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会计理论>

会计诚信方面论文

秋梅分享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位会计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操守,这是因为诚信是做好会计工作的根本,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诚信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会计诚信方面论文篇1

  浅谈会计行业的诚信

  【摘要】在大力提升国民素质的过程中,精神文明道德建设日趋重要,无论是工作职业操守还是日常与人交往,诚实守信作为我国的传统美德早就渗透进了我们的一言一行。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范畴,能够为各方面提供经济信息,要求客观且真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严格要求了会计行业的诚信度。而当今社会会计行业诚信的丢失引发了一轮轮的诚信危机,严重的影响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本文就会计行业中诚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固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 诚信 市场经济 真实性

  会计的诚信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会计人员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恪守客观、公正的做人原则,不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或以职务之便谋私利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大肆弥漫,在经济建设中尤为突出,会计人员在种种因素下做假账,出一些虚假的财务报表,使其缺乏最基本的诚信职业道德,而这些行为恰恰是行贿受贿、滋生贪官污吏、偷税漏税等现象的罪恶之源,给个人、企业甚至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因而会计行业中造假早已成为市场经济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会计行业中诚信的丢失

  社会经济的发展往往能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更为明显,现今会计行业的诚信已经成为了一个让各界人士头疼不已的难题,造假的案件“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在对很多企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的时候,发现很多会计报表严重不实,人为的调节让很多单位虚盈实亏、虚亏实盈,展现的表象和实际财务状况相差甚远,严重相背离,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赤裸裸的摆在人们眼前,其间不乏假凭证、假账目、假报表、假审计和假评估等情况,实际操作中,为了利益而随意调整财务报表的比比皆是。

  中国在经历了红光实业、猴王股份、银广夏等触目惊心的事件之后,就连处于会计行业尖端的美国,也出现了麦道夫、安然、世界通讯等盈利报告中弄虚作假的事件,而作为美国五大会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在对安然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的时候,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违背职业道德和底线的销毁相关的证据,给市场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当然,最终安达信也自食恶果,在会计行业中失去立足之地。

  二、会计行业失信的表现

  各行各业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诚信是必不可缺的,就像一个人失信于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再次发生的时候,别人心里必然有所芥蒂,这是为什么要做人做事时守诚信的根本,会计行业亦是如此,但是它们通过对报表和账目作假使得很多财务现状严重失真。

  比如:利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者是义务的行为,不管有没有收取价款的这种交易形式来提高所谓的业绩,有购买或者销售商品、提供或接受劳务、提供资金、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等交易类型,这种非实质性交易的目的无非是想要让自己的财务报表“好看些”;也有在财务情况中的资产负债项中的虚拟资产和利润表中的多入少出,导致呈现出来的账目和实际情况根本不一致,以达到虚假的亏损状态和浮夸的盈利假象;还有一些经济犯罪中根源就是不顾法律的约束,人为的胡编乱造,出具骗人的财务报表,更有甚者利欲熏心,在金钱的面前放弃自己的职业道德,逾越法律这道红线,在明知报表有问题的同时还做一些虚伪的审计报告,加上毫无用处的陈述,在包庇做假账的会计人员的同时也为自己“捞金”,此所谓一丘之貉,为更多的造假推波助澜,使得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忘却了造假的后果,以致作假现象越来越普遍,会计行业的诚信岌岌可危。

  三、会计行业诚信重塑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法制力度和道德教育

  要在会计行业中恢复诚信,如果只是寄希望于企业单位自身的道德诚信,是不现实的,只有加大宣传《会计法》,让会计从业人员认识到违反《会计法》会有什么后果,那么他们在做假账时就会三思而后行。经济活动中的违纪乱法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还是宣传和制裁的力度不够。会计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心怀侥幸心理,即使事发,受到的利益和受到的制裁相比,也是前者远大于后者。因此,财政部门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和处罚条例,不包庇、不纵容,一经查出,从严处理,在执行过程中,做到严格执法。该承担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承担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送交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有一件查一件,绝不姑息。

  如果用法律来严格约束人员,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最好的选择,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才能从源头上杜绝会计造假的发生。一方面会计要有娴熟的职业技能、精通自己的业务,还要遵守相关国家规定,一旦公司利益和会计的行业规则起了冲突,要敢于坚持原则,不向领导权力和利益低头,会计核算时不偏不倚,客观、真实的进行会计核算。此外,诚信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的品质之一,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的。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对会计的诚信建设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应该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首先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从源头上杜绝会计人员做假账,使会计人员的造假机会大为减少,是《会计法》中对企业的硬性要求,对改善会计职业的内部环境有什么显著的效果。因此,要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得以执行,首先就是要加强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事实也证明,在会计的造假案件中,大多数都是在单位负责人的强令或者授意下才进行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要让单位负责人认识到违规违法的严重后果,做一个守法公民。

  其次还要有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及时的发现会计资料中那些虚假的不真实的信息,能对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保证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

  最后要改变大多数公司的管理体制。会计人员受到公司负责人的领导,在很多问题上,如果不按照负责人的命令行事,自己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或者是其他一些权限受到限制,使得会计人员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出一些违背自己良心和道德的事情。因此,要让会计人员从公司中独立出来,尽量不受到公司负责人的约束和限制,现在比较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有会计委派制和会计集中核算制。

  (三)完善会计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以会计法为核心,其他法律法规协调配套的初步形态。但是,在一些问题上,会计法律法规依然还有一些需要修订和完善的地方。一是要规范会计信息标准,会计法作为会计的核心,一切都以其为核心,规范的会计信息标准才能让会计的核算更加科学准确,适用性更广。二是要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法》第50条明确提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这是因为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是于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相适应的,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的国情相吻合的,并且,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我在我国60多年来会计管理成功经验和现代会计的精华有机结合的。三是要结合当前的实际,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当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如何与时俱进,使得会计法成功地从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中摸索一套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会计模式,这是需要深刻分析的。

  参考文献

  [1]孙志霞,宋理升.《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山东行政学院山学报.2003(4).

  [2]张雷,吕国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马雪霞.《构建会计诚信体系的几点思考》,企业导报.2011(2).

  [4]陆梅玲.《会计诚信的缺失与现代建构的思考》,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8).

  会计诚信方面论文篇2

  试论会计诚信教育

  摘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强。公允价值计量弥补了历史成本计量相关性的不足,但可靠性不高,原因在于公允价值评估采用的技术及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在对公允价值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博弈论视角对公允价值评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弊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评估 博弈论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等特殊业务和事项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已经显现出相关性不强等不足。应运而生的公允价值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从现实来看公允价值计量已在部分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支持者声称公允价值能够更好地提供相关财务会计信息,准确地反映公司基本经济状况。然而,反对者认为公允价值的评估问题让其可靠性受到严重挑战。金融危机更是让公允价值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尽管对于投资者来说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加有用,但当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增加不足以弥补其可靠性的丧失时,公允价值也就被认为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某一方面的不足并不能成为放弃研究和使用公允价值的理由。我们似乎不应该停留在讨论公允价值是否有用这一问题上,而是应致力于让公允价值信息更加可靠、更加有用,让财务会计系统更加完善。

  二、相关文献简述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于1967年颁布的总括意见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公允价值的文稿。四十多年来,公允价值不断地深入会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并逐渐发展和完善。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主席查理・C・布雷登经过多方的合作研究发现以历史成本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并不能解决金融风险,于是他首次提出了引入公允价值并将其作为金融工具计量模式。

  我国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允价值的本质、公允价值取得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缺点及其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现状的科学使用方法、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以及公允价值评估的改进手段。葛家澍(2009)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公允价值的计量信息最好在其他财务报表或其附注中提供,财务报表还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最好。陈丽花、黄寿昌、杨雄胜(2009)指出,收入费用观正在向资产负债观转变,并且将成为现今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资产负债观不仅不会减弱会计信息质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关于公允价值取得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张勇(2011)认为,为确保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公允价值的确定应该坚持可验性、独立性、适用性和充分性等四个原则,并提出了市场法、收入法和成本法等三个科学确定公允价值的基本方法。郝振平和赵小鹿(2010)认为,在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级中,第一和第二层级公允价值较为可靠,而第三层级公允价值由于其不可靠性,需要在必要时对估计价值进行披露。李国民,徐彦坤(2010)认为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稳健性等原则产生负面影响,恶化了金融危机,其自身也存在着制度本身部分内容过于复杂、缺乏针对性披露和缺乏关于判断的具体指南等执行问题。谭锋、樊鹭等人(2010)认为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只是使金融危机中的问题暴露得更加清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的波动性,而并非欧美银行家为了掩盖金融危机本质所说的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因此,在我国,不应该摒弃公允价值计量,而应该通过完善市场环境、操作行为和估值技术等方法来促进公允价值的更好应用。

  三、公允价值评估的应用

  2014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中第二条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时候,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即:“第一,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和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由于有着严格的界限,公允价值并不能像历史成本那样广泛应用。

  (一)公允价值评估的主要服务领域

  1.企业合并。在我国,外部专业评估机构的主要服务领域就是确认在企业合并中所得的资产及其负债的公允价值。对于不动产和机械设备若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又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通常必须通过评估的手段来确定其公允价值,该评估手段一般是由具有专业资格的评估师根据市场证据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最后的评估结果。如果因为机械设备的特殊性,不能得到有力的市场证据,则需要运用收入法和重置成本法来估算它的公允价值。

  2.资产减值。在我国,一般发现存在内在的或者外在的因素可能已导致公司无形资产或商誉发生减值的,无论是否已经达到一年的期限,都会自己或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评估。资产减值测试也是外部评估机构专业服务的重要领域之一。

  3.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品。葛家澍教授称“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来说,公允价值可算是它唯一的计量属性”,可见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的重要性。当金融工具不存在较为活跃的交易市场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中的规定,需采用金融工具评估后的价值作为其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评估中,需要考虑类似可比金融工具的股利、市盈率以及预期增长率等因素,也正是金融衍生品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使得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的评估成为外部独立评估机构服务的领域。

  4.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前提是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而大量相关信息的取得必须借助于外部专业评估机构。所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评估已经成为外部独立评估机构最主要的服务项目之一。

  (二)推动公允价值评估的因素

  在公允价值评估的应用中外部专业机构的介入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1.专业性的需求。许多会计要素比如上述的金融资产以及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及其减值等公允价值的确定,已经大大超出会计领域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范围。所以,在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时需要专业知识很强的评估领域。正是这种专业性需求促进了评估业的发展,并对其评估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评估行业和会计行业一道推动公允价值的运用。

  2.独立性的需求。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更多的是为现有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方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资产评估的专业性、复杂性,外部相关人员更愿意选择独立专业评估机构去对所需评估的事项进行评估。在德国,上市公司如果对某种复杂的资产项目不单独聘请外部独立评估机构进行公允价值的评估,便会遭到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质疑。而在公允价值的披露方面,如果公允价值仅仅是由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确定的,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就必须要充分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假设和具体方法。但是如果是应用了所聘请的外部独立评估机构进行专业评估所得的工作结果,就不需要像前者那样详细披露。

  3.审计人员的需求。审计工作虽然并不对客户提供关于某资产的公允价值评估服务,但审计师却是该资产公允价值确认的最终审核人。对于审计人员而言,如果需要由专业评估机构确定的公允价值由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自行计算,那么一方面,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将会有所增加,这主要来源于对会计人员自行进行公允价值评估结果的复核;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风险和压力也会增大,这也就意味着公允价值评估结果存在偏差和问题的可能性会加大。所以审计师建议在公允价值评估需要由专业机构介入进行专业性评估的领域应该聘请外部独立的评估机构服务。这样在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会降低审计人员的风险。因此,外部审计也是公允价值评估机构产生的推动力量。

  四、博弈论视角下公允价值评估分析

  博弈理论又称对策论,考虑赛局理论中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成为博弈行为参与的双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与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在博弈论中,参与人在他的策略空间中是自由的,但博弈完结后,参与人的支付不仅与他自身所作的选择有关,还与其他参与人决策的函数有关,即参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经济主体是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行为主体根据对方的行为(策略)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从而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下面以博弈论视角来研究资产评估过程。博弈模型及假设:(1)理性经济人假设。所有的参与企业和资产评估机构,都有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倾向。(2)信息不对称假设。企业即委托方掌握着更多的资产信息。

  假设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A和一个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B,企业A有一项待估资产,该资产没有准确的市场报价,也几乎没有相关市场,并且其相关内在价值只有企业管理者自己知道。现企业管理者将该资产交于B评估机构测评,并向资产评估机构提供一些待估资产的相关信息。这时企业A有两种选择:提供虚假信息以使资产价值被高估或者提供真实信息反映资产真实价值。若企业虚报信息,收益增加值为V;若提供真实信息,没有收益增加值,设为0。评估机构B有两种策略选择:对企业所提供信息进行诊查或不诊查。当B不诊查时的成本为C1,其不诊查行为在市场上带来的信誉损失和监管惩处为m1,诊查时的成本为C2,其获得的企业支付为R。博弈矩阵如下:

  企业A:可以看出,不论评估机构B如何选择,企业A选择虚报信息都是有利的(V>0),所以对于A来说,提供虚假信息是占优决策。

  评估机构B:当C1+m1≤C2,即R-C1-m1≥R-C2时,机构B会选择不诊查信息;当C1+m1>C2,即R-C1-m1   所以为避免资产的公允价值被高估,要确保有一个适当的m1值,即市场有效,监管有力。

  动态博弈扩展形概述如图1所示:

  动态博弈分析:在上述静态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条件:若企业A提供虚假信息,评估机构诊查出后,相关机构对企业A处罚P。此时,企业A有两个选择,寻租或不寻租,即与机构B合谋串通或不合谋串通,若合谋,则A向B另支付X,之后机构B的策略空间为接受或不接受。若机构B接受,则相关机构查出之后会受到额外惩处m2。企业A会在X (V-P)。但如果(R-C1-m1-m2+X)<(R-C2),即(C1+m1+m2)>C2,则评估机构B不会接受企业A的寻租。这时A的收益增加值为V-P。若P>V,即(V-P)<0,则企业A不会提供虚假信息。所以,为保证公允价值不被高估,要确保有适当的m1,m2和P值,即市场有效,监管有力。

  五、相关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博弈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以避免企业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时被高估:

  (一)保证有效的市场机制

  当市场资产评估机构怠于收集和甄选与资产评估有关的信息,造成资产评估价值失真时,其信誉和能力将会受到怀疑,对评估机构的市场要不可避免地造成损失。

  (二)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对市场舞弊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惩罚

  成立相关机构,或赋予有关机构相应的权力,当资产评估机构怠于收集和甄选与资产评估有关的信息,造成资产评估价值失真时,对其进行处罚,处罚的力度要使其损失大于怠于评估时所节约的成本。当发现委托评估单位与资产评估机构合谋串通时,要对其双方进行严格的惩罚,使其惩罚损失大于相关利得。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2009,(5):6-13.

  2.陈丽花,黄寿昌,杨雄胜.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的市场效应检验――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实行一年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9,(5):29-37.

  3.张勇.浅谈公允价值取得的原则、程序和方法[J].商业会计,2011,(1):11-16.

  4.郝振平,赵小鹿.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10,(10):26-38.

  5.李国民,徐彦坤.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5):7-8.

猜你喜欢:

    314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