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人际交往>

高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

菊珍分享

  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在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中发挥主导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文章内容。

  高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针对全体学生,设置合理的课程,将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进课堂

  针对大学生对人际交往需求强烈但知识贫乏的矛盾,高校可以开设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开设课程具体有教务处组织实施。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开设全校性质的公共选修课,由学生进行选修学习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技巧,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积极主动地与同学、父母、教师和其他社会成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合群、合作、尊重和关心他人等人际交往品质,学会处理人际冲突。”[1]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认知的知识,交往心理效应,人际交往建立的要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人际吸引的理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情感障碍,网络交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非言语交往技巧,异性间的人际交往,社交礼仪。

  二、针对交往有障碍的个体学生,高校应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不同,每个人的人际交往困惑也不同,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这部分特殊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有交往障碍的个体,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心理辅导,一是学校可以设立相关咨询机构,如心理咨询室和朋辈咨询室等。二是班主任、辅导员进行辅导。针对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良好的人际交往指导效果。

  班主任、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中,针对个别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有步骤地进行人际行为的调整辅导。具体方式可以采取面谈的方式,也可以运用网络,如电子邮件,飞信,QQ等进行深入的交流,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引导作用

  班主任、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和学生接触最多,也了解最多,帮助大学生培养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班主任、辅导员在从事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针对不同的年级,应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大一新生刚入学时,对大学生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对大学复杂的人际交往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对交往需求突出,班主任、辅导员要及时进行学前教育,给大一新生传授人际交往的概念意义,以及在人际交往中注意的基本原则,人际交往的艺术与技能。班主任、辅导员对高年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及时辅导及时解决。

  (2)班主任、辅导员要深入班级和寝室,及时调查并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除此之外,随着网络的发展,班主任、辅导员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新的交往工具和大学生进行沟通,例如开通QQ群,电子邮件,飞信等,这些方式为不善交往、比较内向的同学开辟了新的交往途径。

  (3)班主任、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过程中要“抓两头”。“两头”指交往能力非常强的同学和交往有障碍的同学。班主任、辅导员对大多数学生要一般对待,针对交往能力非常强的同学要重点培养并树立典型,实现一点带面,让这部分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同学带动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年级。针对有交往障碍的学生群体,班主任、辅导员要重点加强教育,如贫困生、离异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生理有缺陷的学生。

  (4)班主任、辅导员要定期召开班会,并在班级组织活动,如素质拓展,春游,舞会、歌咏比赛、拔河比赛、演讲比赛等,给大学生创造交往的机会,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班级人际关系和谐。

  高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团总支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高校团总支在高校中往往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开展课外活动,指导社团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是高校团总支的重要工作内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培养,仅仅靠设置课程进行知识传授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实践。人际关系学认为,人的心理水平和质量总是在与社会群体和个体发生交流中逐渐形成与提高的,人际交往的空间越大、机会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1)团总支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最主要的方式是以班级为形式。班主任、辅导员要鼓励开展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学校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他们在实现教学和教育的活动中,分别扮演自己的特殊角色,相互适应与配合。[2]在班集体组织的课外活动中,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学生社团是广大同学为培养各种能力,开拓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挖掘智能,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而自愿组织发起的群众团体。它具有规模大、范围广、组织庞大、内容丰富等特点。学生社团如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街舞协会,大学生吉他协会,大学生动漫协会,大学生文学社,大学生摄影协会等,这些协会不仅扩大了大学生交往的圈子,获取了信息,而且充实了自己,增强了能力,因此社团活动成了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主要阵地。

  (3)团总支每学期组织两次社会实践活动,一个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个是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发现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指导老师的指导不仅包括对专业知识的指导,很多内容涉及到学生的交往问题,因为社会实践中必不可少的是要与人打交道,例如在进行调查问卷的过程中,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指导老师要具体指导学生学会实际运用各种社交表达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知识活学活用,能极大的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高校应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是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产物,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起着促进、导向、规范与教育的作用。[3]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硬件建设,如图书馆、操场、教室、娱乐场馆等,墙报、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电台、校刊等,还包括学校的人文环境,良好的学风校风,宿舍文化,课堂文化等。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相关文章:

1.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2.如何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4.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5.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则

    253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