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会计理论>

关于会计诚信的毕业论文

秋梅分享

  会计诚信首先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只有信息真实,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才能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依据。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计诚信的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会计诚信的毕业论文篇1

  金融会计诚信浅谈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物质内容。金融会计的诚信问题,在一定层面上讲,是关系着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失去金融会计诚信,会阻碍我国的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金融会计诚信建设,是现阶段金融会计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会计诚信 缺失 原因 建议

  一、金融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当前,金融会计诚信面临严峻形势,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普遍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出现如此严重的金融会计诚信问题,这不仅仅是道德倒退能够解释的,它与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都有着密切联系。

  1、信息不对称是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享有不相同的信息。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指金融机构)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国家管理部门与投资人)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那么就不会有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但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2、利益驱动是内在动因

  会计造假之所以如此猖狂,其主要原因就是会计造假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能骗到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政策倾斜、核销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企业负责人有可能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可能会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而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目前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为了占有一席之地,也迎合金融机构的要求,出具虚假报告。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金融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3、会计制度的局限性是条件

  一是会计原则本身为金融会计造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益来操纵利润;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像的空间。二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金融会计造假提供了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完全适应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这在客观上出现了一个“合规”的造假时段。比如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与其会计准则的脱节。

  4、失信成本低是催化剂

  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这减弱了法律的效力。在具体的规定上现有的一些治假法规、处罚规定也显得过宽。相对于因造假取得的巨额经济和政治收益而言,这种造假成本太过于低廉。而且,即使这么轻的经济处罚也往往是由造假机构的权益来承担,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才会不断上演会计造假的闹剧。

  5、监督体系不健全

  监督机制不完善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因素。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金融机构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健全,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注册会计师制度又刚刚恢复建立不久,加之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加强金融会计诚信建设的几点建议

  1、健全法制

  (1)增加诚信立法,提升会计诚信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

  会计诚信问题目前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现行的法律都没有明确和直接地提出“会计诚信”的概念。而针对会计诚信或者更广泛的信用建设需要制定专门的法规,不仅是整个社会的一种意愿和期望,同时也通过法律的权威性,显现了政府、立法、执法机构及社会公众对杜绝会计造假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2)强化各金融机构负责人会计造假的法律责任,减轻会计人员造假压力。

  《会计法》在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将会计人员也纳入会计法律责任。我们建议让单位负责人100%地承担会计作弊的责任,而会计人员对此不负丝毫的责任。这种设想的依据主要在于,目前大多数会计作弊并非出自会计本身意愿,而往往是由各种外来力量强加的。当然,如果会计人员作假行为是擅自做出的,若触犯了法律亦应追究法律责任,但单位领导还不能溜之大吉,必须承担用人失察、平时监督不力的责任。这样,任何的会计作弊一旦追究责任都将是单位一把手倒霉,可以无形之中让单位领导不再强迫会计任意操纵对外报告行为,也可以大大减轻会计人员工作中的心理压力。这种方法,有助于让广大会计人员从囚徒困境中解放出来,也有助于会计诚信原则自然回归。

  2、严格金融会计内部监管

  (1)健全会计制度,建立独立金融审计体系。

  应在金融业内建立更加独立和专门的审计系统。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构造独立的金融审计体系。将各金融机构现有的审计部门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审计机构,按照经济区域分布,各个金融机构的最高审计机构设在其总部。审计机构的费用、审计人员的人事、工资、组织关系等实行完全垂直管理。二是对其审计事项实行责任追究制,只要是经过审计的事项无论什么时候出现问题,原审计人员和领导都要负责。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加大对各金融机构总部的审计监督力度和频率。这样可以使审计行为更具独立性和内在动力,从而使存在的问题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曝光并得到处理,以保障我国金融会计信息的真实,促进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2)提高对金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效率。

  应进一步强化上级财会或内审等职能部门对管辖范围内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突发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预防、纠正。要坚持原则,现场检查大公无私,落实问题缜密严谨,划分责任有理有据,每一次检查都要见人(落实责任人)、见效(整改),并且要把整改提高到主要位置,将经济处罚与道德惩戒有效地结合起来。要高度重视检查质量。宁可少检查一次,也要绝对保证检查的质量。要组织政治责任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精干力量,认认真真地查,彻彻底底地查。在处罚力度上,一定要“下重手、动真格”,绝不姑息迁就,确保会计监督效果得以提高。

  (3)成立金融会计监管委员会。美国在受到连串会计丑闻冲击之后,在今年夏天批准成立会计监管委员会,并把非会计界人士引入专业监管架构,担负起监管审计行业的重任。我国金融会计业应该效仿英、美等国,尽快成立独立的金融会计监管组织,找出害群之马,提升业界的透明度,重塑各界对金融会计的信心。

  3、加强金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建立金融会计行为者诚信档案。

  诚信档案包含的对象是我国所有金融机构的会计从业人员及其领导。具体记录的信息应包括四个方面,即基本信息、守信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诚信档案主要记录会员的基本情况、在诚信方面的良好表现及行为、已经出现的有违行业诚信要求而需予以提示的行为,以及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及准则、受到各类处理的行为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诚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由各金融系统逐级汇总,报金融会计学会,各单位对所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各相关人员有义务及时向单位如实提供诚信信息和相应资料,并保证真实。

  各金融机构负责本单位会计诚信档案相关信息的归集、录入,金融会计学会重点负责会计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分析、更新、网络开发和维护、政策解释和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学会的诚信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对全行业会计诚信信息进行分析和披露。会计诚信档案记录期限至个人不再从事会计工作止。建立金融会计诚信档案制度,对相关人员失信和处罚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披露,是加强金融会计自律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使诚信执业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失信者受到市场的处罚。

  (2)深入开展金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是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德治必须与法治联系起来,互相促进。要定期组织金融会计人员和相关领导人学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引导每个会计行为者自觉履行《会计法》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力和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会计从业人员合法利益的利益观。二是引导金融会计从业人员自省自律。切实增强金融从业人员自省、自律、自重意识是培育、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引导广大金融干部职工自觉接受职业道德的引导、规范,自觉检查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得与失、对与错,自觉纠正言行偏差,按照金融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4、培育良好的金融会计诚信环境

  (1)坚持诚信的用人原则。

  具有良好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是金融业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一些单位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以是否“听话”作为标准,这种错误的用人导向是对会计职业的严重扭曲。提到会计人员的品质,人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坚持原则,诚实本分,而不是俯首贴耳,弄虚作假。金融机构聘用会计人员,首先选择的应该是有诚信的人,一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很强,但是缺少诚信,我们是不应该聘用的。

  (2)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金融系统要将会计战线上具有高尚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事迹作为教材,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增强其感染力。大力宣传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将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提炼成职业化要求,努力引导会计人员向先进人物看齐,实践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重视舆论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在会计领域,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才能净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也才能收到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以全社会的诚信作保障。因此,大力培育会计的诚信文化,积极营造有利于行业诚信建设的社会氛围,是当前会计业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会计学会应该开展一些有利于培育会计行业诚信的活动,表彰先进分子,组织进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的考核检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评分,并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和年检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职业道德的好风气,也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关于会计诚信的毕业论文篇2

  浅谈会计诚信

  [摘 要] 朱镕基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帐”,这十六个字是对会计诚信最好的诠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企业和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案件频频爆发,使会计行业的公信力遭到质疑,会计行业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诚信危机”。如何走出危机,重塑会计诚信,已成为会计业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危害;对策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就业压力大

  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愈演愈烈,这使部分会计人员面临被辞退、下岗的威胁。有些领导就抓住了会计人员害怕失业、害怕丧失收入的心理,威逼会计人员从事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而会计人员为了保证稳定的收入,也不得不屈从,抛弃客观公正、坚持原则的职业道德观念。

  2、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享有不同的信息。一般来讲,会计信息制造者即企业的经营者,控制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一般来说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依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为了自身的需要,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3、利益的驱使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资本市场就像一棵摇钱树,企业一旦上市成功,高于股票面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金就滚滚而来,精明的企业家都深谙这一道理。于是,够条件的企业积极上市,不够条件的企业创造条件也要上市,已经上市的还要搞增发,搞配股。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有优良的经营业绩来支撑,业绩不够怎么办?造假!

  另外,有的企业为了偷逃漏税而少计应税所得,有的为了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而少计利润,有的为了骗取银行贷款或者股票筹资而多计利润,有的为了经营层的经营业绩而虚增利润或隐瞒亏损等等。

  4、政治体制尚不健全

  一些政府和管理部门为了自身的政绩,盲目下达经济增长指标,如产值、GDP等,并据此作为考核单位负责人的依据,并且考核时只看数字、不看实际,就数据论数据,随之虚假数字应运而生;作为从属关系的会计人员,在下岗失业和违反原则做假账的两难选择中,多数会计人员选择了追求最基本的经济利益和自我生存,会计信息服从了所谓的政治需要。

  5、审计缺乏独立性

  在我国,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所有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企业的经营者决定着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审计收费等事项,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必然下降;另外,有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进行不正当干预,强制注册会计师做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审计报告,大大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1、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了不诚信的手段,大量会计资料失真,不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而且各项经济指标的失真,将最终导致国家的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2、导致国家税收和资产的大量流失。

  会计诚信的缺失,导致会计人员作假账,进而人为虚增成本、少计收入,从而虚减利润,偷逃税款。在国有资产出售与转让过程中,企业负责人授意评估机构大幅度压低企业资产评估价值,以从受让方获得差额利益或人为改变国有资产和个人资产的比例关系,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3、会计诚信的缺失引发会计行业的信任危机。

  由于企业经营者的舞弊和会计从业人员的造假,使得企业破产倒闭,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更为深重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如从蓝田股份到亿安科技,从银广夏到科龙等案件,成为笼罩证券市场的浓重阴影,挥之不去。

  4、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2001年的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东窗事发后,相关的会计人员以及为其出

  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签字注册会计师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社会舆论导向

  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要提高企业高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使其带头遵纪守法,合规经营,不干涉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其次,要对从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能够运用正确的会计方法真实地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提供真实的会计资料;第三,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宣传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不讲诚信,人人喊打”的环境。

  2、强化惩罚机制,加大造假成本

  一是改变轻惩薄罚的传统惩罚模式,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二是实行市场退出机制。把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驱逐出相关行业;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坚决予以取缔。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系。

  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是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程序。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及时防止经营决策失误和经济舞弊,通过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系列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4、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机制,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是官办性质,会计师事务所则是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但脱钩并不彻底。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实行改革:政府下放权利,变成由各会员自己选举产生的自律性组织;人、财、物与财政脱钩,形成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做好行业内部的自律监管工作,制止低价强拉客户等不正当恶性竞争,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强化以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为中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

  5、完善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制裁力度及范围

  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解决处罚弹性问题,认定具体的违法问题度量标准,操作有章可循的民事赔偿制度,加重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特别是对企事业单位、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要追究由于会计舞弊而应承担的责任,斩断隐藏在会计背后的“权利干预”之手。

  四、结论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信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有会计人员只要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社会诚信环境一定会大有改观。

  参考文献

  1. 王焕霞.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9年第1期733.

  2.郜林平,张军毅.刍议会计诚信缺失与再塑造[J].商场现代化,2007(7)

  3.李兰兰: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S1).

  4. 索俊颖:会计诚信缺失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08(3).

    287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