺织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近几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截止到2008年我国纺织人均劳动生产率才达到31.54万元人民币/人·年,约为4.62万美元。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己被低劳动生产率所抵消了很大一部分。
2.自主创新能力低
首先,不少加工工序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依靠大量的进口;其次,高新技术、纤维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还很大,致使这些纤维在相关产业的研发应用上受制于人;第三,纺织机械方面,许多高档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依然需要大量进口;第四,面料方面,虽然国内产能产量大,但真正出口的高档服装却用的是进口的面料;最后,在服装上,可以生产世界上任何服装但大多是贴牌加工,自主品牌寥寥无几,就连国内的知名服装品牌也被国外的品牌主宰。
3.产业链整合度不高
整个纺织产业生产链缺乏有机的协作,印染产品与服装面料脱节,面料又与纺织坯布脱节,纺织坯布又与化纤原料脱节,并且化纤、织造、印染等相关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此形成的“水桶效应”为我国纺织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档次提升带来极大困难。例如,绍兴纺织企业近几年的超速发展时期的资产负债率始终在70%的高位上徘徊,高资产负债增加了企业还贷付息的压力,影响企业流动资金正常使用,同时对企业今后的融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最终阻碍企业的全面发展。
4.缺乏有效的营销网络
目前大多数纺织企业仍属于生产型,企业的销售网络多数是地区性或全国性的,无法发挥市场调研、信息收集、为产品开发和生产提供市场信息的功能。与国外“哑铃”型(即重视两头,一头是产品开发和设计,一头是市场营销网络,在两头的员工要超过生产线上的人数)的模式相比,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由于企业严重缺乏国际营销经验以及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跨国销售网络的企业仅是凤毛麟角。
5.人民币升值
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振荡中不断改写汇改以来的历史新高。除美元外,人民币相对于其它主要货币,如英镑、日元等在 2007年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升值。2008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有增无减,加上2008年国际宏观环境转冷,国外市场需求降低的预期,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利润的负面影响将远超2007年。首先,由于我国纺织出口采用直接标价法,在产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将使纺织企业收益折合成人民币后下降,从而给平均利润率本来就不高的纺织企业带来巨大经营压力,甚至可能直接导致部分纺织企业亏损或破产。而且人民币升值压力还给纺织企业的产品报价、订单的承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人民币升值削弱了纺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随之上升,与外商签单愈加困难,出口销售收入下降,导致部分出口企业转向内销,从而加剧国内纺织企业的竞争。同时,价格上升,也导致订单的流失。目前已出现不少外商订单流向越南、柬埔寨、印度等竞争对手国。
6.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
当配额从国际贸易舞台退出成为比然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进口产品的技术门槛也越抬越高。据商务部发布的《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遭受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损失金额达到691亿美元,占全年出口额9.07%。其中,纺织产品的直接损失比较严重,为298.7亿美元,占我国纺织品出口全部直接损失的43.2%。
三、中国纺织业产业结构与外贸不和谐问题的解决
随着配额取消,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极大损害了世界贸易的有序发展,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形成制约。我国服装业要破除反倾销诉讼,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提升竞争力,确保服装制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就需要我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服装出口企业加强联手,构建反倾销防范应诉体系。
(一)政府方面
1.优化我国纺织业产业布局
与主要竞争对手印度比,中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价格高于印度,中国内陆的劳动力价格则低于印度,但是中国8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都在沿海地区。为了保持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力,我们应该不断优化纺织业全国的产业布局。由于中国各地的工资水平不一致,从而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差异,我们应该把一部分产品附加值低的纺织企业移向劳动力成本低的中西部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取得竞争优势。而沿海地区的纺织企业,则应该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创新上下功夫,真正与国际纺织品高端市场展开竞争。
2.加强纺织品绿色环保标准的监控
“绿色环保”己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一大流行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美屡屡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纺织业亟待实现“绿色转身”。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通过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努力实现纺织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应采用各种措施,加强我国纺织品绿色环保标准的监控,减少纺织品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危害,对违反这一原则的企业,给予惩罚。
(二)行业协会方面
1.积极应对各国贸易保护措施
面对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纺织企业不能盲目抱怨、消极回避或一厢情愿地希望通过抗争来减弱各国贸易保护。行业协会要进行有效组织,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积极应对。同时利用协会的专家优势,及时通过预警系统对纺织品服装出口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测,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通过信息收集网络,收集全球市场关于纺织品生产、销售、贸易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建立预警信息资料库,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将信息反馈给纺织企业,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良性互动。
2. 应积极组织应诉
就纺织品行业协会而言,由于行业协会对于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比较熟悉,而且与各个企业之间也保持着经常的沟通,在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时,行业协会在发挥组织和协调的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积极地对外应诉。根据商务部的出口应诉规定,出口应诉组织单位主要是各进出口商会和外商投资协会,虽然有人认为这种规定不一定适应当前反倾销应诉工作的需要,但是根据该规定,应诉组织单位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应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行业协会在组织反倾销应诉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实际上,由于行业协会更加了解国内生产企业的状况以及它们的利益,行业会更能充分发挥其协调的作用,因此在出口应诉方面,行业协会应当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并积极协调国内企业的对外应诉。中国纺织品协会为了确保该市场,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召集应诉企业紧急会议、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研究应诉对策,制订了应诉计划,按规定法律程序提供了应诉资料,配合该国代表完成了来华问卷调查,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了有关情况,使案件处理向有利于我方的方面发展。
(三)企业自身方面
1.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纺织品企业要建立市场化的经营机制,首先应该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西方国家对国有企业或具有国有股份的企业往往具有歧视,这些企业较难获得市场经济的地位。但是只要企业的治理结构符合市场化的要求,业经营按市场经济运作,仍然有可能获得市场经济的地位。
欧盟在界定市场经济地位时提出企业在价格、成本和投入(包括原材料、技术和劳动成本)、生产、销售和投资方面的决策应该符合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不受国家的严重干预,以及企业应受制于破产法和财产法以确保企业在法律上的确定性和经营上的稳定性等标准。在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商能否获得个案处理待遇时,以公司董事会成员或重要的管理岗位上没有国家官员,公司有雇佣解雇员工、采购原材料和一般投入的决定权,以及决定出口价格、自主经营等方面的权利为考察标准。其实,对这些方面,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权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包括生产经营决定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出口权、投资决策权,人事管理权等等。根据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会,股东可参加股东会并根据出资份额享有表决权。企业中掌握国有股份的国家也只是股东之一,依法享有表决权等权利。在国有企业和具有国有股份的企业中,经营权完全掌握在企业手中,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国家只享有出资者权利,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且根据《公司法》规定,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均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或由股东大会、董事会选举产生。国家公务员不可担任董事、监事、经理。国有企业同样受制于《破产法》根据规定,企业因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债权人申请破产的,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3个月内,可由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整顿。但整顿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并且整顿申请要通过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由人民法院审查认可。
2. 提升企业自身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
我国中小型外贸纺织品企业直接出口或经香港转口的出口中有65%是以欧美为目标市场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多年来我国出口竞争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无序竞争现象,往往一个产品在某一个市场畅销,很多企业就一拥而上,彼此之问竞相削价,导致出口数量激增的同时出口价格却大幅下滑。以欧盟为例,欧委会在决定是否立案及征税时十分注重某项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数量与出口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即出口数量激增的同时出口价格持续下降,这是欧委会决定是否立案及初步判定倾销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我国中小型外贸出口企业要重视并下力气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如俄罗斯、非洲、南美和东欧等市场,因为欧美及少数发达国家是反倾销最严厉,而且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当然这种市场开拓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是真正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分散风险,从宏观上减少商品倾销的机会。同时,还应加强对市场的协调,控制我国某些商品尤其是敏感性商品对某一市场的出口量,避免在短期内某一市场产品猛增,对国外市场造成大的冲击。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当前的中国纺织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正是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一批优势企业正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竞争力。创新意识、品牌影响、创意文化、新技术革命、创造力等等这些现代企业的要素正在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轨迹。中国的纺织业面临了一个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不断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和利用外贸的双重努力下,中国纺织业会有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朱北娜:《入世5年中国棉纺织业的进出口分析》2007,7,105~108.
[2] 薛丹,路世昌:《我国纺织业出口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009,8,44~45.
[3] 赵文峰:《浅析我国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2004,3,49~50.
[4] 李静萍:《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比较研究》2002,8,30~33.
[5] 付韶军:《协整理论在纺织品进出口研究中的分析应用》2008,33~34.
[6] 花小伟,刘欣:《人民币升值 纺织业不能承受之痛》2010,3,11.
[7]张景新,屈海群《中国与东盟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比较》2010
[8] 徐秋萍,刘淑琴《论我国中小型纺织品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2010.
[9]刘佳,宋亚坤 《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对中国纺织产业出口影响及应对策略》2010.
[10] 董奎勇,付淑英,于伟东,刘双琪《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结构》2010.
[11] 靳云鹏《浅谈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面临的困难与挑战》2010.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2
浅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21世纪,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作为泱泱大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更为繁多。而在中外经济往来中,贸易往来占据着显著位置。对外贸易更是在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的中国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发展我们的对外贸易,如何在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时,制定出一套正确的有效的国际贸易政策,来维护中国企业、产业、经济的发展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将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现状分析,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发表一点浅见。
一、中国的历史条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历史上,中国的对外贸易从未中断过。 从战国到明末,中国一直是全世界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因此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始终占据着有利的主动地位。而在这期间,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三个重要飞跃。这三个飞跃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的改变,第一次飞跃在汉武帝时期,探险家们开辟了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贸易途径。而由于陆路交通的局限性,中国有了第二次飞跃:从陆路转向水路交通。宋朝的探险家们建立了人类历史是最为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在航海技术益发成熟的时候,第三次飞跃悄然而止,明朝以后,欧洲的商人相继涌向这个传说遍地是黄金的文明古国。在这期间中国通过贸易顺差,白银内流奠定了中国的贸易地位。
在明朝之后的中国迎来了屈辱的历史。中国被西方国家以大炮、鸦片打开了大门。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极度屈辱,极端不平衡的条件下被动地走上了血泪铺砌的发展道路。在1840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特征是落后并且畸形发展。主要表现为由于主权的丧失,在国际贸易中属于附属地位,贸易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贸易利益不断外流。
在现代,50年代初中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一直在发展国际贸易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经过国民恢复时期,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等,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劲头,进出口贸易都有飞快的增长,商品结构也有很大的改善。在最近的二十几年中,中国的国际贸易水平一直持续稳健上升。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发展,面对世界经济的新变化、新挑战、新形势,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国际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利于中国国际贸易的因素在不断滋生,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道路仍然崎岖、坎坷。
首先.国际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相当严峻。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面临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首当其冲就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中国不得不全面接受以WTO为中心而制订的一系列国际贸易制度、准则,而尽管这些制度、准则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完全合理。
第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涌现出新的形式。当今国际经济中,在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不断推进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也以各种新面貌涌现。国家之间的竞争开始与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竞争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国际竞争格局变得愈演愈烈。新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打着保护生存环境和人类健康、保障全球共同利益等旗帜,利用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加进行变相的贸易保护政策。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更加严峻,同时受本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还没用能力主动利用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来保护本国企业。
第三,.新经济潮流呈现出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呈现出新潮流,这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设备的流入为中国现代化企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及后备资源。通过网络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新的经济运营和管理机制也相应的成立,同时中国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发展信息密集型产业,或开发“信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信息—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开发出新的市场需求。我们还可以利用国际分工机制,发展新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参与国
第四,国家干预与自由贸易化同步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也不断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呈现出自由化发展的趋势,可调节的有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在此时已成主流。各国政府也在或多或少的保护本企业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时,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的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世界第三。
在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的经历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的对外贸易也越发发达,发展快速。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贸易顺差继续增加。随着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国内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抑制,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虽然贸易顺差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高,但比上年同期已然上升,
我国加工贸易增速继续保持强劲,一般贸易进口增速下滑,另外民营企业进口比重持续上升,外资企业进出口平稳增长,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有所改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回落。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
在之际,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此时也是中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时刻。何谓贸易强国,即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类型多员的国家对外贸易竞争的关键。其中,应该包括,对外贸易总量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国家的产业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科技含量与其他强国同步,另外作为一个大国兼强国,应该是区域经济,金融贸易一体化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情形虽然可喜,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如前文提到的,贸易顺擦,贸易平衡,贸易体制,贸易政策等问题,在这样的形势拷问下,中国未来的贸易发展必须严正以待。
在我看来,首先我国对外贸易的重中之重应该是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其重点应该是引导和鼓励外贸出口从单纯的依靠数量转变为依靠质量、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大支持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培育自主品牌力度,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其次我国应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要使对外贸易机制进一步市场化,运行进一步自由化,鼓励进一步规范化,另外应该强化宏观管理职能,弱化行政化管理;我国应该实施知识产权兴贸工程,只有把培养人才作为基础,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成为可能,最后作为一个大国的中国应该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行。
在新的时代里,中国的对外贸易竟接受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而这些亟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