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人际交往>

当代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策略(2)

菊珍分享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1 信息网络生活虚化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在信息网络时代,生活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新特征。网络聊天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构建人际关系的主要方式,在公共场所经常可以看到面对移动飞信、移动QQ等发短信的大学生。虚拟的网络空间为大学生多种角色的扮演提供了可能性,产生了“网络新生活方式”,“一键式人际关系”,大学生们更爱使用FACEBOOK,TWITTER,BBS交换意见,共享生活。但是,由于大学生对网络缺乏自控能力,容易沉溺于网络虚拟的优越感与成就感中,产生心理上的依赖,迷失“现实角色”并使得正常的人际交往得不到保障。大学生所乐于“织围脖”,“晒生活”的网络交流方式虽然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相对充足的信息交流的机会,但是同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信息交流而言,网络传递的信息缺乏情感性,使大学生离开网络就无话可说,无题可想,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表现为他们成为“网络上很活跃,现实中很内向”的人际矛盾体。对信息网络的依赖减少了当代大学生在现实中与人交往的机会,容易导致现实中人际关系的淡漠,造成现实中人际交往的障碍。

  2 独生子女特点“宅化”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环境的单一性,交往群体的限制性,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缺乏人际关系的相关训练环境,表现为难以处理人际关系和融入社会生活,以致逐渐形成了较强的个人情感意识和兴趣意识,变得越来越厌烦和现实中的人交往,尤其缺乏和长辈的必要的交流和沟通。面临社会交往的困难,一些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上的社群认同感,越来越爱生活在自己所感兴趣的小圈子里。导致了“宅化”的快速流行,产生了“宅男”、“宅女”现象。调查表明:73%的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喜欢呆在家里沉迷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睡觉、上网、叫外卖构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要规律,他们完全生活在一个相对孤立的生活环境中,容易形成孤僻、焦虑、感情淡漠等负面情绪。

  3 学校教育环境,弱化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学校教育环境在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阶段的教育往往重视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的健康心理、综合素质、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对自我缺乏客观的认知和评价。更缺乏人际交往技能技巧的培养和引导。当进入大学生活后,大学生所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思维观念等有了显著变化。很多大学生感到升入大学后没有人引导他们该做什么,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怎么选择今后的生活,感到迷惘与困惑。调查发现:82%的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生活的不自信和恐惧。对个人交往能力和他人信任度的缺失;75%的大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其中女生问题尤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自我的中心意识较强,凡事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往往不善于站在同伴的角度感受和思考问题。

当代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策略相关文章:

1.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2.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4.高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

5.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方法有哪些

255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