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管理会计>

2016管理会计研究毕业论文

斯娃分享

  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并行的两大现代会计学科。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较薄弱,实践应用较匮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管理会计研究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管理会计研究毕业论文篇一

  《 企业管理会计利润预测分析 》

  摘要:当下企业中,传统会计预测是占主导地位。但企业管理者应跳出传统观念这种束缚,利用管理会计的角度,思考企业管理及企业利润问题。这样,能更加贴切的测算出企业在多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利润,不单局限于以往的产销量,利于企业的管理及发展,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的运营目的。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利润预测

  企业运营其目的在于:能够在资金的流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利润,使企业受利。计算预期利润,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个标准,决定了企业在下一个运作周期内的资金投入量。而在传统的会计理念中,仅仅是利用以往的单价,进货数量,售货数量进行计算,或者说是预算。但在管理会计中,会根据企业内外部发生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计算方式,最后的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出入。并且传统会计是针对企业外部进行运作的,主要记录了企业的实际资金的运营情况。传统会计工作的主体是整个企业,是为企业外部的利益关系集团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像为股东、政府主管部门等等反应、展示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只限于记录企业过去所发生的财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在管理方面需进行适当调整,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管理会计重在计算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是以企业单位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计算现在和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出现的财务状况,给企业决策者提供内部资金需要调控的数据,以便于决策者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判断。企业则必须把利润预测的目光从过去专向现在和未来,由传统会计转向管理会计上面来。管理会计中利润预测按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计算出企业可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值或是未来利润的变化趋势;也可以根据定下的目标利润,调整利润影响因素以达到目标利润。在管理会计中,利润的预测有四种方法,分别是目标利润的预测分析、利润敏感性分析、经营杠杆系数在预测利润分析中的应用及概率分析法在预测利润中的应用。

  一、管理会计中目标利润的预测分析

  目标利润的计算方式,并不是传统的、以事先预计的销售量、成本、价格水平测算可实现的利润额。目标利润是根据其可行性、客观性、严肃性、指导性,以企业的侧重方向确定计算公式,再结合企业的口径、可供选择的利润率指标中的时间特征和可供选择的利润率指标的空间特征,这三方面来进行制定利润目标。依照目标利润的基本公式:目标利润基数=有关利润率标准*相关预计指标,可以对企业的利润进行一般性的测算。得到最初的数据。当企业需要对营业策略进行改动时,根据不同的需求,相应的外界条件,依据相关的公式测算:

  (一)企业在销售量方面有调整时,则按照销售利润率计算:目标利润基数=预定的销售利润率*预计产品销售额。

  (二)当按照产值利润率计算时,使用的公式为:目标利润基数=预定的产值利润率*预计总产值

  (三)当按照资金利润率计算时,使用的公式为:目标利润基数=预订的资金利润率*预计资金平均占用额用以上方式计算出目标利润,目标修正后,下达的最终目标利润是:目标利润=目标利润基数+目标利润修正值。以此计算出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最优化的利润目标。以某A企业所经营的其中一种产品为例,产品单价为50万元一件,变动成本为30万元一件,固定成本是150000万元。2015年实现销售10000件,获利50000万元。企业按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用率20%,预测2016年利润基数,预计2016年企业资金占用额为400000万元。按本量利可得出目标利润基数为80000万元,则16年需要实现的利润额为80000万元。为达到2016年的利润额度,只变动一个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有如下的变动方式:1、销量增加1500件时,使增长量达到15%;2、单位变动成本降低3万元,使降低率达到10%;3、若压缩固定成本开支75000万元,使降低率达到20%;4、若单价提高3万元,则增长率为6%。在企业实施管理时,针对不同条件方面发生的变化,使用针对解决问题的计算公式测算,测算出相应的调整方式,以达到预期的利润目标。较传统的会计预测更能够完成预期的目标。在企业进行决策时,根据预测的数据,通过比对判断做出决策。与传统的会计相比,可以加大企业准备金的使用率让企业的资金更好的应用在企业的发展中。

  二、利润敏感性分析

  利润是由很多因素制约的,这些因素的变动幅度不同,会引起利润发生不同幅度的变化。使利润变化越大的,敏感性越高;反之,则越低。在进行分析时,敏感性较高的因素,需要注意重点分析;而敏感性较低的,可以简单的进行分析。计算利润灵敏度指标是利润灵敏度判断分析的一个关键。不同的因素也有着不同的灵敏度指标。依据灵敏度指标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因素各自的灵敏度指标:任意第i个因素灵敏度指标=该因素的中间变量基数/利润基数*1%灵敏度指标有一定的规律:①单价灵敏度指数总是最高的。②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数不会是最低的一个。③单价灵敏度指标与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指标的差,则等于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④销售量灵敏度指标与固定成本灵敏度指标相差百分之一。仍以某A企业为例,经测算单价灵敏度为10%,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是6%,销售量的灵敏度是4%,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是3%。根据灵敏度可知单价的变动率极限为-10%,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率极限为+16.66%,销售量的变动率极限为-25%,固定成本的变动率极限为+33.33%。变化量不超过已计算出的量,则A企业不会出现亏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决定利润的因素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把控着企业最终的利润多少。掌握好企业的因素敏感度,及灵敏度指标的规律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管理层迅速做出反应,可以减少企业的损失程度;而当企业内部出现影响利润因素变动时,管理层人员即可根据事前测算出的数据,进行合理调整,令资金损失降到最低,甚至可以直接避免企业损失。通过这部分的分析发现,企业在对影响企业利润因素进行分析时,利润敏感性分析都是适用的。

  三、经营杠杆系数

  管理会计中在利润测算时,企业的经营杠杆效应是假定其他因素都不发生任何变化,只有销售量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动,如同杠杆一样,利用很小的力量可以撬起比较重的物体。经营杠杆系数有一定的变动规律:①固定成本在不为0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一。②当前后期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时,产销量的变动和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因此当产销量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反之,经营杠杆系数则越大。③成本指标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同方向变化。④单价变动方向与经营杠杆系数方向相反。⑤当产销量相同时,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的幅度也就越大,企业风险也随之增大。在对利润的预测过程中,当只有销售量这一项因素发生了变动时,根据经营杠杆系数是销量利润敏感度的3倍,可以利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进行测算。在一定的业务量基础上,利润的变动率等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的倍数。经营杠杆系数的使用条件是在企业的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掌握变动规律会使得测算后对企业管理层的判断更为快速、便捷,在决策方面更能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也大大提高了决策效率。

  四、概率分析法

  很多经济要素的变化的不确定的。企业运营过程当中,更是有多种的不确定性。概率分析法要用概率来体现各因素发生的可能,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各种的可能事件,以此来估算特定的研究对象在未来有可能达到的水平。利用概率分析法可以在管理会计的事前计算的许多方面发挥作用。以B企业为例,可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而相关的固定总额为30000万元。甲产品单价为40万元一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2万元一件,乙产品的单价为38万元一件,单位变动成本为28万元一件。两种产品销量均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经分析计算可得甲产品销量高或低于5000件的概率是百分之七十,乙产品的概率为百分之五十;而销量低于或高于2500件的概率为百分之十,乙产品的概率为百分之二十。两种产品实现预期利润的风险是不同的。显而易见,乙产品的风险较高。利用概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从而进行判断和决策。在管理会计当中,概率分析法又具体包括了期望值分析法和联合分析法:①期望值分析法,是在事先估算出概率的基础上,计算相关指标期望值进行预测的一种概率分析的方法。期望值分析法针对分析对象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通过客观概率或主管概率对分析对象估计出一个概率。之后根据各个随机变量,编制概率分析表,并计算出期望值。这种方法更加适用于业务单一的企业使用,来进行数据分析,方便且快捷。②联合概率法,是在事先对目标进行估算概率,对因素的组合进行相关指标预测或者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这种预测方法可以考虑到因素各种的组合情况,在预测时,由于计算的比较全面,因此更加适合于业务较多,而且情况复杂时,需要计算出概率,来进行数据分析。因联合概率法在情况复杂时测算方式会显的有些麻烦,计算较为繁琐。所以中小型企业业务情况单一,可使用期望值分析法测算,方法简便,测算速度快;若情况复杂,例如大型企业,需要全面分析时,可使用联合概率法进行测算,为企业决策提供完整的数据参考。

  五、结束语

  通过分析,我认为,当下企业应该从传统观念的会计中走出来,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在利润测算中,从企业内部找到对企业发展更加有利的数据,从而保障并提升企业的利润。以上是我个人对企业管理方面管理会计中利润预测的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苗强韩洪云.战略成本管理及战略选择[J].管理科学文摘,2004(03).

  [2]沈湘汝.微利时代下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5).

  管理会计研究毕业论文篇二

  《 地方财政管理会计工作研究 》

  摘要:管理会计中的以人为本特征、环境匹配特征和系统分析特征,不仅能够用于企业管理中,在地方财政工作中也具有适用性。本研究认为:管理会计方法的特征,能够在地方财政预算、决算、控制和考核等各个方面加以御用,并改进和完善地方财政工作。

  关键词:管理会计;地方财政工作;以人为本;系统分析

  “管理会计”这个概念是由奎因坦斯在1922年提出[1],《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这本书将“管理会计”放置在财务管理的概念框架之下;1924年麦金西出版了《管理会计》[2],将会计工作建立在了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与经营管理的战略、目标、业绩相联系。近几年,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发展成果较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已经得到企业广泛认可和使用的综合性绩效评价方法“平衡记分卡”[3]。其评价的内容涵盖财务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内部流程管理、企业学习与长期发展,涉及到了生产、销售、管理决策等各个方面。9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逐渐延伸到战略管理会计中,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成本、投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等等[4]。从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管理会计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但是却少有在地方财政工作中进行研究。本研究认为:管理会计方法的特征,在地方财政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地方财政预算、决算、控制和考核,都能够在使用管理会计方法后得到改进与完善。

  一、管理会计对地方财政工作的适用性

  (一)管理会计强调以人为本

  管理会计,侧重与经营管理与服务,对特定的组织结构、制度体制和市场环境相适应。管理会计的体系,可以大致分为规划与决策、控制与评价。具体内容为:(1)规划与决策:规划工作始于会计预测,通过往年的实际运作情况做出决策,提出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利润目标,从而据此编制出全面预算。(2)控制与评价:控制与评价工作,基于战略目标与利润目标的制定,在运营过程中,通过事中控制来防止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偏离战略目标,通知通过事后的绩效评价来确定是否完成了利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工作已经完全与管理工作相结合,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都采取位、责、权、利相对等的方式,同时对会计从业人员都采取激励理论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得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

  (二)管理会计强调环境匹配

  管理会计的运用,必须需要一个信息公开、平等、公平、充分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结构[5]。管理会计方法,不局限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信息中,而是充分收集企业内部的各种相关信息并向企业内部和外部公开,利用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来实行事中和事后控制,为企业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因此,管理会计的运用,与市场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的大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三)管理会计强调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方法,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6][7]。管理会计,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放置在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整体框架之下,而不是分离的,强调系统性。它要求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每一个过程,都与企业的核心目标一致、以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一致,同时各个工作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系统。系统分析最重要的两个步骤,是限定问题和确定目标。其中:(1)限定问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限定问题的过程,就是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发现运行偏差的过程;(2)确定目标:根据战略目标、目标利润和当前的运行现状,通过具体的指标来确定定量评价方法和改进结果。

  二、地方财政工作的应用

  “以人为本”特征,能够使用到地方财政管理工作中。地方财政工作实质上是财政资金取之与民、用之于民的过程,为地方经济服务。这对地方财政工作人员的政治品格、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有很高的要求。对于财政工作等地方公职人员的管理,同样也需要采用激励理论,通过不断优化的薪酬设计体系,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防止出现工作责任性不强、办事效率低、乱用职权、服务态度差等现象。“环境匹配”的特征,亦能够使用到地方财政管理工作中。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转型时期,公民社会发展、行政与事业单位机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社会开放化趋势,都使得财政信息公开、社会责任承担、地方行政效率提高成为了公民关注的焦点。管理会计涵盖了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的预算、决算、控制和考核各个方面,能够满足公民对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公开的要求、让公民充分认识到地方财政工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维稳和促进作用、促进公民参与地方财政工作的监督当中,提高财政管理效率。“系统分析”的特征,在地方财政管理工作中,需要将财政管理工作与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在财政支出中,斟酌农业、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支出比例,与当地的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相匹配;在管理文化、教育、卫生、科学技术、广播电视等单位的经费支出时,也要借助资金控制,来引导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心合.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新论[J].财经科学,1995,01:61-66.

  [2]王开田.近代会计进化论——第二次科技革命与近代会计的历史演进[J].当代财经,2005,07:97-102.

  [3]郭娟,梁梁.平衡记分卡在不同类型团队绩效评定中的应用[J].管理科学,2004,04:25-30.

  [4]彭韶兵,郑伟宏.企业转型升级、成本管控优化与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4,02:91-93.

  [5]纪绍洁.论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和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9):19.

  [6]高军,赵黎明.系统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03:33-36+41.

  [7]张彩江,王春生.系统方法论的发展及其内在动因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02:158-163+169.

  管理会计研究毕业论文篇三

  《 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研究 》

  一、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概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现代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环境中,事业单位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强化管理工作,夯实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便捷地向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内部管理信息,更有利于管理者对单位内部进行科学的管理。事业单位有必要改进和创新财政监督机制,通过引入和发展管理会计,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增强国家财政治理能力和财政资金使用水平。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等原因,管理会计在我国并未得到较好地发展和进步,在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会计的应用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当前的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探析,加速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管理理论和管理应用研究滞后

  由于管理会计传入我国较晚,理论界对其研究并不多,对事业单位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的研究和著述更是少之又少。在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会计的应用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就无法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实施管理会计时必定无法顺利地发挥其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这就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提高效率和效果的作用,不能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2.内部信息与市场信息未同步

  管理会计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内部信息的管理和控制,也要适当地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和探究。社会在不断发展,要想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就要学会将内部信息与市场信息相结合,这就要求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能够做到合理地对内部及外部信息进行控制和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会计的工作主要是将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提供给管理者,而忽略了对市场信息的重视,使得管理者不能更加全面的对单位进行管理,无法准确及时地将市场信息与单位内部信息相对比,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

  3.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内部控制是管理会计体系的内部基础,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为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系统提供制度保障、控制系统、良好的内部沟通环境及风险管控系统。然而,当前不少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如机构缺失,一些单位内部缺乏专门的内控机构,内控无人统一领导指挥;采购管理松弛,审批不严等;资产管理不完善,购置计划不明、资产管理疏失等。此外,还存在预算控制不力、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缺乏等问题。

  4.管理会计人才队伍薄弱

  首先,从事管理会计的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当前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的要求。管理会计主要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中,事业单位应用较少,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相对较为陌生,缺乏管理会计基础和实务操作能力。其次,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会计的员工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在传统观念的误导下,负责管理会计的员工往往忽视了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会计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就导致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未能得到广泛地推广和迅速地发展。且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很难得到认可,这就使得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也就逐渐错误地理解为管理会计对事业单位的影响不大。最后,事业单位内部用人机制比较呆板,使得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对管理会计学习的动力。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年龄偏大,思想老化,上网操作能力也差,对新的会计方法和工具存在抵触心理,客观上为管理会计的实施和推广增添了障碍。

  5.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落后

  首先,决策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手工方式。在局部环节的结算、决策过程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是通过手工方式获得,或通过对数据库数据的访问获得。决策模型运行基本上处于手工运行状态,缺乏大数据支持。其次,工具单一。主要应用电子表格软件、统计软件等完成简单的财务分析、决策模型建立等工作。决策所需数据无法与会计或其他信息系统共享,决策过程依靠用户建立管理模型实现,无法确定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决策结果的有效性,硬件平台以单机或小型的局域网为主。

  三、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管理会计研究发展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起步较晚,其主要研究企业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当前,应当吸收和借鉴企业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加快关于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增强对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施和建设的指导性。有关部门应尽快推动科研项目立项,加强经费保障,整合科研资源,鼓励科研机构加快对事业单位实施和建设管理会计的研究。积极推广应用科研成果,着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事业单位自身也应加强实践性思考,及时总结和梳理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并注重同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展开合作,加强管理会计咨询和专家库建设。

  2.加强内部信息与市场信息的有机结合

  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使管理者更加科学地管理单位,将单位内部的信息传递出去。在新思想的指引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管理会计的工作模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仅进行内部信息的管理,也要学会掌握社会上的信息,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帮助事业单位更加顺利地适应并融入到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让管理会计对事业单位的作用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展现,促进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发展进步。

  3.加强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

  健全的内控机制是实施和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事业单位应从完善内控制度着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内部执行力,建立效果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为管理会计的实施和建设构筑良好的环境基础。事业单位应健全内部控制机构,确定专门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协调部门,配置人员,明确责任,找出内部控制的风险点、关键岗位、重要环节等,引入风险管理系统,加强风险监测和管控。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计划、管理、决策、评价等活动的监督和控制。

  4.加强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目前,管理会计人员的稀缺已成为制约事业单位推进管理会计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管理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一是要对管理会计人员进行思想上的疏导,提高认识,使其获得工作的激情,从而更有利于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要加强对内部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举办专业培训,为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创造提高专业技能的机会,从而提高管理会计人员整体从业水平,培养出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团队,使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得到推广,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5.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由单一工具或单一软件向平台化发展。如借助云计算平台,实现各类决策资源的整合,形成包括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它信息系统、工具软件集成的系统化、开放式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管理会计还要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内部控制、预算管理、财务会计同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和对接,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有关管理会计研究毕业论文推荐:

1.管理会计发展研究毕业论文

2.2016年会计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3.2016年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4.2016年会计大专毕业论文例文

5.2016年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

6.管理会计的毕业论文

    158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