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高中历史>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框架图

其芳分享

  我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着以教师教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十分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形成。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框架图,希望大家喜欢。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框架图欣赏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框架图1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框架图2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框架图3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框架图4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框架图5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一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

  第一阶段:1912民国成立——1918一战结束(民国初期)

  状况:进一步发展阶段(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原因: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外部条件);

  ②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工业发展也并不顺利

  第二阶段: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

  状况:发展受挫

  原因: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加紧对华侵略

  ② 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阶段: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状况:获得显著发展(夏天)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以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开展的“改订新约运动”等措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得到显著发展。

  (但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第四阶段:1937-1945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状况:日益萎缩(秋天,困境)

  原因:① 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

  ② 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

  第五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状况:陷入绝境(冬天)

  原因:解放战争时期,为内战筹集军费,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掠夺措施

  ① 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② 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③ 寻求美国的援助,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

  ④ 官僚资本依赖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二

  讲述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

  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都不高,企业缺乏活力。

  2.内容:

  ① 大致经历两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现在)。

  ②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

  一是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③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3.作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企业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1.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2.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结构图

3.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

4.高中必修二历史人教版专题二复习提纲

5.高中必修2历史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