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其他历史人物>

陆九渊有什么故事

炜基分享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陆九渊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一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陆九渊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九渊的故事

  陆九渊出生的时候其父亲已经拥有了很多的儿子,陆九渊出生之后父亲想要将陆九渊送给别人抚养,这个时候陆九渊的兄长陆九思刚好也生了一个儿子,于是陆九思让自己的妻子喂养陆九渊,将自己的儿子送给别人抚养,因此陆九渊长大之后视自己的兄嫂如同父母一般。

  湖北荆州的城墙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几个保存比较完好的城墙之一,这座城墙与陆九渊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1190年,陆九渊被派往荆门担任知军,陆九渊千里迢迢从江西到荆门上任。那个时候,金兵经常南侵,荆门属于南宋的边防前线。陆九渊看到荆门没有城墙,于是下定决心要在这里修筑一座城墙,以抵御金军的进攻,陆九渊认为荆门位于江汉平原,道路四通八达,南面可以捍卫江陵,北面可以支援襄阳,东面可以守护随州、钟祥,西面能够扼守宜昌;只有荆门非常的巩固了,四邻才可以有依靠,不然就会出现腹背受敌的局面。于是,陆九渊下令修筑了现在还存在着的这座荆门城墙。

  陆九渊主张的思想

  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开创了心学一派,后来王守仁也就是历史上的王阳明将其学说发展,历史二人的学说成为“陆王学说”,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当时的朱熹都属于儒家学派,只不过朱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思想: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心学学派的创始人,陆九渊认为人的心与理都是天赋的,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社会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心之中本来就与生俱来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穷此理,尽此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难免会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因此就会失去了本心,于是心就不灵了,理就不明了,这就需要积极的通过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切磋琢磨,鞭策自己,这样就可以恢复心灵的本来面目,使得心灵能够灵便,道理能够明确。所以修养的功夫应该是求助于内的,而不是求助于外,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应该做到“立乎其大者”﹐“知本”﹐是“明本心”。说到读书﹐陆九渊认为最应该读的书是《大学》﹑《中庸》﹑《论语》 和《孟子》,这种思想与朱熹的思想恰好是相反的,所以朱熹与陆九渊曾经有过两次著名的辩论,一个是鹅湖之会,另一个是南康之会,两次辩论两个人都申明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两个人的切磋,后来朱熹劝人兼取两家之长。

  陆九渊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与后来的王阳明一起被称为“陆王学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思想家。

  陆九渊办私学的目的

  陆九渊曾经进士及第,担当了南宋的官职,陆九渊一生之中做过两件事情,一个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另一个就是积极的创办私学,开坛讲学,据说陆九渊的学生多达数千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陆九渊办私学的目的在于让人们明理,陆九渊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主张学以致用,这些主张使得陆九渊对学生的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寻求真理,应用真理的作用,陆九渊办私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明白封建伦理纲常的真实存在,培养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从而可以做到挽救南宋王朝逐渐衰亡的命运的目的。

  陆九渊办私学不是为的自己的扬名,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是在于陆九渊具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陆九渊生存的那个时代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只想着能够自保,陆九渊却拥有远大的抱负,希望可以一雪靖康之耻,能够寻找到有志之士,挽救南宋逐渐的走向衰亡的命运,而教育就是一个培养有志之士的非常有效的渠道,通过开坛讲学陆九渊结识了大批的有识之士,并且培养出了大批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志之士,这些人为官之后将陆九渊的社会责任感承担到自己的肩上,陆九渊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

  陆九渊办私学的目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为了让更多的人具有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挽救南宋逐渐衰颓的国运。

陆九渊有什么故事相关文章:

1.关于陆九渊的故事有哪些

2.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3.中国历史文化

4.2017广东高考语文题

5.职场励志小故事及感悟精选

6.读书名言和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