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故事有哪些
明朝从立国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战争、与蒙古人的边防战,对农民起义军的镇压,抗击倭寇的侵扰。那你知道明朝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明朝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明朝的故事:一代首富沈万三
元末明初除了文臣、武将显赫一时外,还有个传奇人物——首富沈万三。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悲惨的结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浙江吴兴县人,明初苏州首富。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家中有只“聚宝盆”,不管什么东西放进去,都会变成金银财宝。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民间沈万三甚至被奉为财神。那现实中,沈万三是否真的有聚宝盆呢?如果没有,他又是如何成为明初苏州首富的呢?
元朝末年,沈万三跟随父亲来到周庄居住。周庄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父子俩辛勤劳作,慢慢家里有了一点积蓄。沈万三的父亲深谙生财之道,把辛苦节省下来的积蓄拿来购买田地,使得家产慢慢增加。而沈万三为了多挣点钱,则到财主陆道源(又有人称陆德源)家打工。因为勤劳肯干、头脑精明、为人守信,沈万三深得陆道源赏识。
陆道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财主。他知道自己年岁已高,而儿女中没有一个有用之人能守住这份家业。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这份家业弄得不好会给子女带来灾难。想到这,陆道源寝食不安。与其给自己的家人带来灾难,还不如找个外人来继承自己的财产,这样一来自己几十年的辛苦努力不至于白费,二来自己的后嗣也可以远离灾难。而这个最好的人选,陆道源心中早已打定主意。
一天,陆道源找到了沈万三,对他说:“万三,我决定将我的大部分家产赠给你,你觉得如何啊?”沈万三惊奇地说:“老爷,您的家产应该留给自己的子女,我一个仆役怎能接受呢?”陆道源听后,知道沈万三对自己的家财没有非分之想,更觉得所托适人,就说:“万三,我的子女平庸,没有能力继承我的这份家业。如果非要给他们,在这乱世,说不定带给他们的是灾祸啊!我见你心地善良,头脑灵活,继承我的家业后,一定能把它发扬光大。我唯一希望的是,如果有一天我陆家后人败落了,你能伸手救他们一把。”沈万三见陆道源心意已决,只好接受了陆道源的家产。而这位充满大智慧的陆道源在把大部分财产赠送给沈万三后,出家当道士去了。
沈万三继承陆道源的财产后,一方面继续购置田产,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另一方面利用周庄有利的海陆位置,将江浙的陶瓷、刺绣、手工制品运到海外销售,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很快,沈万三一跃成为巨富。据说,沈万三在苏州有万顷良田,就连酿酒作坊都占地数十顷,以至“凿渠引水以供酒需”。因为沈万三的原因,周庄也由一个小乡村成为一个富裕的城镇。
沈万三成为巨富后,努力与朝廷官员搞好关系,经常宴请达官贵人,每次都是极尽奢华。同时他聘请大儒为塾师,教导自己的子女,希望自己的子女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并修缮乡里,深受百姓的赞誉。
当时的江苏、浙江一带属于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张士诚为人宽厚,免去了江苏、浙江一带的税,因此江浙一带的商人都感恩张士诚。当朱元璋进攻张士诚时,苏州人都齐心协力地协助张士诚镇守苏州。作为首富的沈万三自然是既出钱又出力。苏州在坚守了八个月后才被攻破,朱元璋损失极大,因此朱元璋对江浙的富户怀恨在心,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报复措施。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发现南京的城墙非常破旧,但因为四处战事所以无钱全部修葺。沈万三为了讨好朱元璋,承诺修葺洪武门至水西门一带的城墙。他不仅聘请了一流的匠师,选择最好的材料,还派专人监督质量,建筑质量和修建速度比明政府承修的更胜一筹。朱元璋被驳了面子,但又不好发作,只好封沈万三的两个儿子为官。而沈万三为了拍朱元璋的马屁,竟提出要出钱犒赏军队。朱元璋正好借势发作:“你沈万三就是一个草民,竟然想犒赏天子的军队,这不是想造反吗?”还好马皇后进谏:“臣妾听说法律是为了诛杀那些犯法的人,而不是诛杀那些不祥的马皇后进谏:“臣妾听说法律是为了诛杀那些犯法的人,而不是诛杀那些不祥的人。一个草民竟然富可敌国,自然是个不祥的人。这种人老天自然会降灾难下来,何劳陛下您去诛杀呢?”朱元璋觉得马皇后说得很对,免了沈万三的死罪,将他发配到云南充军,而云南那时被称为不毛之地,相当于判了沈万三的死缓。
沈万三被流放后,沈家受到沉重打击,周庄镇上下株连甚广,幸亏有个叫徐民望的读书人,舍生忘死来到京城告御状,才救了周庄一镇人的性命。
百足之虫,虽死不僵,虽然沈万三被流放,但是沈家人依然过着富裕的生活,枝繁叶茂。但是朱元璋对沈家的打击并未停止,洪武十九年(1386年),沈万三的孙子沈至、沈庄又因为田赋被关到牢里,沈庄当年就死在牢中,自此沈家的根基被大大动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人举报参与了蓝玉、胡惟庸的党乱,沈万三的曾孙沈德全等六人与女婿顾学文一家共计八十余口,全部被斩首,财产充公。沈家受到这接二连三的打击,终于落得个家破人亡。
沈万三因为财富,而使自己获得巨大的声望,却又因自己的财富被皇帝所妒,最终身死家灭,真可谓成也财富败也财富!
明朝的故事:《水浒传》与施耐庵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纷,人民渴望能有英雄出世,给人民以太平,由此各种起义军中的将领,其故事都被添加了不少神话色彩。
施耐庵,本名施彦端。施耐庵从小聪明,但因为家贫,施耐庵只能自学。十三岁时施耐庵才进私塾读书,但他学习刻苦,年纪轻轻便博古通今,经史子集、诗词曲赋、天文地理、星象占卜无一不精。
施耐庵十九岁考中秀才,并娶妻季氏。二十九岁考中举人。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年),三十六岁的施耐庵与明初功臣刘伯温同榜考中进士,并结为好友。后来施耐庵被任命为钱塘县尹。元朝时汉人地位低下,而元人往往占据高位,施耐庵的顶头上司就是元人达鲁花赤。达鲁花赤为人骄横专断,施耐庵在他手下做事,处处受制于他,很不得志。在一次替穷人申冤反而遭到达鲁花赤斥责后,施耐庵毅然辞官回家,在苏州开馆授徒。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贩卖私盐的张士诚率兵反元,其属下大将卞元亨是施耐庵的表弟,张士诚又屡次听闻施耐庵的文韬武略,于是再三邀请施耐庵到他幕下参与谋划。施耐庵为张士诚屡出奇谋攻城略地。但是张士诚为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而且贪享逸乐,施耐庵又在张士诚投降元朝之事上与张士诚发生了激烈冲突,逐渐对张士诚失去信心,遂辞别张士诚,带着门人罗贯中游学山东、河南等地。
后来施耐庵在好友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的东林庵中坐馆,一边教书,一边开始创作《江湖豪客传》。有次,施耐庵在写石秀智杀裴如海一章中的头陀敲木鱼一段,突然想到东林庵中珍藏有一个木鱼,于是问好友徐骐:“为何你这庵中的木鱼会像宝贝一样珍藏?”徐骐说:“当初庵里住着位高僧,他每次念经都敲着木鱼,导致木鱼中间都敲出了块凹陷,留着这木鱼,就是告诫学子读书、做学问都要专心致志。”施耐庵听后连连称是,并说:“我们写书,也是要有这种锲而不舍、能耐得住寂寞的精神!”事后,他写了“耐庵”二字,贴在门楣上,别人不知其意,便称他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后,他便自己改名为施耐庵。后朱元璋发兵围困苏州,张士诚兵败身亡,为了避免被牵连,施耐庵举家迁到兴化白驹场,专心创作。
《江湖豪客传》取材于北宋年间宋江以三十六人纵横河朔,京东数万官军无人能抗的故事。当时在民间已有流传,说书人的话本中就有“花和尚”“青面兽”“武行者”等形象。施耐庵将这些民间话本整理加工,将三十六员将领发展成为一百零八位将领,并糅合了明初各路起义军将领的影子,再加以丰富。成书后,施耐庵觉得“江湖豪客传”这个书名略有欠缺,弟子罗贯中建议改为“水浒传”。“水浒”即“水边”的意思,又有“在野”的含义,《诗经》里也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施耐庵觉得此名很好,遂将《江湖豪客传》改名为《水浒传》。
传说《水浒传》开始成书时只有七十回,并在民间流传,施耐庵的好友刘伯温将《水浒传》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读后,认为《水浒传》是倡导造反的书,写书的人必定有反叛之心,必须除去,便派人秘密逮捕了施耐庵。施耐庵在狱中知道缘由后,又补写了《水浒传》的后五十回,就是梁山好汉接受朝廷招安,替宋朝征伐王庆、田虎、方腊,最后梁山好汉死伤惨重,四分五裂。朱元璋认为此书不再提倡造反,就释放了施耐庵,但是《水浒传》仍被禁印。
施耐庵出狱后,身体逐渐变差,后来就客死淮安,时年七十五岁。弟子罗贯中整理施耐庵的遗稿,想在当时的出版中心福建建阳找家刻书社刻印,但是当地却无人敢印。罗贯中只好将《水浒传》重新整理后,等待时机再来刻印,但不久罗贯中也因病去世。到了嘉靖年间,《水浒传》才得以刻印,逐渐流传开来。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合称明代四大奇书。而其作者施耐庵也与《水浒传》一起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猜你感兴趣:
3.明朝的历史人物
5.明朝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