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知识点总结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以英国为例,讲述其殖民扩张的过程,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知识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欢迎大家阅读。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知识点梳理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难点知识点
(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本目第一段对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做了介绍。在本目教学时,建议教师利用世界地图,对英国有利的地理位置有感性认识。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更加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16世纪英国积极参与海外贸易的竞争,但西班牙当时拥有欧洲最大海军和舰队,英国还不具备同它抗衡的力量。因此这时期的英国海外活动伴随着海盗行径,他们到非洲掠夺黑人卖作奴隶,截击西班牙人从美洲运回金银的船只,这些海上抢劫活动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支持和鼓励。英国海盗式的劫掠,使英西两国矛盾激化。但由于西班牙封建势力强大,工业不发达,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又多流失到工业较发达的英国等国,国力已有衰落。结果在1588年的英西海战中,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建议教师用图片或多媒体手段配合教学,使学生掌握“无敌舰队”之战概念,明确它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的海上霸权的开始确立。
(2)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活动
本目第二段对17世纪英国通过建立殖民贸易公司,在北美和印度进行殖民扩张做了介绍。建议结合《英属北美殖民地》地图教学。同荷兰一样,英国的殖民活动也是通过商业垄断公司为基本组织形式的,这些商业垄断公司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的数量极为庞大惊人,成立于1600年的东印度公司是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1688年为止,英国在印度已经建立了3个重要据点。自1607年伦敦公司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
(3)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本目第二段还阐明了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其发展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英国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他们要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资产阶级革命随之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政府,一方面积极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使资本主义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执行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建立起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对海外殖民扩张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殖民扩张活动而不断扩大对海外市场的需求。由此看出,英国的殖民扩张对其国内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英国海外殖民活动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最为典型的。
(4)“日不落帝国”的确立
在殖民扩张中,西方国家必然产生矛盾和斗争,因而发生了一系列殖民争霸战争。英国不断地向海外扩张,首先与当时拥有世界殖民航运霸权的荷兰发生冲突。英国国会为此颁布了《航海条例》。教学中建议补充《航海条例》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航海条例》的规定对谁最不利?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史料的能力。为了强迫荷兰接受《航海条例》的规定,英国在1652—1674年发动了三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得到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
殖民争霸中英法争霸斗争最为激烈。指导学生看教材《1750年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图。了解英法各自在北美有哪些殖民地,争夺的焦点集中在有着潜在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印度和北美。通过几次战争,特别是七年战争(1756—1763年),法国损失巨大。它在印度的势力几乎全部被英国排挤出去。在北美,英国夺取了法国整个圣劳伦斯流域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18世纪中期,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知识链接
荷兰的海船及造船业
以往的典型商船多用笨重的木材建造,船尾设炮座平台,可架置火炮,在必要时作军舰用。荷兰人崛起后不久,首先冒险建造一种为仅能运送货物、不可装置火炮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商船。三桅商船船身宽、船底平、居住舱室有限,因此,具有最大的货舱空间,而且极其节省建船材料。这种缓慢、丑陋但便宜、宽敞的大轮船是开始控制世界海洋的荷兰商船队的主要依靠。荷兰的商船队早在1600年时就拥有10 000艘船,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队。荷兰的造船厂高度机械化,几乎一天能生产一条船。此外,船的制造和操作颇经济合算;荷兰船主可以削价与竞争者抢生意。因而,他们充当了西班牙、法国、英国和波罗的海之间的运输业者。英国人直到18世纪才能在商船运输方面与荷兰人竞争。
18世纪荷兰衰落的原因
18世纪时,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其衰落的一个原因在于,英、法两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建立起自己的商船队。从1651年起批准通过的若干《航海条例》可作为上述立法方面的例子;立法之后,英国商船队获得了极其迅速的发展。《航海条例》以及与英国和法国的战争并不能完全说明荷兰衰落的原因。事实上,荷兰的贸易量在1698至1715年期间达到顶峰,而且,在那些年月里,荷兰商船队的规模仍为英国的两倍,可能等于法国的九倍。但当时,荷兰在全部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正在下降。因此,所出现的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衰落。荷兰人并没有渐渐不行,而是法国人和英国人正在迎头赶上。其根本原因在于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需的资源。法国人拥有众多的人口、繁荣的农业和一个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均有出海口的富裕的祖国。英国人也拥有较荷兰人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并享有海岛位置带来的巨大禆益;地处海岛,使他们无须付出时常遭受入侵的代价。此外,英国人还有其海外殖民地的迅速增长的财富和力量作后盾,而荷兰人仅在南非南端有一小块孤立的殖民地。因而,我们发现,英国输出品的价值从1720年的800万英镑上升到1763年的1 900万英镑,法国输出品的价值由1116年的12 000万里弗尔增长为1789年的50 000万里弗尔。已经达到顶峰的荷兰人完全不能和如此的增长相匹敌。
东印度公司
印度尼西亚的统治者和商人利用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之间的竞争,提高物价和港务费。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荷兰人采取措施,于1602年将他们的各种私营贸易公司合并成一家国营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公司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早两年即1600年时,英国人建立自己的东印度公司,该公司成为侵略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主要殖民工具。它垄断了英国在印度乃至亚洲的贸易,把印度的香料、棉织品和纺织品等运往欧洲获取暴利,例如在印度购买1磅胡椒仅花2便士,运回欧洲后可卖到20便士,为此他们大发横财。法国也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该公司不但获得了垄断好望角到印度之间的全部贸易特权,还从政府手中得到大量的补助金。
殖民扩张前后的英国
英国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的大西洋海域,当15世纪新航路开辟之际,这里还是英吉利与苏格兰两个独立的小王国,总面积不过22万平方千米,总人口600来万,可谓蕞尔岛国,但是,随着新航路的繁兴,促使它进行了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一系列社会政策、法律制度上的改革,建立了统一的不列颠大英国,为其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方面,英国比西班牙和葡萄牙晚大约半个世纪。最早完成产业革命的英国充分利用其经济上的优势,向西班牙、荷兰等老牌殖民者发起了挑战。在打败西班牙、荷兰后,英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便是打败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法国。法国力图称雄欧陆,并积极向北美、亚洲和非洲扩张,同英国争夺殖民地和海洋控制权。英国则在欧洲拉拢和利用反法的国家与法国抗衡,而集中自己的海军力量全力夺取法国的海外殖民地。通过奥格斯堡战争(1688~1697)、西班牙继承战争(1701~1713)、奥地利继承战争(1740~1748)和七年战争(1756~1763),英国摧毁了法国的海上力量,夺取了大片的殖民地,登上了“海上霸王”的宝座,成为一个拥有“最大殖民地威力”的国家。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1876年美国和德国还没有海外殖民地,法国也很少,只有90万平方千米,600万人口。英国却占有2 250万平方千米,人口2亿5 190万。(此数据来自潘润涵林承节等著:《简明世界近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七年战争
1756年,奥地利为了夺取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被普鲁士夺占的西里西亚,准备发动对普鲁士的战争,为此,奥地利首先与法国结盟,此后,俄国、德意志境内的萨克森、瑞典和西班牙等国先后加入。当时,英国因为同法国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需要普鲁士在欧洲大陆牵制法国,于是英国以及当时英王在德意志的领地汉诺威一起,与普鲁士结盟。双方在欧洲及世界许多地方展开了战争。在欧洲,在英国的援助下,1756年8月,普鲁士派7万大军进攻萨克森,打败了奥地利军队,萨克森投降。第二年5月,俄国军队攻入东普鲁士,普鲁士军队被打败。1757年和1758年,英国海军封锁法国海岸,炮击法国港口,破坏其船坞。普军乘势在罗斯巴赫打败奥法联军,继之又在洛伊滕打败奥军。1759年,俄奥联军重创普军,普军损失惨重,参战的4.8万人,仅剩3 000人。同时,英军在另一处战场又大败法军。1760年,俄奥联军占领柏林,普军更加困难。1762年俄国新皇彼得三世即位,退出战争,战局出现改观。1763年,普鲁士、奥地利和萨克森签订条约,欧洲战事结束。同时英法在美洲、印度等地为争夺殖民地展开了战争。在美洲,1759年,英军占领魁北克,并继续扩大战果;在印度,经过几次战争之后,到1761年,英国已经完全取代法国,处于绝对优势,法国只保留了几个殖民据点。在非洲,法国人也屡屡战败。1763年,法国被迫媾和。在这场战争中,法国的海军几乎被消灭殆尽,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也大量丧失。英国夺取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
奴隶贸易
在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中,罪恶的奴隶贸易是最令人发指的活动。这个时期的奴隶贸易主要指欧洲奴隶贩子贩卖非洲黑人。当然,殖民者在其他地方也曾从事奴隶贩卖活动,只是规模和影响没有那么大。
西方殖民者侵入非洲以后,除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大肆掠夺黄金、象牙、香料等贵重物品外,主要是从事奴隶贩卖活动。奴隶贸易开始于16世纪30年代,当时主要集中在非洲西海岸。从冈比亚河到尼日尔河口三角洲一带是著名的奴隶市场。后来,欧洲殖民者又不断扩大范围,形成了从塞内加尔到安哥拉长达6 000多千米的奴隶贸易区。最初,殖民者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在西非沿海地区直接捕捉黑人,然后用船运到美洲或欧洲卖掉;接着又利用收买和引诱当时一些部落酋长,挑起非洲人之间的部落战争,用枪支、弹药、烈性酒、纺织品、小型饰物等从非洲人手中换到战俘装船运走,由此开始了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这种所谓“三角奴隶贸易”是指,欧洲奴隶贩子乘船装载各种物品从伦敦、利物浦、马塞、南特等一些港口出发,来到非洲,此为“出程”;接着把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装船运往美洲西印度群岛、南美洲沿海地区等地出售,此为“中程”;最后,他们把从美洲购买或交换来的棉花、蔗糖、矿产品等运回欧洲,此为“归程”。北美的奴隶贩子则从新英格兰出发,载运大豆、木材、乳制品、面粉等物品,运到西印度群岛换取酒类产品,再前往非洲换取奴隶。
贪婪的贩奴商总想把自己的船尽可能多装一些“活的货物”,所以奴隶运输的情形是骇人听闻的。甲板间的距离,通常是3.3英尺(即1公尺略多一点)。奴隶被用鞭子赶到那里,而且被强迫紧紧地一个靠一个睡下。他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渡过了从非洲到美洲的长途行程。在遇暴风雨时,舱口关闭,情形尤为可怕。他们因晕船、缺乏运动、瘟疫而受到的痛苦和折磨,是可想而知的。有的奴隶在途中就死亡了,有的奴隶因患瘟疫而被抛进大海喂了鲨鱼。奴隶运到美洲时,死亡率达到装运数的1/3,有时甚至达到一半。运输奴隶航行一次的纯收入,经常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
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这种贩奴活动达到高潮。荷兰、英国和法国成为这一罪恶活动的主凶。18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垄断了奴隶贸易的1/2,英国殖民者垄断了奴隶贸易的1/3。仅在黄金海岸,荷兰就有13处堡垒或商栈从事奴隶贸易活动。在奴隶贸易的高潮时期,仅英国每年就从非洲贩运5万多黑人,卖往欧美各地。到19世纪初,西非奴隶来源枯竭,东非沿岸、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等地又成为新奴隶贸易区。
奴隶贸易从16世纪到19世纪长达3个世纪,给非洲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由于奴隶贸易,非洲损失了近1亿人口,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黑人在这场罪恶活动中所蒙受的苦难更是难以尽书。据统计,大约有1 400万到1 500万黑人被运到美洲;由于运奴隶的船过度拥挤、饮食条件恶劣、传染病流行等原因,一船奴隶往往在途中死亡过半,大约有4 000万黑人死于途中;此外,还有无数非洲黑人在捕捉过程中被打死。
“猎奴战争”破坏了非洲原有的社会结构,中断了那里独立的政治经济发展进程,奴隶贸易使西方获取大量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英国等国家从奴隶贩卖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1783至1793年的10年间,仅利物浦的船只就贩运了900趟奴隶,贩卖黑奴30余万,净赚1 200万英镑。罪恶的奴隶贸易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可耻的一页。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杰斐逊曾指出:“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是向人性本身进行的残酷战争,它侵犯了黑人最神圣的生命和自由的权利”。
殖民地及其类型
殖民地最初指一国在国外所侵占并将其大批居民移往的地区。在资本主义时期特别是帝国主义阶段,指遭受外来资本主义强国侵略,丧失主权和独立,在政治和经济上完全受资本主义强国统治和支配的地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包括在政治、经济上有不同程度上的独立但依附于外国的保护国、附属国等。占有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殖民地作为垄断的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和军事基地等。
从各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上,可以把近代各殖民地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殖民地特征都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的典型殖民地。如英属印度殖民地、独立战争前的北美和南美殖民地。第二种类型是殖民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发展程度较低的殖民地,一般称为半殖民地。如19世纪以后的土耳其、伊朗和中国等半封建半殖民地。
高中必修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上一篇: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同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