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文学>励志文章>

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学习心得作文素材大全

华燕2分享

  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疫情面前,无论来自何地、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都理解,小家的分离是为了大家平安的道理。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新冠状肺炎疫情的感人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学习心得作文素材大全

  【警徽的光芒,始终为人民而绽放】

  “警察就是战士,我愿到疫情防控一线去!”朴素的话语诠释着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他们主动请缨投入战“疫”一线,面对无形的残酷对手,他们坚定勇敢的身影筑起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牢固屏障。

  今天,多名民警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岗位,而他们的故事在人们中间传颂开来。2月,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签署命令,追授何建华、李弦、程建阳、尹祖川、刘大庆等5名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肯定以他们为代表的广大公安民警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的崇高精神。

  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刘大庆,沈阳铁路公安局吉林公安处吉林北车站派出所三级警长,本来还有两年就该退休了。

  春节前,新冠疫情突然严重起来,刘大庆毅然放弃春节休息,报名要求上战“疫”一线。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有2003年防控非典的工作经验!”2003年,刘大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嘉奖。

  这位“老黄牛”再次出征,他在吉舒线5公里163米道口负责防疫卡控,对往来的车辆进行测温卡控。道口位于吉化运输核心枢纽,之前的高峰时期,1小时内就有近千辆车通过,任务繁重。刘大庆还主动承担起派出所后勤保障工作。每天的道口执勤结束后,他会返回派出所参加备勤值班,给年轻民警们做饭做菜。

  1月27日,吉林市气温骤降、大雾弥漫。刘大庆提前上岗,疏导交通秩序、开展法治宣传,抽时间为当天值班民警准备晚餐。晚上,检查完防疫前线货物列车后,他回到派出所值班。晚11时,刘大庆感觉身体不适,值班副所长李月立即带他去医院检查,虽然没有大碍,但是医生建议他休息几天。

  派出所领导了解情况后让他立即回家。“都这么晚了,再找人来替我值班啊?坚持一晚上吧,检查结果不是挺好吗?”他从不愿意给人添麻烦。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我好像不行了。”1月28日凌晨3时,李月接到刘大庆电话。电话里,刘大庆声音虚弱。李月赶紧跑到隔壁值班室,看到刘大庆脸色煞白,气息微弱,立即拨打了120。在送医途中,他还不忘叮嘱:“明天帮我把没检查到的地方走完!”

  1月28日20时,虽经全力抢救,但刘大庆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幸告别了他始终牵挂的战友和家人。

  最后的工作日志

  “根据昨天的信息研判,网上关于新冠疫情的虚假信息有增加趋势,我们要加强24小时网上巡查,维护网络安全。”1月21日8时30分,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中队指导员李弦和同事们已经制定出一天的工作计划,开始了网络公开巡查执法。

  9时30分,中队内勤民警梁潇来到李弦办公室告诉他,春节假期期间有巡逻查处违法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任务,让李弦挑选巡逻时间,李弦挑了除夕晚上11点到大年初一早上1点的执勤时间段。“他每年都是这样,总是把除夕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留给别人。”梁潇说。

  11时30分,治安大队民警刘兴南因为一起案件来到李弦办公室,看见李弦正在研判一起案件的信息,还不时用手揉太阳穴。“头疼,没事,一会儿休息下就好了。”李弦对刘兴南说。

  事实上,李弦头疼已经3天了,这3天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困了累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休息一会儿。“除了24小时疫情网络安全巡查,他手头还有五起正在侦办的案件,每起案件都需要信息数据,他在加班加点完成任务。”网络安全保卫大队教导员姚光富说。

  12时,太过劳累的李弦倒在了办公桌旁,电脑屏幕上记录着最后一份工作日志:“发现网上疫情虚假信息11条,累计处理问题信息360条……”

  这位牺牲在抗击新冠疫情网络安全监测战线的民警,年仅37岁。

  “何叔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温暖,还有希望”

  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公安局育文派出所三级警长何建华曾因车祸摘除了脾脏和一个肾脏,但是工作中一直冲在前面。因为他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安保等一系列工作中连续作战,派出所特意安排他在过年这几天备勤调整,不用到一线。

  然而在1月26日,大年初二早8点半,何建华还是出现在所长魏春晖和同事们的面前。突泉县没有铁路,没有机场,作为全县唯一公共交通运输通道的汽车客运站,就成为防控疫情的重点部位。在布置任务时,何建华第一个站起来说:“我是老党员了,2003年就参加过抗击‘非典’,客运站的工作我都熟,让我去吧。”考虑到客运站在防控疫情工作中的重要性,魏春晖最终还是同意了何建华的请战。

  就在这一天的任务中,何建华突发疾病,不得不去医院。他开车临走前,特意叮嘱同事何平:“你们勤盯着点,我去吃点药一会儿就回来!”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就是何建华留给大家伙儿的最后一句话。他后来被120急救车送往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当晚9时多,52岁的何建华终于倒下,再也没有醒来。

  在何建华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的入党介绍人、突泉县公安局政治处主任朱军回忆起他当初刚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他工作热情高,谦虚好学,很快就从‘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

  从警26年,何建华有21年在派出所工作,他努力探索社区警务模式改革创新,有效化解居民矛盾纠纷,辖区连续10年无重大刑事案件。

  “何叔改变了我的命运,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我。”90后小伙儿王强十多年前因打架斗殴致人重伤入狱。出狱后,这个想自立却又自卑的小伙子,被社区民警何建华介绍到朋友那里学习汽车维修,开启了新的人生之路。

  “何叔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温暖,还有希望。”十年过去了,这个小伙子在何建华的帮助和鼓励下早已走出阴影,通过努力,他拥有了自己的汽车维修店。

更多关于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内容欢迎点击进入↓↓↓

  2020年疫情防控中感人事迹

  抗疫情一线工作感人事迹素材

  2020年疫情英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

  抗疫情中的感人事迹

  武汉疫情一线感人事迹

  【一线抗疫群英谱:“最危险的地方我们去”】

  2月13日凌晨1点,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维修班水电工肖山接到电话:“医院3号楼护士站部分照明灯不亮了,请快来维修!”刚刚从医院回到住处和衣躺下的肖山一翻身就起来了,带上万用表、手电钻、钳子等工具,急忙开车往医院赶,10分钟不到便出现在了护士站。

  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后,肖山没有跟随大部队撤离,而是留下来进了医院的维保组。

  “医院收治了上千名患者,硬件设施不容许出任何岔子,我们必须随叫随到,全力保障医院的运行。”肖山说,2月8日起,火神山医院组成23人的维保组,承担起医院平稳运行的任务。

  “我是共产党员,就该在这种时候多出把力。”肖山说,他时刻谨记和队友们一起加入维保组时的誓言:“最危险的地方我们去,最紧急的关头我们上,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到!”

  肖山的队友陈金鹏加入维保组时,已经在火神山医院工地奋战了18天。

  同样来自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的刘涛也参加了火神山项目的施工,也是才下战场,又回火线。“任务没完成,决不能撤退。”刘涛说。

  维保组负责整座医院的硬件运维,工作量很大,危险性也很大。“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作业,全身上下不到两个小时就湿透了,护目镜都是雾水看不清东西,只能眯着眼睛排查线路、消除故障。”刘涛说,他们每天要在隔离病房待4个小时以上。

  除了运维,他们还要教患者使用电器、调试水温等。肖山说:“当我一点一点调试到最合适的水温,患者说谢谢的时候,我心里就很暖。”

  “愿疫情早日结束,愿患者早日康复,愿所有建设者和医护人员都能平安回家!”肖山说,这是维保组队员们的共同心愿。

  【白衣天使的力量——记奋战在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2月18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经过19天悉心治疗,74岁的新冠疫情重症患者程竑痊愈出院。身为中医的他,对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竖起大拇指:“你们不但治疗疾病,还开展心理疏导,我要由衷地说声谢谢!”

  这是西安交大二院援鄂医疗队治愈出院的第一位重症患者。令该院党委书记、领队巩守平欣慰的是:继程竑之后,预计还有几位病人不日即可出院。“情况正在好转,出院率在增加,死亡率明显下降。”

  他的感受,是武汉战“疫”近况的缩影——

  2月16日,协和西院10名重症患者出院,累积治愈94名;2月17日,江汉方舱医院23名患者出舱,累积出舱61名;同日,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4名重症患者出院……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目前,武汉市最早的两家重症定点医院金银潭医院、肺科医院患者出院率已达30%至39%;重症患者占确诊病例的比例从初期的38%降至目前的18%。

  疫情面前,每一分积极变化都来之不易;而撑起这种变化的,是一股充满爱与温暖的力量。

  今天,在蒙受伤痛的荆楚大地上,已有3万余名医务人员从祖国大地的各个区域驰援而来、集结作战。

  人们的评价朴实而炽烈: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英雄,也是世界的英雄。

  此刻,在这个被疫情侵害的城市里,最可爱的他们,就是天使。人们把对生命和健康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因为天使有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危难面前的无畏勇气,来自击溃病魔的回春妙手,来自守护生命的大爱仁心。

  无畏勇气:“对家而言,我们像个逃兵。但对国家而言,我们就是先头部队”

  穿着防护服长时间工作,是什么感受?空军军医大学赴鄂医疗队队员、986医院血透中心护士长李芳曾问过两位从小汤山抗击非典回来的同事——护理部主任冯晶、刘蕊。

  “像上刑。脱防护服的时候,像往外倒水。”这样的回答让她惊叹,记忆犹新。

  然而,当除夕之夜,空军军医大学赴鄂医疗队出征之时,两位深知抗击疫情之艰苦的老队员却赫然在列。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们的勇气让我敬佩。”李芳说。

  勇气是一个人身处逆境时的微光;这群白衣战士的勇气,为深陷伤痛中的人们点亮了希望与光明。

  “得知武汉医疗资源紧张之后,我第一时间就收拾了行李,做好了支援一线的准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朱凤雪说。

  并非没有畏惧,但心之所向,就是方向。

  “我们来之前,也无法了解具体的疫情,所以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特别是年轻的医护人员。来了之后,倒顾不得害怕了,每天忙忙碌碌,我现在都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几。”朱凤雪坦言。

  方舱医院的工作也相当紧张,实施12小时轮班制,每班4小时,要负责每位患者的转入、收治护理和转出工作。“除了药物救治,我们更要给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华珍是中建三局医院的一名内科护士。2月5日接到紧急支援洪山方舱医院的动员令后,她简单收拾好行李,骑着共享单车火速赶到医院报道。怕家人担心,在随队前往方舱医院的路上,她才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没想到,妈妈全力支持。“瞬间,我感觉多了一股支撑我冲向一线的力量。”华珍笑着说。

  随后,家庭群接二连三发来消息:“加油,保护好自己,等你凯旋!”5岁的侄儿侄女用语音对她说:“姑姑,你是我们的骄傲!”那一刻,她流泪了。

  同样因为不忍告诉父母,北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文力索性向老人撒了个谎。事后,他才愧疚而坦荡地写下家书:“这仗我不打,面对不了自己。”

  “对家而言,我们像个逃兵。但对国家而言,我们就是先头部队。”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急诊科护士、四川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廖莎的话,道出了多少医者心声。

  医护人员齐聚武汉,让这座城市变成了一座“天使之城”。

  “请战书早已签字。2月8日任务下达后,我终于可以到一线作战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雷神山医疗队主治医师孙锡同激动地说。然而,也就在这一天,孙锡同的姥姥病重过世,他却未能见老人最后一面。

  “大年初二那天,你接到了医院防控疫情的通知,就自己报了名,请求上前线。医院‘派兵点将’的名单上有你,然后你才告诉我。其实,你不必瞒着我的,我又怎么会阻止你呢?”这是胶州中心医院质控科的张艳写给丈夫——胶州中心医院心内科医生王春良的《与夫书》。

  此行注定光荣而艰险。此次疫情中,170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其中数名因公殉职。面对切实存在的危险,依然选择远方的人可谓勇士。

  “春良,我和孩子都等你回家,等春暖花开,等山河无恙。”张艳写道。每一个白衣勇士的身后,何尝不背负着同样的期盼?于家如是,于国亦如是。

  回春妙手:“我带着信心回家了,这份信心,是你们的高超医术给我的”

  余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1月18日起,他带队支援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

  “有余力去追赶”,这是他对自己名字的解读。

  经历过太多次抢救,他仍觉得每一次都惊心动魄,每一步都要有走钢丝一般的细心。因为,“病情瞬息万变,不容一丝闪失”。

  新冠疫情对医疗救治带来了全新挑战,加之患者个体差异很大,又常复合了不同的基础病,因此越到危重阶段,越需要仔细甄别、精准把控,而这往往是在“与时间赛跑”中完成的。

  疫情还未全面暴发时,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62岁的新冠疫情患者。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且有30余年肝硬化病史,进入重症医学科仅3小时,呼吸衰竭的迹象便陡然明显。

  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之后,边试探着剂量给激素,边记录病人体征的细小变化。将近24小时,余追盯着监护仪上闪烁的数字不敢合眼。

  生死较量持续了10余天后,老人才逐渐好转;将近一个月时间,病愈出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重症患者中,很多都有“特殊情况”:有的做过肺癌、结肠癌手术,有的“三高”严重,还有一位最棘手:因为接受过肾移植,他需要持续服用抗排斥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但治疗新冠疫情必须立即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如何既有效治疗,又确保移植的肾脏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徐西振等5位专家紧急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效果来得比想象更快:住院3天后,患者体温降了下来;7天后,核酸检测呈阴性。

  2月17日,这位53岁的患者康复出院。“我带着信心回家了,这份信心,是你们的高超医术给我的!”

  在新冠疫情患者中,不少是准妈妈。新疆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任宏颖,至今已赶上了4个“小毛毛”的降生。为了顺利分娩又确保孩子不被传染,必须实施剖宫产,并进行严格的防范护理。每个遇到这种情况的医护团队都慎之又慎,常要组织新生儿科、妇产科、感染控制科等多方专家联合会诊,确定最万无一失的手术方案。在这样的精心呵护下,一个个健康可爱的战“疫”宝宝诞生了。

  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救治重症患者;应用床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改造呼吸机,为患者做喉镜直视下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在抗击疫情一线,每个医护团队都不断创新、全力施治,依靠过硬医术和过人胆识,不断把一个个未知的问号拉直。

  在他们看来,难题就是用来克服的,医生的天职就是“病高一尺,我高一丈”。

  仁心大爱:“内心有温度的人,能感受到爱的存在”

  10多天前,隔离区里一位老婆婆从床上摔了下来,头上磕出了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张雅楠听说后,每天都会关注这位婆婆,时不时过去看看。

  “婆婆喜欢跟我拉家常。一天早上,婆婆想去卫生间,却没力气。我扶她坐起来说‘婆婆,您就靠在我身上,我扶着您过去’。”回到病床后,婆婆头倚着她,喃喃地说:“孙姑娘,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当时,张雅楠以为婆婆记错了她的姓名。后来,武汉队友告诉她,“孙姑娘”就是孙女的意思。那一瞬间,她的鼻子酸了起来。

  现在,张雅楠被调往其他病区工作,已经好几天没见到这位婆婆了。“我不会忘记她,相信她也不会忘记这些曾经来到武汉的新疆‘孙姑娘’。武汉婆婆,下次见!我们一起加油,武汉一定会好起来的。”张雅楠说。

  “我在病房里听到最开心的话,不是‘谢谢、你辛苦了、小姑娘针扎得真好’,而是‘护士,我一份饭不够吃’。”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呼吸护理护师曹莹璐笑着说。因为她明白,只要病人说“饭不够吃”,就意味着病情好转,有了与病魔抗争的力气。

  病房里的一位范姓老人尤其让曹莹璐放心不下。“范爷爷生活不能自理,吃饭吃药都需要我们来喂,要定时更换尿不湿。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就蜷缩在被子里,难受得不说话。”

  经过几天治疗,范爷爷的精神好了很多。为了避免在喂水时呛到他,曹莹璐把输液器剪成小段给他当吸管用。范爷爷每次喝水,都会让她拿出尿不湿垫在枕边,尽量不弄湿枕头麻烦她更换;咳嗽时,老先生会把头转向一边,示意她不要过来。

  “范爷爷是在用他力所能及的方式保护我。他自己那么难受还替我着想,我也要努力坚持下去。”曹莹璐说。她只要有空就会去看看老人,帮他收拾床头柜、刷刷水杯、给他加油,老人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各地,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这群和死神赛跑的白衣天使们,有的跪着给病人插管、帮危重病人翻身洗头,有的在防护服上写上“新疆烤包子”等字样逗病人开心,有的在隔离病房里给患者过生日,有的为康复出院的患者送上祝福卡或手写信……

  湖北省保康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王捷力为了让病患儿童不怕“全副武装”的自己,专门托隔离区外的同事送来零食、玩具、图书,耐心地哄孩子们玩。后来,孩子们不仅不害怕,还喜欢上了她。孩子们发现,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的王捷力像极了动画片里的“胖胖熊”,便开始喊她“熊妈妈”。

  河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李建顺给一位患者奶奶和她的爱人当起了“通讯员”,每天都会帮他们传递对彼此的牵挂和叮嘱。“22床奶奶让我告诉您,睡觉要盖好被子”“奶奶,爷爷让我告诉您,他很听话,您放心吧”……李建顺说,每当这时,自己也觉得很温暖。“我们是内心有温度的人,能够感受到爱的存在。”

  病魔无情,医者仁心。

  即使有的患者病情严重,已经写下遗书,并拒绝服药,医护人员也不会放弃希望,努力从病魔手中拼抢一线生机。病房里,很多病人和医生护士成了朋友,约定春暖花开、疫情结束之时一起去看樱花、吃大餐,有的则紧紧握住“天使”们的手,千言万语化作一句“保护好自己”。

  “医护患同心同德同经历,一定能扛过这场战役。”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ICU)护士长李少云眼里闪着光。她相信,这些坚强可敬的病人们,也是医护人员的天使。

  【“五朵金花”绽放一线】

  “咱们5个好姐妹再次并肩作战,要发挥好老队员的骨干作用。”2月17日凌晨2时,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宋彩萍给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支援的护士长唐棠发微信。

  “再聚不易,必定全力以赴。”同样深夜未眠的唐棠迅速回复。

  宋彩萍提到的“5个好姐妹”,是陆军军医大学的5名护理骨干,包括她自己和张丽敏、彭渝、唐棠、罗春梅。生活中她们是好姐妹,工作中她们是好战友。从抗震救灾到抗击埃博拉,数次大项卫勤任务中都有她们并肩作战的身影,同事称赞她们是卫勤战线上的“五朵金花”。

  当新冠疫情突然袭来,有着传染病防控丰富经验的她们相互致电:如果抽组医疗队,我们一定一起去。除夕夜,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紧急出征,宋彩萍、张丽敏和彭渝如愿在列。

  唐棠和罗春梅从老家紧急赶回时,队伍已经出发,两人沮丧不已。“你们先去,如有第二批,我俩必定随队出征。”罗春梅一边给先出发的3人留言,一边拉着唐棠再次向医院党委请战,双双加入预备队。

  医疗队到达武汉后,作为护理骨干,宋彩萍、张丽敏和彭渝紧张投入一线战斗。最初的几日,唐棠和罗春梅发去的信息几乎都石沉大海,偶尔收到回复,也就简单两个字:在忙。她们熟知彼此,每一次任务中,大家都忘我工作,全力以赴。

  “比起语言的关心,我们在后方努力才是对她们最大的支持。”罗春梅的话,说到唐棠的心坎里,两人一边向前方了解情况,一边在后方实战化练兵。

  疫情形势严峻,连续增兵武汉。2月13日凌晨,罗春梅和唐棠终于等来了出征命令,在开赴一线的途中,两人收到前方3位战友发来的信息:“一线,我们加油!”

  罗春梅和唐棠抵达武汉,立即进入泰康同济医院投入工作。2月15日,唐棠两次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入病房,高强度连续工作8个小时,按照宋彩萍提供的病房区域划分和流程设计经验,详细规范了病区诊疗秩序。新增医疗队到达任务区不到24小时,就顺利适应并开展工作。合作初显成效,5人激动不已。

  “有些女队员对缺氧敏感,穿上防护服会恶心甚至呕吐,我给你发了一些预防和缓解的措施,你教大家一下。”火神山医院感染一科二病区护士长彭渝提醒罗春梅。尽管出发前做了针对性培训,罗春梅还是不放心,盯着每名护士的操作,通宵未眠。看着大家安全走出病房,罗春梅给彭渝回信:“队员安好,别担心。”

  “等战胜疫情之后,咱们一起合个影!”她们约定。


相关文章:

1.2020抗疫心得1000字

2.2020抗击疫情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

3.2020抗击疫情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

4.最新抗击疫情心得体会字1200字3篇

5.面对疫情心得体会

    328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