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人际交往>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

菊珍分享

  良好寝室人际关系的有效性构建

  (一)课程教育:加强心理疏导教育和宣传

  基于大学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寝室不和谐现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自动调节心理问题,避免他们因自卑心理等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的重中之重。

  首先,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在低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在高年级开设《咨询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选修课,帮助学生科学认识心理问题。同时有效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艺术教育等课程,开设大量以潜修形式存在的,比如压力管理、潜力管理、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生命教育等课程,引导他们自我健康发展,培养他们团队精神,促使其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其次,培养大学生求助心理,加强心理疏导。培养大学生求助心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和引导,有利于寝室人际关系稳定和谐。实施防患未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搭建开放交流的情感释放平台,能使大学生心理疏导更显主动和有效。例如,沈阳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除了日常咨询外,每个月都会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展大型咨询会,学校将人际交往、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咨询分成小组,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矛盾。第三,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一方面利用网络能够将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变得更加精彩,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关于寝室人际关系的网络课堂和讲座,与大学生就个人问题互动交流、解惑疏导。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能够使潜在的心理危机得到预防,通过微博、微信等手段可以随时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动向,及时介入、及时干预、及时化解不良心理危机,避免危害发生。

  (二)朋辈辅导:探索寝室心理委员新模式

  朋辈辅导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或心理工作团体向年龄相当的朋友、同辈提供具有心理健康促进功能的帮助与服务的过程。依托寝室中的心理委员进行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有效性强的新模式,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有效地发现和预防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

  首先,明确心理委员的职责和定位。将心理委员定位于朋辈辅导而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员。寝室心理委员应该是室友与寝室管理员、班级辅导员和课程老师沟通的桥梁,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是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的组织者和宣传者[4]。其次,做好心理委员的选拔和培训。选拔可采取自愿报名、室友推荐、专职教师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SCL-90量表、人格问卷、16PF等心理测试了解候选寝室心理委员的心理状况,最终由专职教师确定。培训工作应结合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不定期地开展座谈会,分析新问题总结新方法。培训内容除了基础理论的学习,也要结合大学生寝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给予心理咨询、自我认知、自我成长和生命教育等内容的培训。最后,建立长效的辅导模式,充分利用宿舍文化节、卧谈会、寝室活动以及QQ、微信等通讯手段开展日常交流,积极主动化解寝室矛盾,并定期反馈给相关指导教师和心理工作专业教师,促进寝室心理委员工作队伍的健康成长。

  (三)寝室管理人性化:构建寝室管理与运行的长效机制

  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除了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之外,优质的心育环境也有利于和谐寝室氛围的构建,这就要求高校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寓于管理之中。

  首先是寝室分配的人性化。打破传统的按照专业班级集中住宿的方式,人性化的分配方式更能避免因兴趣爱好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等而引发的寝室人际关系矛盾。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实行的网上自主选择寝室。以院系集中为原则,新生可以根据家乡特点、兴趣爱好等自行选择室友,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院校宿舍管理的工作效率。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人性化管理深入细微,推出根据作息时间,再结合适当的宿舍类型进行选择。这是该校在一项摸底调查后,尽可能将生活习惯比较一致的同学安排在同一宿舍,减少不和谐状况。其次是寝室“家长”的人性化支持,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将这些困难带入寝室中有可能影响寝室人际关系,因此,在每栋寝室楼设立寝室“家长”十分必要。寝室“家长”可由心理工作专业教师担任,也可由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担任,为大学生解惑学业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第三是“大寝室”理念的人性化。“大寝室”理念旨在建设高品质的寝室文化,在寝室内孵化交叉学科和人际交往,促进心灵交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例如,复旦、南科大已先后开始实行本科生寝室“书院制”的改革,这是“大寝室”理念的实践。这能真正让寝室生活成为大学生们获得抗压锻炼、人际交往技巧、社会支持的24小时课堂,真正让“教做人”成为比“教知识”更重要的教育工作。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关文章:

1.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

3.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学

4.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

243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