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使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它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有着推动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 用激励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中小学生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喜欢得到家长或老师的表扬及赞扬。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眼中至高无上的权威者,教师对学生的智慧判断和道德判断至关重要,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评价学生时,应多用一些激励的话语,如:“你真聪明”、“我相信你会努力学习的”、“我看你能行”等等,这样学生知道了自己在教师眼里是一个好的形象,当学生接受了教师评价后就会逐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看法形成自我意识。
这样激励学生并通过教师的言行表达出来,学生们便会增强自信心,努力实现教师对他的期望,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激励学生的方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充满关怀和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都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爱心和耐心,要全面看待学生,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用激励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产生乐学和会学的良好心理,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的能力。
二 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
学生的自尊、自信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交流中逐步培养而成的。现今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宝贝,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如自尊心特强而成为虚荣,过于缺乏自信而处处忌妒别人,遇到困难或挫折就萎缩,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影响了学生自尊自信的确立,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了解学生,多掌握一些学生的心理状况,抓住学生渴望表现自己和关心自己形象的心理特点,给以恰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虚荣、忌妒、自卑、自傲等不良心理。
还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是学生产生自尊自信的基础,一个人成功的次数越多,做起事来就越信心十足,许多成绩优秀和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的学生,往往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做必要的表扬、鼓励,少进行批评教育;设置问题和留作业时必须要有层次性,让学生能从不同的层次中获得成功,收获经验。从而产生自尊、自信和奋发图强的积极心理,为树立良好的心理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用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模式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有不少教师师生民主和平等观念淡薄,学生不听话或因质疑教师或回答问题教师不满意就惩罚学生,这样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跟教师作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而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模式中,教师并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中“解惑”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而应激发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地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向,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应给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创新机会,从中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技巧
一、有意识地培养耐挫能力
耐挫能力是在个人遭受失败后保持常态的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在数学课中可把有难度易答错的练习分几个层次的练习,当作一次登山比赛,答对了表明顺利登上山顶,奖励小红花,反之,则做了赛场的失败者,教师引导着重抓好三个环节: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原因,帮助学生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当学生做错题目时,让他们明理,说说导致错误发生的原因,从挫折中积累经验。
2.引导学生从挫折的“被动承受”转化为“主动调节”
被动承受是对失败的认可、忍耐、自慰,主动调节则是心理品质的重新调整和积极进取。教师经常可看到有的学生见到本子发下来,作业做错了,看完后塞进书包了事,这些学生对待错误无动于衷,缺乏责任心与进取心,只认可挫折,却不会督促自己积极进取。教师要让他们明确订正作业的其中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迫使学生进行心理与行为调整。
3.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发现数学智力题的作用,并把擂台赛、竞争奖励机制经常性地带入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感受挫折,提高挫折耐力,逐步升华为挫折体验,沿着自信、自强、自立的道路茁壮成长。
二、培养独立思考的品质
苏联科学家皮卡查认为,数学学科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学科,因为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到培养,同时利用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在很小的年龄便开始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具体做法是:
1.增加多向性习题训练
许多数学习题有多种解法,教师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集体讨论。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将更为活跃,且富有独立创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科逻辑性强的特点,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安排学生质疑,让学生从小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相关文章:
6.如何提高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