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艺术理论>

装饰艺术方面论文(2)

秋梅分享

  装饰艺术方面论文篇2

  浅谈装饰艺术教学

  摘 要:通过装饰艺术教学的讲解要使学生明确装饰绘画有着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装饰艺术强调形态与色彩变化时的秩序感,现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各具特点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设计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装饰艺术 创造性 想象力 综合性艺术形式

  装饰艺术是各类设计艺术最为普通、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对设计艺术学科的探索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各类艺术设计也根源于此。因此,在培养学生设计意念、设计素养和原创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对装饰艺术基础课程的培训。

  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中国装饰艺术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它在中国伟大的艺术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装饰艺术创始于生活,在不断实践与摸索中升华、凝练,它遍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装饰是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开始的,至少是在公元前十七世纪以前,就有装饰艺术了。

  有学者认为,装饰艺术是其它造型艺术的“初始艺术”,早期装饰艺术以最单纯、最原始的视觉符号来表现生活,其造型、线条就构成了装饰艺术最基本的条件。以造型符号为例,通过抽象形式把握规律。装饰艺术在意象本质和形式结构方面,成为其它造型艺术的基础和范本。

  二、作为学习装饰专业的,我们要让学生用独特视角去看世界,从事物的具象形态、抽象形态,升华出美学特性,创造出装饰性更强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法。

  装饰是按照美学规律来创造物象的另一种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一种综合形式,是理念创新与表现形式的产物。它是由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所产生的,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为主的审美过程,是对美的感受的抒怀,同时又是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技巧的表达。简言之,装饰艺术设计是作者内心情绪的形象化、符号化、象征化。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微观的、宏观的、具体的各类形象:点、线、面、体、色彩、肌理、材料、工艺等各种手段、传达设计者内心感受和丰富的内涵。装饰艺术作品是作者主观意识的载体,作为表现艺术的装饰艺术作品,应当是一支交响曲,一首抒情诗。“意”的表现与传达是装饰艺术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

  三、在教学中应多注重创意思维的培养,要有创新思维就要避免从众心理,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意识,勇于挑战规则,勇于尝试创造新的方法。

  文化底蕴和思想情感是装饰艺术的魂。设计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不断完善、积累,设计者通过设计命题,收集信息来进行立意构思。要让学生知道灵感来源于生活,灵感是思维形式中最富于创造性的心理现象之一,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灵感具有产生的突发性,过程的突变性和成果的突破性。

  通过教学及课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眼界,改变习惯性思维可以使学生建立自信,打消对创新的畏惧心理,创意思维貌似艰难,实则平常,只要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思考,从不同角度来把握造型,相信一定能感受创新的乐趣。创意时最重要的是要跳出各种因素对思维的束缚,把创新当作一种习惯,没有绝对的规则和唯一的答案,只有突破定势才能运用创意思维去进行装饰创作,从常见的表现题材内容中发现新的表现形式、新的形象、新的立意。创意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是在人的心理活动中高水平上实现的,是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综合性思维。

  四、在装饰色彩的讲解中要让学生明白,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情感,即使是完全抽象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

  色彩在人的视觉中最敏感,是一切视觉因素中最活跃、最具冲击力的因素。不同的色彩能触动人们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审美反应,观察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感受和联想。装饰色彩是在装饰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艺术品表面视觉效果的,它的美感为装饰艺术所特有并更具感性特征。自然界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色彩资源,但是艺术品中的色彩绝不是自然色彩的重复和照搬,它区别自然色彩,但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装饰色彩注重概括,表现的是色块之间的色彩变化和对比。在表现某一种对象的色彩时,其色彩效果既可以是朴实典雅的,也可以是华贵艳丽的;既可以是活泼热烈的,也可以是温馨庄重的。装饰色彩的这种“主观随意性”并非“自我任意性”,它是有一定规则可循的。在创作中我们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规则,要根据艺术品的主题思想、功能、特性等因素结合设计者自身的艺术内涵、艺术个性、艺术追求、艺术表现力等主观因素灵活掌握。一个优秀的装饰艺术品应达到形式美完整统一,在局限的环境与空间中把握好各层次的关系,使造型、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相协调一致,达到内外统一美。

  五、除了使学生掌握装饰艺术形式美的法则、装饰材料的运用、表现技法等,对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也应了解,一是更多的高新技术进入现代装饰领域,二是运用范围的扩展,三是与现代艺术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在新时代里,新技术、新材料的介入,促使装饰艺术由原来的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止走向流动。新材料的广泛运用使过去单一的画面效果向多元化的肌理表现过渡。光表现的运用,更打破了装饰艺术千百年来静止不动的概念,照像感光制版与丝网印更使装饰画艺术取得空前的商业利益,而电脑的加盟好似思维添上了翅膀,更加自由灵活,将一切的幻想与想象变成了可视的画面。这一切所带来的是装饰艺术的表现手法更加新颖、自由和广泛。同时表现手法的自由也促进了运用范围的扩展,装饰艺术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小型化走向大型化,从从属性走向纯装饰性,从纪念叙事性、幻想性、指示性、肌理性走向多元性。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现代装饰艺术所带来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愉悦。

  现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各具特点的表达方式,促使现代装饰艺术不断地吸取其他门类艺术的特点,丰富自身的艺术内涵。抽象艺术、雕塑、木刻、图形艺术等多门艺术的表现形式都是现代装饰艺术吸取营养的对象,而装饰艺术特有的装饰风格也成为了各门类艺术竞相效仿的对象。而现代装饰艺术更是在这种激荡与碰撞中,不断向前拓展自己的空间。

  通过以上方面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明确装饰艺术的发展、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并对装饰艺术设计形式美规律有所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设计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348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