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文化研究>

中国酒文化方面的论文

秋梅分享

  人类酿造了神奇无比的酒,也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酒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酒文化方面的论文篇1

  浅谈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酒的性能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酒进入人的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我们可把饮酒后的心智状态分为畅意、微醺、失控和烂醉四种。少量饮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泰,有益身心健康。饮至四、五分时,似醉非醉,血流加速,血�扩张,人进入一种无拘无束、情绪兴奋、积郁一空、飘然羽化的解脱状态,这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在摆脱现实的悲苦与烦恼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即所谓“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醉来赢得自由身”。此时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最有益于文学艺术的创作。饮至七、八分时,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反应迟钝,不能自控;身非己有,言不由衷。此时信口开河,容易失言;意志薄弱,举止失常;不守原则,随意承诺;失去记忆,容易误事。甚者惹事生非,引发暴力,影响家庭和睦,危害社会治安。如果饮至九、十分,则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呕吐不止,哭笑无常;语无伦次,不识归途;甚者人事不省,危及生命。

  酒的功能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第二,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第三,酒具有兴奋作用。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酒具有亲和作用。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第五,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

  二、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

  酒是一种饮料,但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酒是属于物质的,但它又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一)酒与政治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使人上瘾,饮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伤身败体,被认为是引起祸乱的根源。所以,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特别是贵族阶层耽湎于酒,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耽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最高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不得不对酒的生产和消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直至禁酒。

  《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实践证明夏禹的预言是正确的。夏商两代的末君都是因为耽湎于酒而引来杀身之祸并导致亡国的。西周统治者在取得天下之后,周公总结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历史教训,制定和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酒诰》中认为酒是丧德亡国的根源,这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某些时代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范例。

  (二)酒与经济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决定了酒业的兴衰,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自从汉武帝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收入或酒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是引发社会经济矛盾的根源之一。

  (三)酒与文化教育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

  (四)酒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五)酒与文学艺术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有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饮,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称“酒仙”,欧阳修自号“醉翁”,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辛弃疾《添字浣溪纱》),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鹪鹩庵杂诗》)。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轼有《前后赤壁赋》。“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萧统《陶渊明集序》);李杜诗文中,写到酒的,李白有17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强,杜甫有30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二十一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史就会黯然失色。

  酒后幻觉中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生命得到升华的“超然”境界,成就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大师的精典之作。酒给文人以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杜甫《饮中八仙歌》)。酒后作诗,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妙语连珠。张说《醉中作》:“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贺知章《春兴》:“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陆游《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书法艺术中,酒的功效更是奇异。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留下了“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此外,在中国小说戏剧创作中,酒是构思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素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京剧中的《贵妃醉酒》都是家喻户晓的借酒说事的精典之作。一个“酒”字,演绎了人世间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普通百姓叱咤风云、风云际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李争平.中国酒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

  3、吕思勉.中国文化通史[M].海潮出版社,2008.

  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中国酒文化方面的论文篇2

  试谈中国酒文化在白酒广告中的应用

  摘 要: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酒文化。不仅在文学诗歌、宴请、亲朋相聚、战争等具有充分的展现还深深的影响着社会关系的维系、业务的交流与促成等。精明的广告人在制作白酒广告中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千年积淀的酒文化,并把它们通过媒介进行宣传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酒文化、白酒广告、消费心理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后,虽然酒类市场受到洋酒、葡萄酒的大肆冲击,但白酒市场却牢牢被中国企业掌控中,形成了贵州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著名品牌。除了这些白酒本身的特质以外还有广告的特殊的定位。在白酒广告中因为附加了中国特有的酒文化而让人记忆犹新,从产品定位上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一中国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与文学诗歌等紧密相联,其起源于原始时代,发展于春秋时代,繁荣于隋唐时期。中国的酒文化主要体现在:宴请、会友、怀念家人故友、战争等方面。像唐代诗人王翰有诗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里体现的中国酒文化在战争中体现的酣畅淋漓,表现出了战士笑傲沙场的壮志豪情。当然酒文化涉及广泛包括"福"文化、品味传统、窖池文化、国酒文化、舍得文化等。比如涌现了一些中国白酒的卓越品牌:像代表舍得文化的金六福,历史文化的水井坊,窖池文化的国窖1573,国酒文化的茅台,舍得文化的舍得等。

  二白酒广告如何抓住国人的心

  2.1 部分白酒的广告语

  中国有四大发明,中国有国酒茅台,文明结晶。国有茅台,享誉世界。国酒茅台,自然健康。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白酒品牌。--茅台

  用心点滴之间,穿越时光鉴赏。传世之品,珍稀之酿--剑南春。

  财源广进、锦上添花。步步高升,锦上添花。幸福美满,锦上添花。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五粮液锦上添花

  2.2中国酒文化与消费者心理

  2.2.1概述

  在现实社会上呈现着这一种状态就是:无酒不谈公务,没白酒不谈商务,其实广告定位对消费者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白酒的品牌诉求到位,同时定位准确,其则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有时候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被激发出来的。消费者的价值观分为:理论型,真理型、经济型、审美性、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同时消费者同时向往经济节约、实用功能、社会交往、社会成就、时尚审美、精神皈依等。其实消费者认定了某种商品长时间是不会改变的,像喜欢一个人可能会爱他一辈子。

  2.2.2强调情与义

  亲情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十分热衷的话题,精明的广告创作人也毫不例外。情是永恒的话题,说不完道不尽。像白居易的诗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充分的展示了朋友之情,兄弟之情。例如这句广告语:"好山好水好烧酒,好汉都要喝两口,恒山老白干酒 --恒山老白干"。人家打得是友情牌、兄弟牌。我们的国酒茅台它打的是爱国牌,激起了人们的爱国之情,同时兼打历史牌,突出其历史悠久和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外交有不可磨灭的功劳。通过这一条条感情线索充分的拴住了消费者心。消费者心理上出现很大的波动,以及其他白酒生产商想撼动茅台的位置,但消费者"断然"拒绝。"有家有国有茅台"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1915年至今,茅台酒共获得15次国际金奖,连续五次蝉联中国国家名酒称号,与泸州老窖、杏花村汾酒并称我国三大名酒,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茅台打的广告通常是强调一种国粹。经常以国酒自称,虽然其他白酒生产商一致反对,但其产品成为国酒受之无愧。在红军长征时,它曾经代表遵义人民热情的款待红军,同时在新中国的的外交史是上留下的千古芳名,通常是国务院招待外宾的唯一指定白酒。像它的广告"中国有四大发明,中国有国酒茅台,文明结晶。国有茅台,享誉世界。国酒茅台,自然健康。"充分调动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有浩浩荡荡几千年的历史,我们都是怀念过去,迎接未来。充分的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消费者是有爱国情怀在这里的。茅台早期的广告经常出现红军的身影,更能让消费者记住它的历史贡献。中国酒文化中就有喝酒:念过去,几年故友,同时展望未来的的概念。其实茅台这招是相当高明的。它的广告能够能与中国国家的曾经的命运走向相联系,这是其他白酒品牌不能相比的。

  2.2.3强调生活态度

  很多白酒厂商在和茅台拼的你死我活时,剑南春却打出了强调生活态度的广告。定位于高等商务酒。其暗示着如果你是成功人士,你必须喝剑南春。成功商务人士在商海血拼,需要宁静的环境找回自己曾经失去的,想象着品着历史悠久的剑南春,你会觉得非常惬意和自如。

  绵竹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像其广告:用心点滴之间,穿越时光鉴赏。传世之品,珍稀之酿--剑南春,早在唐代就产闻名遐迩的名酒--"剑南烧春"。其曾经拍过一篇古装片广告:讲一对情侣独居野外竹林之外,他们享受着竹林的淡淡清香和恬静的安雅。同时男主角品味着剑南春,一脸享受的样子。我觉得这广告体现出了剑南春的品质暗示着其淡淡的酒香。透露出喝剑南春是一种美好的事情。这抓住了消费者心理,强调的是喝剑南春是一种生活态度。现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消费者喝酒不在是仅仅喝酒,更强调的是喝的是态度、是精神、或者是洒脱。如产品可以通过强化或保持理想的或社会的自我概念来销售,这些态度、精神等都在中国酒文化中板上钉钉的事情。可在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底蕴是多么的深厚。其实剑南春后来的广告风格也有改变,充斥着豪情壮志,故友深情等,从各方面敲击消费者,让各层次的消费者能够接纳剑南春,从而扩大销量。

  2.2.4独树一帜、另辟蹊跷

  具有打破传统,独树一帜,另辟蹊跷大概只有五粮液了,定位非常独特就是强调女性的社会地位。同时其也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在喜庆宴会上占有一定比重的市场。五粮液为大曲浓香型白酒,产于四川宜宾市,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在中国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香气悠久,滋味醇厚,进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公元1368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时称"杂粮酒",后由晚清举人杨惠泉改名为"五粮液"。五粮液广告的目标受众是非常广的像其广告:财源广进、锦上添花。步步高升,锦上添花。幸福美满,锦上添花。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五粮液锦上添花。不但在亲朋好友聚会时还在婚庆、职场晋升等方面有诉求的功能。其实他的广告充分的展示的喜庆这两个字。在中国酒文化中心情之时,亲朋好友聚一聚,欢聚一堂,交杯换盏的符合中国人好热闹的民风民俗,不过在古代喜庆时刻之时喝白酒还是比较少的。五粮液想冲破这堵墙,开拓喜庆时刻的白酒市场,尤其是女性市场,众所周知白酒一般都是男性喝的,但是五粮液的一片广告却力辟蹊跷,独特展示女性的豪情。这是对社会观念的认同,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同,开创了社会先河。这样迎合了女性消费者的认同,在认知感上和他们有共同的语言。

  三总结

  其实不管是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或其他的白酒品牌的广告是充分的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强调着国人的豪迈、好热闹、怀念故友、友情、亲情等。通过一幅幅制作精良的广告片将它们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抓住了消费者的心,与他们的社会地位、价值观、爱国情怀、社会关系的维系等相联系。我没有喝白酒的习惯,但是我对中国酒文化还是挺感兴趣的,真诚的希望白酒生产商能够拍出更多好的广告充分展示中国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同时也强调喝酒不要贪杯,同时白酒生产商不能太依赖于政府采购,更加充分地抓住消费者的心,用正确的市场定位使他们不能忘记你们的影子。

  参考文献:

  [1]王明,《中国白酒》,ISSN2076-3069 《酒海导航》

  [2]余以游,《酒应该这样卖》,ISBN:9787301168875

  [3]王瑞明,《白酒勾兑技术》,ISBN:9787502595173,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中国酒文化方面的论文”

317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