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基本素养>

关于大学生课堂礼仪常识(2)

雪锦分享

  当我们分析了不能按时上课的原因之后, 我们也就可以对症下药了。首先, 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时间意识, 树立张弛有度的时间观念。适当的睡眠是对第二天上课效率有力的保障; 同样, 规范的作息习惯也是自己身体健康的有力保障。其次, 学生应该换位思考, 设想自己是讲台上的老师, 设想自己的思路被人打断有什么感觉, 这样就能在主观上重视对迟到现象的认识, 从而主动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按时上课, 最好要提前几分钟到教室里。提前来到教室以后, 不要大声喧哗, 更不要大吵大闹; 要将自己的上课用品准备好, 摆到桌面上; 或者自己

  利用这段时间提前预习上课要讲的内容; 在和同学说话的时候, 要小声, 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

  2按时下课,不早退

  在说过了“不迟到”的问题之后, 让我们再来谈一谈“ 不早退”的问题。作为一名学生, 应该遵守规范的课堂礼仪。下课时, 应该听从老师的指令, 而不是下课铃声。切记, 不能在铃声响起之时就自动收拾书包、离开教室, 因为下课的铃声只是起到提醒老师的作用, 只有当老师宣布下课以后, 学生才能开始收拾自己的书包, 请老师先行离开教室, 然后自己起身离开。

  和迟到现象一样, 早退现象在高校里也不少见。无论是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还是学术演讲和前沿讲座, 时常会有人在老师宣布下课之前就众目睽睽之下离开教室。这是一种不尊重老师辛勤劳动的行为, 不仅仅会破坏教室里的秩序, 而且还会对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说迟到现象也许还有客观因素存在, 那么早退更多的是一种主观上的原因。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首先应该尊重别人。这种早退行为无视课堂的公共秩序, 无视老师的辛勤劳动, 影响了老师的授课, 干扰了同学们的听课, 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所以, 同学们一定要杜绝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风气。

  3上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课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 师生双方互相交流, 彼此影响, 其中蕴含了许多应该注意的礼仪。处理好上课过程中的礼仪问题, 无疑是给师生的交流抹上了润滑剂; 反之, 如果我们处理不好, 就会平添许多障碍。我们将从以下5 个方面阐述这个过程中的礼仪问题。听讲时保持安静, 仔细做笔记老师讲课时, 往往脱离书本, 自成一个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体系。这就需要同学们集中精力, 抓住老师讲义的要点和重点, 并了解这些要点是如何贯穿起来的。俗话说“: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们应该承认一个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 完整的笔是十分必要的。所以, 在上课的时候, 应该及时将老师的授课内容记录下来, 以备复习。

  01在上课听讲时,应保持安静

  讨论问题的时候, 既要做到尊重同学、老师, 也要把问题弄清楚。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爱老师, 但是我更爱真理。”这句话体现了一种追求智慧的执著。我们同学在课堂上讨论问题的时候也免不了智慧的交锋、思想的碰撞。这样很好, 真理越辩越明。但是, 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保持规范的礼仪。不能因为彼此的意见的分歧, 导致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紧张。我们说, 彼此在争论的时候, 应该彼此互相尊重, 不能互相进行人身攻击。规范的课堂礼仪要求我们做到有理、有力、有节地讨论。

  02讨论问题的礼仪

  讨论问题的时候, 既要做到尊重同学、老师, 也要把问题弄清楚。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爱老师, 但是我更爱真理。”这句话体现了一种追求智慧的执著。我们同学在课堂上讨论问题的时候也免不了智慧的交锋、思想的碰撞。这样很好, 真理越辩越明。但是, 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保持规范的礼仪。不能因为彼此的意见的分歧, 导致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紧张。我们说, 彼此在争论的时候, 应该彼此互相尊重, 不能互相进行人身攻击。规范的课堂礼仪要求我们做到有理、有力、有节地讨论。

  03回答问题的礼仪

  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时, 要起立, 并且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地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当准备回答问题时, 首先最好要举手示意老师; 否则, 大家都随意地有感而发, 教室的秩序就没有保证。当然, 有的老师主张有了问题可以当时起立提问, 这种情况另当别论。其次, 回答问题的时候应该起立。这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也许有的同学在起立的那一个瞬间感觉很紧张, 脸蛋涨红, 十分腼腆; 有的甚至不敢抬头, 双手绞在一起, 喃喃自语。其实, 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 即从腼腆害羞到落落大方, 从怯懦到勇敢。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 那么我们就要通过一种心理暗示来克服这种害羞的心态, 最终克服紧张的心理。这种心理暗示就是在内心中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 不要想回答不好怎么办, 应该想如何把这个问题说得完整、准确。再次, 回答问题的时候, 定要用普通话, 这是一种美德, 是与大众社会接轨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我们还要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这样教室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可以清晰地听清你所要表达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老师提问的目的。

  04提问的礼仪

  提问的时候, 应该举手示意老师。在得到老师允许的情况下, 方得以起身提问。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 老师往往会给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提问。举手的时候, 小臂微微举过头顶, 不可以身体前倾, 大臂伸直, 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 这样的提问方式是失礼的行为。提问的时候, 语言要精简, 同时要切中要害, 让老师和同学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 不可以一时激动胡言乱语。在提问结束以后, 不要忘记附上一句“ 谢谢老师”, 这样能表示自己对老师的尊重。

  05关机的礼仪

  上课前, 务必关掉所有的通讯工具。通讯工具的迅猛发展, 让手机和寻呼机走进了普通同学的生活, 据统计2..5 的学生配有不同的通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 先进的通讯工具带给我们种种方便的时候, 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为了确保课堂秩序, 规范的校园礼仪要求我们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将通讯工具关闭。这样, 我们就不会在全神贯地倾听老师讲课的时候, 被忽然响起来的手机铃声打断, 老师也不会因为这铃声而烦恼。

  
看了关于大学生课堂礼仪常识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日常礼仪常识

2.大学生学习礼仪的心得体会

3.大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4.学习大学生礼仪的心得体会

5.教师给大学新生上好第一课礼仪

6.中学生学校课堂礼仪

157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