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论文参考范例(2)
中国电影论文参考范例篇2
论当代中国独立电影发展之路
一、什么是独立电影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20世纪中期的好莱坞,是相对于当时好莱坞所谓“八大电影公司”提出的。好莱坞电影拍摄的运作遵循步骤严谨的“制片人制度”。 “制片人制度”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尽管这种制度为电影事业带来的大量资金,但也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发挥空间。于是,一批电影人摆脱“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自筹资金,甚至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
最早的独立电影,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托马斯·爱迪生与竞争对手美国幕镜和拜奥公司共同创建的电影专利公司,在电影摄影机、放映机、底片格式方面垄断电影的拍摄与放映体系,而部分小型业者起而对抗。在中国,独立电影的制作更多指一个行业体制内制作相对应的行业体制外的制作模式。该类作品尚未进入体制内审批程式或无法在主流媒体中播放。独立电影要依靠制片人或者导演本身通过各种渠道融取资金。本文主要论述的独立电影是指以此为职业的青年导演进行的创作。
二、中国独立电影发展史
历史上,青年导演一直为推动电影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电影史上最出名的一次电影运动——法国电影新浪潮——就是由青年导演发起的,在世界电影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独立电影始于1989年由张元导演自筹资金拍摄的影片《妈妈》。随后,王小帅、何建军、贾樟柯等导演用同样的自酬经费的方式拍摄了《冬春的日子》《悬恋》《小武》等影片。这些电影以全新的纪实手法,独特的观察视角,非专业演员表演的制作方式,摆脱了中国电影长期以来被16家制片厂垄断的制片局面,给中国电影带来无限生机,并在国际各类电影节展露头角。截止到2000年,中国独立电影问世将近30部。其中在国际影展上入围的已有20多部,获得各类奖项(包括几项金奖)的已达10余部,将近占独立制片总数的一半,赢得了良好的海外声誉。
这批青年导演的创作开启了中国独立电影制作的先河,不管是否出于电影美学观念的自觉或者下意识的择取,青年独立导演以“民间”作为都市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价值支撑点,关注城市边缘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不仅源自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政治转型广泛而深刻的影像,而且也反映出独立导演面临国际、国内文化现实与市场生存压力的自我叙事调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民营开放了电影制作,电影工业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许多更年轻的电影制作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在国营电影体系之内工作,而独立导演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借助民间电影“俱乐部”、网络下载和盗版影碟市场进行播散。?[1]?他们所选取的题材,力求生存还原,自觉摒弃民族神话,关注当下个人的情感表达,将个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展现生命的真实体态。他们着重表现时下小人物的困惑及窘境,以一种疏离的视点面对世间纷乱。其中,有些情节的连接毫无逻辑,但正是这种毫无逻辑,成了这一批青年导演的某种叙事风格,这种叙事风格正趋向于成熟。
数码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拥有一部DV再也不是十几年前遥不可及的梦想。高清摄像机越来越普及,文艺青年人手一台单反照相机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为青年(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的独立电影制作提供了全新的传播途径。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激发了青年创作者的拍摄热情。这种个性化的影像表达似乎也成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途径。一些专业院校的学生依托学校提供良好的器材与拍摄条件,为我们呈现出不少佳片。例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内咸在2010年拍摄其处女作《待业青年》。影片讲述常常喜欢在楼顶上坐着的大学生小吉,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作出了退学的决定。他厌倦了在学校中生活里遇见的很多事物,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不知道人为什么而活着。小吉不甘心于
从出生就被规划好一切的生活轨迹,他决定要用一年的时间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始用DV去记录身边很多人的生活,去观察他们的每一个举动,用大量的时间去思考青春的意义。影片结构别出心裁,采用半记录半剧情的方式,记录部分与剧情部分来回穿插,结合章节体的分段方法,将几十个似乎毫不相关的小人物命运串到了一起。他关注的焦点集中在“80后”这一群体中,探索其自身价值以及在成长中遇到的种种窘境。《待业青年》荣获土豆影像节最佳影片奖,导演张内咸被《旅伴》评为北京十大新青年。
三、中国独立电影面临的困境与解决途径分析
(一)面临困境
事实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影坛,大多数中国青年导演早已接受了人生的残酷。“客观上,市场空间对小片不利,市场份额每年就这么多。大片占得多,小片就占得少。”青年导演张扬说,“但实际上这还是电影 发展到什么阶段的问题, 艺术片应该有艺术片的渠道和空间去发行,否则就淹没了,这本身是不合理的,是有缺陷和局限的。”中国独立电影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筹集资金是青年独立导演面临的最大困难。他们的作品并不以商业利益为第一目的,因此,他们想尽一切方法节约成本。《冬春的日子》前期资金依靠一些朋友拍广告片的收入补贴,导演王小帅逃票到保定低价买回了黑白乐凯胶卷。拍《小山回家》时,很多拍摄器材都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贾樟柯听说有单位新买了一部摄影机,他就想办法借出来,每次只能将就着用五天。从这些导演的例子可以看出,拍摄资金支撑整部片子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再好的构思也无法得以实现。
2.技术条件面临考验
随着数码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DV、单反等数码产品的拍摄效果已经可以与16mm胶片摄影机相媲美,成为新的影像叙事介质。随着DV、DC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独立短片的制作当中。然而,一段影像的叙述主要还是依靠后期剪辑来完成,因此,后期制作成为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拿最熟悉的Adobe Premier、Edius来说,其功能满足独立影片的剪辑需要。然而,如何使剪辑技术与影像的表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发行渠道不畅
在2004年上海电影节上,一 度遭遇封杀的“地下电影”导演王小帅、贾樟柯等人集体亮相。这场从“地下”到“地上”的集体“浮现”,再加上2003年底电影局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的“七君子事件”,公开宣布第六代导演正式回归中国电影市场体制和 文化认同体系之内。随着各大高校影视相关专业的开设,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投入到了独立电影的创作之中,他们不乏好的创意和好的思想。他们大多熟悉影片的构思与制作,但对于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将作品推向市场显得准备不足。因此,将好片子推出去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与商业电影相比,独立电影偏重对艺术的探索和对现实的伦理关怀,但缺少最起码的市场竞争力。有的影片费力挤进院线,却只能在“一日游”或“三日游”后就匆匆下线。第六代导演在发行渠道上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过程,影视市场涉及多方面因素,他们需要时间来找到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
(二)解决途径
当前,中国独立电影的 发展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与问题,但是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独立电影突破“瓶颈”,走出发展困境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合作,构建交流平台
高校相关院系应加强与影视公司或新闻媒体部门的合作,使在校学生能够将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为影视公司注入新生力量。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于2007年联合成立的“高校视友联盟”,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整合高校优势资源,建立了一个专业、开放、健康的 网络视频互动平台。与国际上的独立电影支持 计划相比,国内的独立电影支持计划发展较晚,数量也比较少。目前国内主要的独立电影支持计划,包括:栗宪庭电影基金纪录片项目支持计划,草场地青年纪录片训练计划和CNEX纪实影像项目计划。这几个计划均仅面向纪录片,并不能满足独立电影的发展需求。同时,各媒体部门应加大重视,增强宣传力度,为独立电影的宣传作出贡献。近年来,各大视频门户网站的发展壮大,为独立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例如,土豆网于2008年3月发起了首届土豆网电影节的评选活动,除了常规的最佳剧情片奖、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动画片奖之外,还设立了最佳分享大奖、最感动大奖、土豆大明星奖等。这样的活动一来向全国各地的优秀独立电影制作者提供了增进交流的平台,二来对独立影片的推广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强政策鼓励,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应设立相应的鼓励政策,拓宽优秀影片的发行渠道。其实,培育市场应与培育观众素养可以同时进行。我们不妨调动所有可调动的资源,采取多种措施或寻求多宗渠道。让独立电影到大学、中学、小学去放映和研讨。一方面宣传了影片本身,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观影人群的素质。电影制片厂、制片公司、电影资料馆、电影博物馆、放映厅以及各团体电影放映场所,都可展开这些独立影片的义务放映和宣传。既分享了优质电影,又将其传递到下一代年轻观众中,成为新的电影生力军的电影 艺术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
3.积极参展,扩大海外市场
随着电影文化事业的兴盛,全世界范围内影展的数量越来越多。前文提及过,截至2000年以前,中国有20多部作品入围国际影展,其中获奖作品达10余部。2000年以后,中国独立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加强,获奖影片数量相比之前的10年亦翻了几番。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王全安《 图雅的婚事》获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李欣的《自娱自乐》获美国好莱坞贝弗利山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其中,纽约独立电影节是被界内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独立电影的 节日。它以“独立电影的新声音”而蜚声世界。由孔令晨、谭琛联合执导的中国纪录片《你听我跟你说》在2008年纽约独立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国际艺术纪录片大奖,也是当年中国参展的惟一一部电影。国内方面,上海国际电影节于1993年成立,这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电影节,也是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多举办并参加类似的影展不仅可以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独立电影的发展和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