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审计毕业论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大量、超大量的数据信息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于审计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于审计毕业论文篇1
浅谈如何实现审计全覆盖
一、审计全覆盖的内涵和要求
审计全覆盖,是指审计机关在一定周期内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审计机关全面发挥审计职能的迫切需要,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并且理解审计监督对于“全覆盖”的要求。按照审计长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上的要求,要实现“全覆盖”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要做到有深度,即要对每个项目进行深入审计并且审计透彻;第二要做到有重点,即应做到紧紧围绕党、政府的工作重心,全面地把握相关领域的整体情况,确定与审计相关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第三要做到有步骤,即要统筹安排、有计划地推进,以保证实现每年审计一次重点对象,对于其他对象至少在五年之内审计一次;第四要做到有成效,即在做到审计广覆盖面的同时,争取准确地反映情况、深入地探究症结、透彻地分析原因、切实地解决问题。
二、实现审计全覆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审计范围涉及到全部的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问题,审计涵盖的行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对象及审计的大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很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等,还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了解所涉猎行业的基本情况、掌握新的审计方法。不过,目前情况却是相对较少的审计人员承担了较多的审计项目,他们没有时间对项目审计中的先进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总结,更没有时间接受专门的培训,致使审计人员自身的审计能力难以有较大提升,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二)审计模式单一。若要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对审计范围涉及到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当前的审计模式是有一定缺陷的,比如: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依赖的是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即使一些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做的较好,各方面也比较完善,但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却没有在此基础上利用内控的相关资源。此外,有些单位在不同时期被不同审计项目多次重复审计,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审计资源。
(三)审计工作效率低下。目前状态下,要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审计资源和审计技能来发现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审计证据以及解决办法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审计对象的范围涉及的特别广泛,审计资料更是种类繁多,审计人员不太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堆积如山的审计材料中发现隐藏的问题,他们往往需要耗用较长时间仔细对比分析大量相关的资料及数据才能找到问题的线索。其次,为了证实所发现的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求证,由于审计范围大,涉及面广,对问题的取证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并且比较困难,如果有些单位不配合的话,无疑会给审计工作的进展带来很大阻碍进而影响审计效率。
三、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审计力量。
审计领域的范围面较广,涉及到各个行业,然而审计机关的可调用的人员是有限的,并且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需要更新、综合素质需要提高。所以,为了提升审计的质量,增强在审计人员方面的投入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十分有必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首先,针对审计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要根据各单位工作量和人力资源实际,适量地增加人员编制,缓解人力资源紧张与工作任务繁多之间的矛盾,同时,对于审计的职业岗位责任应该健全奖惩、追究机制,进行严格管理。其次,应该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如长期培训、审前培训、专题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使得审计人员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掌握最新的审计技巧和审计方法,以此来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除培训外,审计人员还应该学会及时总结,即在项目结束后,对一些好的经验及时汇总,以便下次需要时更好地利用;对于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找到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工作中避免出现类似的状况。
(二)改善审计模式。
加强各审计机关和不同审计项目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成果共享模式,并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以此来提高审计效率,比如:充分地利用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处理那些常规内容和特殊领域;借助专家团队、高校力量等,解决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领域;对涉及民生的业务领域,可借助媒体等渠道,通过公告等形式获取线索;对机制体制方面的领域,可借助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或者共同研究,推动机制的改良,减少相同问题的发生,这样间接地加强了审计力量,也提高了审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更有针对性。与此同时,更大限度利用审计成果,避免以后相同问题的重复审计,形成良性的审计机制,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审计力量,也可以有效整合审计力量,因此,为了提高审计全覆盖下的审计效率,可以尝试采取上述方式。
(三)合理安排审计项目。
如若更好地提升审计质量,那么对审计项目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审计全覆盖的需要,审计机关应该在了解了审计范围里的关于审计对象的前提下,以党和政府的工作为重点,全面考虑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的具体情况后,分别落实审计对象应有的审计次数,合理地安排审计项目,在突出审计重点的基础下又能够确保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它,同时,查清摸透了审计对象的情况,明确了工作重点并对其进行科学地规划,这样既可以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思路并且可以更顺利地做好审计工作。此外,针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审计问题对其取证的时候,应采用“先外围后核心,先易后难”的技巧,对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后,预估取证过程中大概会遇到的困难,然后合理、有计划地进行审计取证的工作安排并且通过依法办事、统筹安排,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取证工作。
(四)创新审计方法。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全覆盖要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这就需要审计部门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身能力,革新原有方法。一是大数据云数据的广泛收集、定期更新、定期分析全覆盖所涉及被审计对象的财政财务收支、业务经营数据、领导经济决策等,以推动企业良性治理,力争国有资产审计全覆盖,并通过大数据的处理、模型的建立以及审计人员的评估,通过模式程序化的流程,能够及早发现有针对性,有普遍性的问题,保证全面分析、重点突出。二是熟练掌握运用审计常用方法,并针对被审计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不断掌握其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针对新的违法违规手法,及时探索、总结新的审计方法和经验,并形成一套机制,为以后的审计实施提供经验,这样有利于做到查处问题深入、原因分析透彻。三是建立大数据时代下有关审计的平台,即随时关注国内外数据分析的技术,对其最新的动态和进展及时跟进,尤其是实现大数据技术的路径更是应该放在重点,在此基础上,构建属于被审计单位自己的数据库,并且把所有的审计对象包含在审计监督的范围里,然后利用计算机服务器的数据端口实现与审计机构的数据共享。同时,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审计对象,根据其财务指标状况、经济性质的不同建立相应的监控体系,这样即使在施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话,也能够及时地调出审计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从而来应对突发的审计状况。
有关于审计毕业论文篇2
浅析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质量相关性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始于本世纪初期(2002年),最早由美国发起,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1997年)美国安然公司就出现过利用非法手段隐藏公司债务、操纵近6亿美元的利润,最终的结果就是公司破产。再如,世通公司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公司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即管理层失误的决策,盲目进行低成本扩张,大肆造假支出,掩人耳目虚增企业的市场利润和现金流,最终的结果也是倒闭破产。即使是在今天,国内外企业财务欺诈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真正遇到侵害的是利用相关者,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是社会性的。我国现代财务会计领域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现代内部控制审计体系也不够完善、成熟,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环境,从当前我国特殊的市场经济制度为出发点,就财务会计的发展、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演进,对审计流程、标准的选取与实施路径简要探究。
一、财务会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现状
1.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
关于“内部控制”,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兴起比较晚。在2008年,我国财政部门联合其他四大部门联合制定、颁布、施行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这一章程标准,其中首次明确规范了内部控制的含义。即“为了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的真正可靠,由企业的股东会、董事、监事、经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过程”。
2.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新时期新经济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发展领域及其所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演进之中。在这种复杂而又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主体所遭受到的最大影响因素还是来自于内部会计运作模式,换言之就是指在新形势下财务会计所处环境在不断变革之中,并且受到社会环境中经济、政治、法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呈现为当下人们所看到的多元化、信息化、人力资源化等特点。总体来评价,财务会计及其环境已经成为会计理论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企业价值的实现,还是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着重要的促进功用。
二、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质量相关性
1.新时期资本市场财务环境分析
① 人力的资本化。当今世界是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互联网信息时代,随着技术经济在社会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显著,企业更加注重人在生产要素中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简单一点讲,现代企业无论是在经营管理理念上,还是在财务会计实施策略上,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就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体系,也初步形成了现代企业价值观,任何资本投入都是有价值的。② 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产业经济结构上,比如,在经济主体层面上,我国包括国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个体经济、中外投资经济等。主体多元化,势必会导致与催生利益多元化,继而引发出一系列利益冲突,简单一点讲就是市场竞争程度加强,各企业的竞争实力也得到加强。现代企业会有针对性的给出相对精确的目标,长此以往,创新型的财务会计信息技术也就逐渐得以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会计信息运行体制。③ 计量属性的转变。在现代社会,人们一般都会重点研究与议论财务会计的价值,但是财务会计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市场价值、企业会计的公允价值、内在价值等,无论如何,有一点不容置疑,即财务会计的价值是面向过去时间的,这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历史成本。如果我们从企业现行低成本或者是企业市面价格来计算,那么所估算出来的企业价值中所涉及到各指标要素,以历史价值作为可靠,并且它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2.提出假设
根据前面相关理论和实践内容的概述,基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之间的相关性,在这里提出假设(包含两个)。问题假设一,上市公司被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之后,可以预想到,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引入以及在公司规章规范中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提升;问题假设二,依据前面提到的整合审计大发展趋势,可以猜想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程度越高,就更加有助于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提升。根据上述两个问题假设的提出,也印证了本文研究的核心论点,即上市公司在公司内部治理中运用并强化现代内部控制审计,可有效地提高公司财务报告质量。
三、结语
样本公司各项财务数据指标在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前后的变化可以观察出,在强制性披露政策实施之后,总资产自然对数有所下降,但是幅度不大,换言之就是公司总资产规模没有发生较大改变。此外,均值有所下降,这一点主要表明了公司对重大客户、投资者在财务上依赖程度与最终的财务审计质量会产生一些影响。除此之外,包括公司损益、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财务风险等,均呈现小幅度下降,这些变化足以表明公司财务状况比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实施之前改善很大,特别是在盈余管理动机层面,审计质量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