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有关公共政策论文免费

秋梅分享

  公共政策在付诸实施之前只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分配方案,其效能的发挥很大程度地受到实际执行过程的影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公共政策论文免费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公共政策论文免费下载篇1

  浅论中国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引言

  货币政策是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次贷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之后,在我国产生了复杂多变的货币政策运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货币政策对我们具有很重要的意义。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1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举世瞩目的变化,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调整会影响全球化进程,但是长远看,没有改变的是全球化的趋势。

  如今,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货币政策的预订目标和实际的运行结果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偏差。这种偏差是不确定的,或者比较小,或者比较大,我们需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是一个不断分析和研究各种影响原因的过程,然后针对各种原因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除此之外,我国特定时期的经济成果也会反映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两年,我国的整体经济形势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出台了一揽子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经济的复苏领先于全球各国。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世界的经济正在逐渐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阴影,克服了很多挫折,增长虽然缓慢但是一直持续着。我国经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毕竟世界各国经济复苏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希腊等国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全球复苏之路是艰难的,前景不是很明朗。

  在我国货币政策对消费影响的领域,国内没有系统而且全面的研究,虽然有些文章部分提到了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影响。

  曹永琴(2007)发现,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对货币短期冲击的反应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孔丹凤等(2007)的研究表明,在省际,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非对称性还是比较明显的,内陆省份的反应要比沿海省份的反应弱一些。裴平、方先明、张宜浩在用货币数量论的理论框架分析时发现:我国的外汇储备通货膨胀效应非常显著,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冲销政策总体有效,不尽如人意的是货币冲销弹性方面。

  卞志村(2004)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法和方差分解法,依据我国1995年1月至2003年3月各变量的月度数据测算出的结果是,利率、信贷规模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时滞效应分别为8个月、4个月和7个月,对物价水平CPI的时滞效应分别为6个月、5个月和3个月。

  二、实证分析

  为具体测度我国货币政策对消费的传导效果及效率,我们将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回归分析等来进行相关实证分析,以期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一) 相关指标的选取和处理

  一国汇率是影响其进出口的重要的因素。但是通过货币供应量M1与实际汇率指数的相关图可以看到,LnM1与实际汇率指数负相关。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部分代表实际汇率的变化。同时结合本文的需要,在模型中首先选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衡量货币政策的变量。对居民消费数据,我们用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衡量;对于货币政策指标,根据我国现行货币量的划分,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0)、货币(M1)、货币和准货币(M2)。在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是货币(M1)、货币和准货币(M2)。数据全部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统计见附表。

  关于样本数据的选择,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为了回归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用的数据全部为月度数据,起止时间为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由于对数据取对数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且可以消除异方差,所以本文对变量做对数处理。分别记作:

  LnRE:表示中国进出口商品总额的对数;

  LnM1:表示货币供应量(M1)的对数;

  LnM2:表示流通中的货币和准货币(M2)的对数。

  (二)序列平稳性检验

  对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是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和分析的前提,所以我们利用Eviews6.0,采用Dicky-fuller检验(ADF)检验对变量LnRE、LnM1和LnM2进行单位根检验,变量LnRE、 LnM1和 LnM2均为不平稳数列,但LnRE、 LnM1差分后为平稳数列,它们是一阶单整过程,LnRE和LnM2二阶差分后为平稳数列,它们是二阶单整过程。

  (三)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用来检验非平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对LnRE和LnM1构造协整回归,然后对LnRE和LnM1回归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回归的残差在5%水平通过单位根检验,残差数列是平稳数列,就是说LnRE和LnM1通过了协整关系检验。

  下面对LnRE和LnM2构造协整回归,然后对LnRE和LnM2回归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回归的残差在5%水平通过单位根检验,残差数列是平稳数列,就是说LnRE和LnM2通过了协整关系检验。

  (四)回归分析

  通过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后,分别对以M1和M2衡量的货币政策的模型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所示:   根据回归结果得M1货币模型方程:

  lnRE=0.971lnM1+C

  R2=0.94 D.W=0.67 F统计量=912 t统计量=30.2

  根据回归结果得M2货币模型方程:

  lnRE=0.95lnM2+C

  R2=0.93 D.W=0.65 F统计量=837 t统计量=28.9

  对不同货币口径M1和M2建立的两个模型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残差检验结果也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对模型残差序列的正态检验结果也表明回归残差序列满足正态性,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从以上模型的分析来看,我国的居民消费与货币(M1)、货币和准货币(M2)都存在正相关,由于货币量是由当局货币政策决定的,也就是说,我国的居民消费与货币政策存在正相关性,与最初的模型设定是一致的。

  由于本文中所用的是双对数模型,双对数模型的系数就是解释变量的弹性。所以,通过这两个模型的系数,可以看到我国居民消费的货币供应弹性。货币M1模型中M1的系数是0.97,指的是我国居民消费对货币供应量M1的弹性,就是说每当M1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就会相应地增加0.97个百分点。货币M2模型中M2的系数是0.93,值得是我国居民消费对货币供应量M2的弹性,就是说每当货币M2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就会相应的增加0.93个百分点。

  由于货币M1衡量的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回归系数为0.97,而货币和准货币M2衡量的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回归系数为0.93,可以看出,M1对进居民消费更有解释力,也就是说居民消费以M1衡量的货币政策更大一些。

  三、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逐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公众预期逐步引导入正确并合理的轨道。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有关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感,应努力减少。有关社会保障改革措施已提上日程或已列入计划者,应尽快明朗化、清晰化、政策化和具体化,住房、医改无不与民生息息相关,缩短民众心里期望和实际供给时间,提高民众幸福感。第二,有关下岗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应逐步建立相关政策,建立相关社会保障体系和职能。衣食足而知荣辱,文化强国的理念是建立在民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关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应及时清理,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注意非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各种投资壁垒,形成社会各种经济主体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逐步扩大消费和有关投资。最后,消费环境的改善和居民投资意识的转变,才能够最终调整居民的信贷宽度和资产结构,改变居民个人资产过分集中于银行储蓄的被动的投资环境,对居民增收和调整货币弹性,最终使国家货币政策产生预期功效,也使民众生活更加宽裕和富足。

  有关公共政策论文免费下载篇2

  谈产业创新的政策取向

  一、 引言

  一国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该国主导产业的升级。但是,主导产业的升级需要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市场从需求方面引导了主导产业的升级;而技术从供给方面推动着主导产业的转变。而产业创新既改变了产业的技术供给能力,又改变了产业的市场需求结构。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创新,对于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文献综述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在1972年提出了产业创新理论,他在《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一书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产业创新的具体内容,并建立起了产业创新理论的初步基础。此后,马克?道格森(Mark Dodgson)和罗艾?劳斯韦尔(Roy Rothwell)合著的《The Handbook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对产业创新的动力、创新的本质、创新的部门和创新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可以说,对产业创新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除此之外,埃里克?冯?希普尔(Eric von Hippel)在《The Source of Innovation》一书中,重点针对产业创新的主体,进行了相对具体的阐述和分析。目前国外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产业创新体系领域,包括波特(Porter)、布雷斯齐(Breschi)、马勒尔巴(Malerba)在内的各位学者等都对产业创新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内的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相对而言起步较晚,在产业创新的基础理论方面,严潮斌(1999)从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技术理论以及产业经济学等方面探讨了产业创新的发生原因及其具体内涵,并初步根据产业创新主体不同,归纳为国家创新、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俞海山(2002)从创新的内涵角度,分析了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陆国庆(2004)对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在产业创新能力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柳御林(1999)比较分析了制造能力和技术能力两方面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吴贵生、李纪珍(1999)分析了“从产业层次上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而在较为前沿的产业创新体系方面,张治河、胡树华等(2006)首次提出构建产业创新系统,他们从产业创新系统的组织构成和创新流程角度,认为产业创新系统具体包括了产业创新环境系统、产业创新技术系统、产业创新政策系统和产业创新评价系统;王明明(2009)则从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出发,指出产业创新系统应该包括系统目标、三个子系统(组织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系统环境。我国的产业创新研究尽管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但相对而言还处于探索阶段。

  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产业创新研究,都没有对产业创新过程中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地分析,徐佳宾(2007)在分析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产业创新进行了相对具体的研究,并对产业间创新和产业内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但是并没有进行明确地区分。从产业创新运行机制角度,明确产业内创新和产业间创新的差异,对于更有针对性地推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了解和掌握制约产业创新的关键因素,才能为主导产业升级提供长足的动力。

  三、 产业创新的内涵

  产业创新自从弗里曼首次提出以来,其理论内涵不断丰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对产业创新内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说,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主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都将产业创新归为技术创新的过程,产业技术创新以及伴随着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技术外溢和扩散,使得新的产业技术在产业内得到了传播和推广,以个体创新行为带动了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更新,从而实现了产业的创新;(2)产业发现说,市场对于高技术产品或者新产品的需求,促使了产业的技术进步,随着新产品的开发而形成了新的产业,这种新产业的产生被称为产业创新;(3)产业升级说,这种观点来自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升级理论,该学说认为产业升级是产业组织创新、新产品开发、技术升级的过程,其内容与产业创新具有相似性,因而部分学者认为产业创新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4)企业创新说,企业是产业创新的微观主体,产业创新最终是由企业来实现的,该学说认为产业创新是企业突破既定的已结构化的产业约束,以企业利用自身判断,对产业未来发展的预见来构想未来的产业轮廓,进而培养企业自身的产业核心能力来促使构想的产业变为现实的过程。但是这四种学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性。

  产业创新是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在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两大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将稀缺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进行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流程创新等一系列的创造活动的过程。从产业创新的参与主体方面,可以分为国家、部门和企业;从产业创新的内容方面,又大致可以相应分为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流程创新;从产业创新的动因方面,可以分为市场需求拉动和技术供给推动。目前,我国众多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创新的内容和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忽略了产业创新的内部和产业间运行机制,也缺乏对产业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协同作用进行研究,具体比较产业内创新和产业间创新的差异。

  四、 产业内创新的运行机制

  产业内创新是指一个产业内部的企业单位进行创新活动的过程,它主要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即产业内企业推进产业研发、生产、营销、管理方面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目的是通过产业内企业的创新努力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在不依赖外部资源的前提下,其创新的过程一般如图1示。   企业进行创新的主要内容是技术的创新,行业内的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模仿领先企业实现技术升级,但是领先企业必须扩大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投入,进行新技术的开发,独自承担研发风险。而对于原有产业的生产要素,一方面,由于资产专用性的存在,企业需要在采购更大规模或者更先进生产工艺的设备之前,必须进行资产设备更新,即上图所示的①和②环节;另一方面,对于劳动力而言,主要是技术工人,为了适应新的产业流程改造需要,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和学习,以熟悉新的生产过程,也就是③和④环节。所以,从产业内创新可以看到,即使企业遇见了未来的市场需求,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和成本压力。产业内创新中的资产沉没成本和工人的学习成本,这些都是中小型企业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领先企业虽然也有这个资源转换的过程,还要时刻警惕跟随企业的追赶,承担率先创新成本,但是它们相比于中小型企业,往往更容易可以得到外部资源的支持,以缓解产业内资源流动的压力,首先,第三方研发机构的支持将会大大降低技术研发的风险,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消除了自主研发的不确定性,其次,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使得资产更新和转移更为迅速,最后,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可以在保证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建设新的生产线,改造原有的生产流程。所以,在领先企业主导的产业内创新,对于成长期产业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对于一个处于成熟期的产业而言,产业内创新已经无法满足行业领先企业的需求,缓慢增长的市场收益无法补偿高成本的产业内创新,其往往通过业务的延伸和多角化经营,向其他产业进行发展,进行产业间的创新。但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市场是由大型领先企业所主导,虽然产业处于成熟阶段,产品利润率相对较低,不具备进行产业间创新的实力,然而进行产业内创新仍然是现实的出路。中小企业出于市场预期的考虑,尽管外部资源如资金、先进技术不太可能惠及这些弱势企业,但是仍然可以吸收领先企业所淘汰下来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的模仿和创新,从而逐渐缩短与领先企业之间差距。相对而言,有效利用产业内资源的流动,其创新成本会比较低,而且领先企业对于跟随企业的排挤也会随着其战略重心的转移而减弱,这个时候便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期。

  通过对这两类产业的具体分析,也充分体现了产业内创新的特点。产业内创新是建立在自身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在领先企业的创新主导下,技术、设备、人员逐渐向产业内其他企业转移扩散的过程。虽然领先企业承担着更大的创新风险,但是相对于中小型企业,其往往能获得较多的外部资源。随着产业本身的不断发展,这种外部资源会出于市场利益的考虑而慢慢减少,成熟产业内的领先企业往往会面临创新成本居高不下和业务延伸困难的窘境。国家有必要依托产业调控力量,对这类企业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产业内创新是其必然的路径,而且对其而言,创新环境相对宽松,可以依托产业创新活动中领先企业的优势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是由于其不具备市场势力,在产业内往往会受到领先企业的排挤,领先企业通过技术封锁、人才储备机制等手段限制资源的有效流动,直接影响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充分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产业环境,促进产业创新资源的流动,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

  五、 产业间创新的运行机制

  产业间创新是指企业从原有产业向新产业领域进行业务延伸和拓展的过程。这种业务的延伸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企业在原有产业链基础上进行纵向垂直一体化,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内部化,实现企业交易成本的节约,减轻原材料采购和市场销售对企业发展的束缚;另一方面是指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业务,进入一个与原有产业相关程度不高的产业,实现产业内资源的多角化经营。

  对于前者而言,就是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创新,具有相对明确的创新收益预期,并且在技术创新方面,由于自身的渠道优势,上、下游产业的技术可以通过模仿和战略合作获得,最主要的创新障碍是专用资产的转换和相关技术人才的限制。这种产业间的创新减弱了资产更替的可能性,企业往往不会因为进行纵向延伸而缩减自身的生产线,关键在于外部资金的获取。而对于技术型劳动力而言,企业也需要吸收外部人力资源,因为企业规模随着产业链一体化而不断扩张,必将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而现有劳动力技能的增长,无法满足产业创新资源的需求,因此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创新必须依靠企业自有资金和人员技能的积累,或者通过外部资源的获取来进行,而无法通过现有产业内资产和人员等资源实现创新过程。

  而对于产业内企业通过自身创新,则不同于向产业链之外的产业拓展。这意味着,企业考虑到产业即将处于衰落期,将以牺牲一部分市场份额,来实现在新产业领域内的市场开拓。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企业内部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如上图所示,由于资产专用性的存在,一部分A产业的实物流必须转化为资金流,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容易,因为产业内的其他中小企业对此存在较大的需求,关键是②环节,能否顺利地进行,取决于新产业内企业的竞争行为。同理,在技术和人才引进方面也会受到限制,为了避免外来企业的进入,产业内企业往往会提高行业进入壁垒。这就迫使产业内的企业首先整合内部资源,通过自身的人员培训(③、④环节)和技术研发来推动产业间的创新,从而进入新产业。所以,这种产业创新无法充分地利用外部资源,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依靠内部资源来实现。

  综合以上两种产业间创新情况,则充分反映了产业间创新受到外部资源的约束较大。由于自身所处的产业位置不同,两类主要的产业间创新呈现出巨大差别。当领先企业依托产业链,进行纵向的产业间创新时,由于自身的渠道地位,往往受到外部新产业的限制较小,主要的障碍在于产业内资源流动的滞性,所以,必须依托外部相对容易获得的资源;而当企业进行横向的产业间创新时,尽管其加快了自身产业资源的流动,也可以从外部第三方机构获得相关的技术和资金,但是往往在最终进入环节会受到新产业内企业的阻挠,而不得不依托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进行艰难的多角化过程。所以,为了推进产业间创新的进行,企业需要必须依托完善市场和中介组织的共同作用,来降低进入产业的准入条件,以实现产业间资源的充分流动。
  六、 产业创新的政策推进

  相对于产业间创新,产业内创新更加容易推进,尽管存在内部资源重新配置的问题,但是产业内资产通用性相对较高,并且在行业中介组织的调控下,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内创新的进行。而产业间创新所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由于产业资产无法投入新产业内使用,原有产业内部自身的资源流动受到了限制,因而,很难构建中介组织来推进产业间的创新。

  产业创新是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产业内创新和产业间创新作为产业创新的两种重要形式,既要提高产业内的创新能力,又要提高产业间的扩散能力。产业内创新资源的积聚,有利于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而产业间创新资源的扩散,则有利于新型产业体系的形成。目前我国的产业创新管理缺乏高效互动的机制,在这方面国家有责任推进产业创新进程,为企业进行创新指明方向。首先,应该明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创新的方向,针对未来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鼓励高技术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创新;其次,推进产业间和产业内的创新要素的流动,完善技术引进和转化机制,加强第三方技术科研机构与产业生产部门的联系;再次,减少政府的行政垄断,降低产业准入条件,为产业创新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保障产业创新关联主体的合法权益;最后,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在产业内资源流动和资源整合中的作用,为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研发合作、人员交流搭建平台,推动设备、技术人才的资源流动,规范行业技术标准,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七、 结论

  根据产业创新方向和创新机制的差异,可以将产业创新区分为产业内创新和产业间创新两大类。无论是产业内创新或是产业间创新,都会影响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并且资源的流动总是会遇到诸多的障碍。产业创新遇到的障碍可能是由企业本身的属性造成,也可能是产业内部和产业外部的竞争者的行为所导致。政府部门和行业中介有责任为产业创新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在公平公正的竞争基础之上,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产业创新资源的供给,加快产业创新资源的流动。因此,产业创新不仅是企业的具体行为,还包括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它们之间只不过是分工的不同,所承担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不同。在国家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产业创新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创新优势。

猜你喜欢:

    315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