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普及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集中教学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人才储备力量,也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在高校中普及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普及的现实意义文章内容。
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普及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修养教育是提高学生个人品行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根本。《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即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彰显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革新,除恶扬善,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境地,每个人都应当以修养品行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首要任务是修养品行。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处世理念和行为规范,使学生的言行举止合乎礼仪的标准,合乎社会道德规范,促进全面发展。
(二)礼仪修养教育是完善学生人格魅力和提高自立能力的重要途径。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礼仪修养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有效沟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系而实验表明良好的人际关,有利于营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氛围,减少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出现的抑郁、暴躁、孤独、空虚等心理问题,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建立完善的人格魅力,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是国际广泛合作与交流大环境的需要,它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各地区形成经济与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大环境。高校应对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学生适应多种文化交流的大环境,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学校地处广西首府,广西有12个少数民族,与广东、云南接壤,广西海域与澳门、香港相近相通,中西文化相互影响深入,且广西与东盟十国接邻,身处东南亚国家文化发展和交流的集中地,因此,是个多民族文化和多国文化融合发展的地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零关税政策的实施,广西与东盟等国家经济和文化相互交流更加广泛。因此,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应注重对地区文化的了解,普及各国礼仪文化,使学校的人才辐射和人才服务更具广泛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四)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是学校安全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保障。
礼仪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的基础,倡导人们扬善除恶,向善向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高校推行礼仪修养教育的普及可以上学生“城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减少摩擦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为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整体礼仪修养需要社会的重视,更需要学校系统的支持。
(一)国家教育政策支持。在国家重大教育政策上出台《大学生文明礼仪指导纲要》,明确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大纲和教育的内容,同时要求各高校在专业申报时,把礼仪课程纳入教学培养计划中的基础必修类课程。各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对高校礼仪教师的培养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研究和开发礼仪文化,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
(二)建设优良的大学生礼仪修养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优良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形课程,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可以通过把文明礼仪规定纳入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开展学生礼仪竞赛、演讲、在学校网页开设文明礼仪板块,鼓励教师开发礼仪视频和德育教育软件应用于教学等活动传播礼仪文化,营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
(三)把礼仪修养教育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普及。学校把礼仪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作为人文基础类必修课程开设,才能更广泛的普及礼仪知识,让每个学生受益。同时需要学校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制定礼仪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和教育实施注重课程的可操作性,通过演示、视频、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四)培养专业的礼仪教育师资。
要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专业的礼仪师资培养必不可少,学校应结合实际需要派送老师参加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礼仪教育。结合日常教学需要开发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礼仪类校本教材,更加针对性地开展礼仪教育,同时鼓励老师对礼仪素养教育的研究和传播。
(五)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
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并不只是在学校中实施,更需要社会力量的监督和投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因此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应鼓励社区组织和开展相关的礼仪文明行为的宣传和活动。
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普及的现实意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