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硕士论文(2)
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硕士论文篇2
浅析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对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的定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非公经济要抢抓机遇谋发展,将文化建设融入企业,通过文化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促进企业蓬勃向上发展。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企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改革,改革深化的方向是自主,自主经营的依靠是文化。”由此可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构建新形势下非公企业优秀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持续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走跨越发展之路,是摆在非公企业经营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非公有制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文化,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之道、企业风尚、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和谐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提升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非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两个纽带,一个是物质、利益的纽带,另一个是文化、精神的纽带,就好比“硬件”和“软件”,两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从“软件”方面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实践中逐步树立、形成企业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企业精神、合理的经营之道、崇高的经营境界以及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软件”搞好了,同时配以企业的“硬件”建设,才具有双重动力,企业的竞争力就会提高。而且“软投入”具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的规模、资金、设备、技术力量地等硬要素逐渐减少差距的形势下,哪个企业的软要素投入越大越有效,哪个企业越有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可能性也越大,文化竞争力就强。文化这种软投入可以给硬投入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大家最为熟悉的国际连锁快餐企业“麦当劳”、“肯德基”,就地取材、就地用人、就地拓展,象变“魔术”一般,改造成符合其要求的营销内涵和方式,从而顺利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并且活得还不错,究其原因:得益于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公有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的竞争短期靠产品和营销,中期靠品牌和战略,长期竞争靠文化。有些企业虽然靠短期行为也会获得一时成功,但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持续发展、长盛不衰,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拥有良好文化的企业蒸蒸日上、长盛不衰,而文化不良的企业往往昙花一现或举步维艰。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企业文化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资金的多少、技术的高低以及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精明的决策,往往依托于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增强非公企业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的需要
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文化的精华,是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使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当这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团结起来,企业成员由此产生“认同感”,一方面为企业作贡献,另一方面展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一种清晰的企业文化,可以凝聚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它的凝聚力、执行力、工作效率、创新能力都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像日本的企业就特别注重为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其比重已经占到了我国经济总量的60%,创造的税收已经占到税收总量的50%。虽然在经济效益上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是在文化建设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1.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重视力度不够
我国部分非公企业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对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基本特征、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深入,仅停留在浅层阶段。企业文化的构成一般分为三层,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绝大多数非公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充其量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有的企业学了一些时髦的名词,自己设计或者请人设计了一些标语、口号,粘贴在醒目之处就视为企业文化建设。有的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到位,搞了一些用来指导和约束员工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口号,没有把先进的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有的企业在企业文化初步形成后便裹足不前,不重视经验总结和推陈出新,缺乏后续措施与后劲。有的企业基于“别人都在搞,所以我们也搞了”,请社会上的文化策划公司,设计出一整套抽象空洞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哲学、企业愿景、企业使命等“成果”,似乎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创建优美的企业物质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员工服饰的整洁大方、商标与包装的图案优美,企业文化成为一个包装漂亮的“花瓶”,流于形式。如果企业文化只有表层的形式和口号,并没有真正为大家所理解接受,这样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只是一纸空文,不能成为推动企业企业发展成熟的深层力量。还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不够重视,甚至毫无概念。这些企业整天忙于生产经营,只顾眼前利益,无暇顾及长远战略,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活动缺乏紧密联系,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两张皮”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相互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以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实力;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能促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向心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形象,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上往往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有些企业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两张皮”,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3.理念雷同现象较为普遍,缺乏创新
我国非公企业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特殊的市场环境与历史条件注定了我国的非公企业具有很大的同一性和重复性。这导致了一些非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以模仿其他企业为主,很少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缺乏个性。有统计显示,当前我国企业口号中,“团结”的使用率高达41%,“创新”与“开拓”的使用率超过了20%,“进取”的使用率也达到了10%。这些笼统的、抽象的、千篇一律的用词,反映在企业精神及企业价值观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了非公企业文化的个性和特色,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4.重短期利益,轻长远考虑,缺乏战略意识
由于企业文化需要从上向下推动,因此受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影响往往很大。过去由于对非公企业在所有制上的歧视,使很多非公企业家在经营时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考虑,甚至经营理念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企业文化。如部分企业奉行“金钱至上”、“重利轻义”的经营理念,使企业要么成了生产和销售伪劣假冒产品的基地,要么就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一味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这些过分重视短期利益的企业经营理念,最终导致企业长远发展前景有限,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
5.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文化制约了企业竞争机制的建立
我国非公企业许多是由个人创办的,企业管理有家族式管理特点。在这些家族式管理的企业中,在创业初期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管理模式,在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后多有弊病: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在核心家族成员手中的高度集中,导致一些企业在人才任用上不以个人素质论高低,裙带关系严重;在管理决策上,也是由主要家族成员凭主观经验说了算,搞专断式、独裁式管理,结果族外人会因个人发展前景有限而失去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致使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停留在相对固定的水平,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6.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
目前,我国不少非公企业都很崇尚国外的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在借鉴时又往往忽视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反而弄巧成拙。比如许多企业引用国外的激励模式,将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拉得很大,认为这能促进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关心。但是,由于忽视了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均贫富”、“为富不仁”的思想,这种分配制度反而易遭致员工不满,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进程。
三、非公企业经营者如何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并为众多的企业所认识,但是如何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为了加快企业文化对非公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培育强化非公企业的文化建设。
1.提升企业家的素质,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的综合反映。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因此,建设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企业的领导者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真正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上。要牢固树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全新的发展观念、改革观念、市场化经营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要保持一种非凡的活力,双眼紧盯着国际、国内各种信息,紧盯着市场需求,大脑中要能及时地将外界的信息重新组合构造出新的创新决策。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联系,用文化推动生产经营活动地开展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用于宣传和作摆设,如果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紧密相联,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3.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中,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巩固和发展的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上、企业的外在形象上,而更多的应该是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本质特点,其他外在形象的表现都是这种文化的表现,所以非公企业在建设自己企业文化时,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自身特点,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要把创新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注重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容,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4.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非公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地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的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提供这种支持,所以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5.平衡家族企业中各方面的利益,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国外家族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表明,家族式企业并不一定会产生家族式文化。家族企业要保持健康发展一定要克服家族式文化和家庭式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明确产权结构,平衡各方利益,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可以采取以家族人员为主、外聘人才为辅的人才发展战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采取定向培养、以能定岗的方式有计划地提升家族成员的素质,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适当引入外部人才。
6.融合中西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应该让员工了解企业现状,知道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定位,将自己融入到企业的血液里。这就需要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文化建设不仅要吸收国外大企业的先进文化,也应该很好的借鉴国内优秀企业的文化,中西合璧来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