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阅读摘抄

燕青分享

  《上下五千年》按历史发展顺序编写,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线,所选取的内容从远古到近代,其范围涵盖政治文化、科学、军事、民族关系等历代重大事件。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阅读摘抄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阅读摘抄,欢迎大家阅读。

  上下五千年阅读摘抄:张献忠声东击西

  李自成与官军大战的时候,张献忠也把官军杀得人仰马翻.

  张献忠是陕西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穷苦人家出身,在明军里当过兵.与李自成差不多时间里起兵造反,自称“八大王”,当上农民军三十六营中一个营的首领.他曾经与高迎祥一起,向江淮地区进兵,攻占凤阳,焚烧皇陵.后来回师转战陕西、安徽、湖北等省.明朝派兵部尚书熊文灿统率六个省的军队,围剿张献忠等人.

  张献忠与官军作战,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有一次,张献忠额头中箭负伤,明将左良玉打马赶来,几乎追上他,刀刃从他的面孔旁边劈过,但他还是脱险了.这时,农民军作战进入低潮,好些队伍向官军投降,张献忠为保存实力,也向熊文灿投降,驻军今湖北谷城.但张献忠并不真听熊文灿的号令,他一心一意训练自己的军队,打造武器,积蓄精力,只是向熊文灿催要饷银.

  公元1639年农历五月,张献忠再次举起起义的大旗,大部分农民军也都重新造反.熊文灿因此被崇祯帝治了罪,大学士杨嗣昌被派来督率官军.

  杨嗣昌坐镇襄阳,统率十万大军,气势汹汹.他采用“十面拉网”的战略,企图将农民军一网打尽.张献忠则采取游击战略,忽东忽西,声东击西,将明军打得晕头转向.但因内部出了奸细,张献忠被官军围困在玛瑙山,吃个大败仗,家属也被俘虏.

  张献忠突围向西后,重新集结兵力,带着一千多人,像旋风一样冲进四川,转战巴西、成都、泸州.杨嗣昌没有将张献忠看在眼里,他带着重兵跟踪追到四川,进驻重庆.他的监军提醒他:“张献忠可能回兵向东突袭,不能不防备.最好派支人马阻止他回归的道路.”杨嗣昌听不进去,命令所有将领都入川追敌.

  他一心要消灭张献忠,张出榜文:“谁活捉张献忠,赏黄金一万两,封侯爵.”可是,第二天,部人就向他禀告:辕门里有张献忠的标语:“有砍杨嗣昌头的,俺老张赏银三钱!”杨嗣昌气得七窍冒烟.

  北起广元,南到泸州,西起成都,东到巫山、门,张献忠的军队在四川境内到处活动,攻县城,杀贪官.大批官军来了,他们就转移,几乎把跟在后面的官军拖垮.公元1641年正月,明将猛如虎、刘士杰打探到张献忠在开县的黄陵城,就尽快地追上来,却中了张献忠的埋伏,全军覆没,刘士杰也战死了.

  没等杨嗣昌回过神来,张献忠又突然向东杀来.一天一夜急奔三四百里.路上遇到一支官军阻击,张献忠没有与他们纠缠,分一支军队去抵挡,自己率领轻骑兵,继续向东,直奔襄阳.

  杨嗣昌这才着急起来,赶快派使者赶去襄阳传达命令:加强防守,等待大军回援.然而使者半路上被农民军捉住.张献忠立即派人带上杨嗣昌的文书、兵符,冒充使者,先混进了襄阳城.夜里,混进城里的农民军突然到处放火,城内一片混乱.他们又在乱中打开城门,大批农民军立即冲进城里.杨嗣昌的辎重全被农民军夺取.

  明襄王朱翊铭被农民军活捉,五花大绑,跪在襄王府的大堂上.张献忠叫人放开他,又准备了些酒菜,举起酒杯送到襄王嘴边,说:“你尽力喝下这杯酒,我要借你一颗人头,让杨嗣昌因为没有保护好藩王送命.”

  襄王吓得咽不下酒去,连求饶命,表示愿献出王府一切金银财宝.张献忠大笑说:“你的王府全都在我手里,还用得着你献!”

  襄王被处决了,他的金银财宝、军械粮食,全成了农民军的战利品,一部分被分给穷苦的民众.

  杨嗣昌听到襄王被杀的消息,就像五雷轰顶.不久,他又听说李自成攻破洛阳,福王朱常洵的下场与襄王一样.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有什么脸面回到皇帝和文武百官曾经隆重给他送行的北京,他更怕见到崇祯皇帝!又恨又怕又急,三天吃不下饭,一命呜呼了.

  公元1643年,张献忠攻占武昌,捉住楚王朱华奎,将武昌改名天授府,自称大西王.他在所占领的城市,设置官吏,建立政权,统治的地区遍及湖南大部、湖北中南部、江西中部、广东北部和广西的全州.这是张献忠最强盛的时期.

  上下五千年阅读摘抄:耶律父子建辽

  就在朱温在汴京庆祝他阴谋夺权成功时,在我国东北辽河上游,以游牧为主的契丹族正在慢慢兴起.

  契丹有一个部落名叫“迭剌(là)”,其中有一个身长九尺、目光炯炯的男子,他姓耶律,名字叫阿保机,三十岁不到就被人们推举为军事首领.在连续征讨了周围一些弱小部落后,又在西潦河(在今辽宁)的南面建造城池.他一面与唐朝将领李克用互相交换衣袍和战马,结为兄弟;一面又接受了朱温送来的钱币、衣带、珍玩等物,表示友好.

  公元907年的农历正月,阿保机经过部落选举仪式,成为契丹的新首领.他任用汉人韩延徽等,改革习俗,制作文字,发展农商,使契丹的力量日益强大.

  但阿保机掌权后,也受到一些皇弟、皇叔的反对.他们多次谋反,又被阿保机一一挫败.这样的斗争反反复复进行了十多年.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他废除部落联盟旧制度,按照汉族的政治模式,建立了契丹国;并仿照汉人的王朝体制,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天皇帝”.

  建立政权后,阿保机亲自征伐了突厥、吐浑、党项、沙陀等部落,连连获胜.后来,他又继续东进,攻克了蔚(yù)州(今河北张家口南)等五个城市.在围攻蔚州时,正好后梁和吴越的使节也在那里,阿保机特地邀请使节们登上城楼,观看城池被攻破后的情形,以此来夸耀他的战功.

  过了不久,阿保机开始征伐乌古都部落,共俘虏了一万四千多人,缴获了牛马、车辆、帐篷等器物二十余万件.在征讨期间,他听说母亲身体不舒服,竟一口气骑马奔跑了六百多里路,特地回去看望和服侍她.尽了孝心以后又赶紧回到军队之中.

  又过了两年,原唐朝将领李克用的儿子、后来成为后唐创建者的李存勗(xù)与辽国军队发生了激战.阿保机的一位骁将率领了五千多名骑兵对李军进行阻击,李军被围了一重又一重.要不是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昭带领了三百名骑兵及时赶到,进行救助,李存勗还逃脱不了呢!李嗣昭因此而立下了大功.

  公元922年,李存勗在攻打镇州(治所今河北正定)时,镇州长官张文礼向辽国求救,阿保机派军队前去援助.这回,李嗣昭无功可建了.在交战过程中,他被伏兵射出的箭击中脑袋,刚回到营地就死了!

  除了政治、军事以外,阿保机在文化建设上也有所成就.在建立辽朝的过程中,他创制了契丹文字.契丹文分大字和小字两种.公元920年始创的是契丹大字,后来又创制了新字“契丹小字”.契丹文字用了近三百年,一直到公元1191年(金章宗明昌二年)才下令停用,后来逐渐废弃.

  时光如箭.有一天,阿保机把所有亲人和大臣叫到身边,对他们说:“三年以后,我将不在人世!我有两件事情还没有做完,至今放心不下.”是哪两件事呢?一是征伐吐浑、党项、阻卜等敌对部落;二是是消灭当时的古渤(buó)海国.

  在场的人听了他的话后感到十分惊恐,不知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

  在以后的三年里,阿保机征服了吐浑、党项、阻卜等部族,也攻灭了渤海国,并把渤海国改为东丹.当大军行进到扶余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时,阿保机果然病倒了,没过几天就离开了人世.

  这时人们才回想起他三年前的一番话,今天果然应验了.

  继承耶律阿保机登上皇位的是他的儿子耶律德光.耶律德光于公元927年11月即位,公元947年农历正月率领军队打进后晋的国都开封,废除了晋出帝.二月,耶律德光身上穿着汉人的衣服,接受了百官的朝贺,正式将契丹国名改为辽,将年号改为大同元年.可是,耶律德光仅仅当了几个月的辽国皇帝,就在当年四月病死了.

  上下五千年阅读摘抄:项梁拉起子弟兵

  陈胜、吴广起义后,在吴中的项梁和侄儿项羽也起来响应.他们杀了会稽郡守,占领了会稽郡.那时,项羽二十四岁,年龄跟他差不多的青年都乐意跟他,不到几天工夫,项梁就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因为这些青年都是当地的子弟,就称为“八千子弟兵”.

  他怎么会到吴中的呢?项羽本是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从小死了父亲,全仗叔父项梁把他养大.他的祖父是楚国的大将项燕,项家祖祖辈辈都做楚国的大将.楚国给秦国灭 了以后,项梁老想恢复楚国,替父亲报仇,可是自己没有力量.

  项羽小时候,项梁亲自教他念书.项羽学了几天,就不愿意再学.他说:“念书,不过记记自己的姓名.”

  项梁教他学剑.他说:“要学,就学能敌得过上万人的本领.”

  项梁就教他兵法.项羽才学了几天,略略懂得一个大意,又不肯再深入钻研了.

  后来项梁把仇人揍死闯了祸,就带着项羽逃到吴中,隐姓埋名,跟吴中人士结交.吴中人士见项梁能文能武,就把他当作老大哥看待.项梁趁这机会暗暗教他们兵法.一班青年子弟见项羽长得相貌堂堂,个儿又高,力气大得连千斤重的大鼎(一种器具,有三条腿、两个耳朵,用铜或铁铸成)也举得起来,都佩服他.

  项梁、项羽带着八千子弟兵渡江,很快地打下了广陵(治所在今江苏扬州),接着渡过淮河,沿路有不少英雄好汉带着人马跟项梁联合起来.他们到了下邳,就有六七万人了.

  大军到了薛城(今山东南部)驻扎下来.就在这时,有个叫刘邦的人,带着一百多名随从来投奔项梁.刘邦是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做过亭长(秦朝十里一亭,亭长是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主要的职务本来是管管当地老百姓打官司,抓抓小偷,遇到重大的事情上县里去报告.可是在秦朝暴虐的统治底下,亭长主要的工作是抓壮丁和押壮丁到咸阳或者骊山去做苦工.

  有一次,刘邦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去.他们一天天地赶路,每天晚上总有几个人逃走.这么下去,到了骊山怎么交差呢?刘邦想不出办法来.下午,他叫壮丁们休息,准备过夜,自己买了十来斤酒喝着.

  天快黑了,他对众人说:“你们到了骊山做苦工,不是累死就是给打死.我现在把你们都放了,你们自己去找活路吧.”

  说着,刘邦把每一个人拴着的绳子都解开,挥了挥手,说:“去吧!”众人感激,其中有十几个壮士情愿跟着刘邦一块儿去找活路.晚上,刘邦又喝了不少酒,带着这十几个人不敢走大路,专拣小道走.谁知前面有条大蛇横在道儿上,大极了.刘邦拔出宝剑,过去一瞧,是一条挺大的白蛇.他举起宝剑来,一下子把那条蛇剁成两截.跟随刘邦的人就编故事说,白蛇是白帝的儿子变的,给赤帝的儿子刘邦杀了.赤帝的儿子杀了白帝的儿子,就是说,世上出了真命天子,秦朝的天下长不了啦.刘邦的人传出这个故事,好叫大伙儿相信刘邦是真命天子.

  斩了白蛇,刘邦同十几个壮士逃到芒砀(dàng)山(在今河南永城东北)躲了起来.别的无路可走的人也跑来入伙,日子不多就聚集了一百多人.他们跟沛县县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都有来往.

  那时陈胜、吴广打下了陈县,萧何就打发樊(fán)哙(kuài)去叫刘邦回来.樊哙是个宰狗的,他的妻子和刘邦的妻子是姊妹.刘邦和樊哙带着芒砀山一百多条好汉到了沛县城外,城里的百姓已经杀了县令,开了城门,把刘邦他们接到城里去.这么着,刘邦做了沛公.这时候,他四十八岁.

  后来,刘邦带领两三千人占领了自己的家乡丰乡,又碰到张良带着一百多人想去投奔起义军.两人一商量,就去投靠了项梁.

猜你感兴趣

1.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摘抄

2.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摘抄

3.上下五千年的摘抄

4.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摘抄

5.上下五千年片段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