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关于土家族的民间故事

燕青分享

  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那你知道关于土家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土家族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土家族的民间故事:湘西土家族“赶年”的传说

  一“赶年”——土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等,其中以“土家年”最为隆重,俗称“赶年”。“土人度岁,逢月大,以二十九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土家族过“过赶年”要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节日期间,有祭祀、问树、守田埂、以及吃蒸垞肉(把大块肉拌上小米,与灌肠一起蒸在饭上)和合菜(将油炸豆腐、粉条、胡罗卜、白菜,猪杂、墨鱼、海带等煮成一锅)等风俗。还举行跳摆手舞、演小戏及竞技、贸易、集会等活动。过赶年”的晚上,寨上烧起冲天大火,调年旗高高飘扬,男男女女围着旺火跳摆手舞,唱调年歌,舞“毛古斯”。这种“过赶年”的爽快朴野、红火亢奋,别有一番情调。湘西保靖县一带的土家族从腊月29日起至正月1日晨,禁止做针线、洗衣、舂碓、推磨,30日禁止挑水。关于赶年的来历,土家族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些传说虽然故事有别或情节不一,但大都与土家族的历史、战争有关。

  二“赶年”保家卫国

  在众多有关“赶年”的传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土家族人民为送子弟兵奔赴东南沿海抗倭前线而“赶年“的故事。相传明嘉靖年间,正值年关,倭寇屡犯我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下令征调湘鄂士兵前往征剿,而且限期到达指定海防前线。战事紧急,军令如山,可又新年在即,无奈,老人们决定,提前过年。让孩子们过完合家团圆的新年再启程上路,高高兴兴地奔赴前线,驱逐倭寇,安定海疆,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受侵犯。土家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战功”,后人为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祀祖颂功,每年过年都提前一天。土家族是一个勇敢善战的民族,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这一传说正是明朝嘉靖年间湘西永顺、保靖等土司九溪卫所土兵协同明朝政府共同抗击倭寇的真实写照。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骚扰破坏。在战12582农信通网站局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明朝政府征调广西的狼兵和湖南的土兵前往抗倭,认为要对付善短兵的倭寇,“必须动永顺、保靖二宣尉司精兵”。为了保卫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打击倭寇的侵犯,嘉靖三十三年(1554)冬,永顺宣尉彭翼南率土兵3000人,其祖父致仕宣尉彭明辅领报效兵1000人助战;保靖宣尉彭荩臣率土兵3000人,其子彭守忠根据胡宗宪的要求率土、苗兵6000人,自备粮食和武器,奔赴苏州桃江地区抗击倭寇。可见,过“赶年”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好几百年的历史。“赶年”这一习俗亦是在汉族“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并融入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这一同时也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先辈们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土家族人民诚挚、持久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赶年”抵御异族骚扰

  “赶年“的传说不同,过年的礼仪、程序也有别。在流传上述传说的地区,主要是永顺县。过年时,家家户户首先要在堂屋中用青布围出一个幕帐,象征当年士兵们宿营的营房。帐中置祭桌,上摆传统的年饭、腊肉、粑粑。粑粑上插饰松枝、梅花,旁边用一小竹篓盛装一大把筷子。松枝梅花表示郊野,筷子代表箭,象征当年土家族子弟出征前赶年的情景。而在湘西古丈地区,土家族过“赶年”时,屋前总要插几根野猫树,吹得得哩、咚咚喹(土家族民间乐器)。有的还在家里搭起帐篷,与汉族过大年达不相同。之所以这样过年,是与下面这个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据说清朝时候,古丈会溪坪的山包上,是土王与客王打仗的地方。有一年快过年时,客王把土王和许多土家族群众包围在这个山坡上,清兵众多势大,土王不敢冲出去。于是大家决定提前过年,待客王过年不备杀出去。大家过年后,就准备武器,有的人砍根“野猫树”做长枪,有的人吹“呆呆哩哩”。第二天一早,清兵正在过年,山上人个个伸出野猫树杆,到处吹起“呆呆哩哩”,喊声连天。由于雾大,敌人只见山上密密麻麻,长枪立林,吓得四处逃跑,土王取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流传这一传说的地区过年时就提前一天,渐成风俗。这一传说主要缘于我国历史上民族战争频繁,土家族民众常常不能安全过年。于是就有了土家族人民便施巧计,出奇制胜,不畏强敌的传说故事流传;于是就有了不同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过“赶年”的习俗。从这个传说中我们也可看到,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过大年,阖家团聚都是中华民族所共同追求的,战争也不能阻断。土家族人用他们的智慧,一方面不丢弃这一传统,另一方面又抵御了强敌。从而形成了今天富有特色的过“赶年”的传统节日,使过大年赋予了本民族的气质。

  四遭遇“赶年”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居住地如湘西都是处于与中原华夏文化发达地区的接壤地带,很少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因而受汉民族文化影响较深,作为异族,他所受的封建压迫更是不堪重负。无论是以下哪种说法,都可以说土家族的“赶年”是遭遇来的。他们没机会正常过年。一说是,土家族的祖先,家境贫苦,给财主当长工,为财主家“忙年”,不能合家团圆,只好提前一天“团年”。二说是旧时每到年关,官军便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过年,吃团圆饭,以便逃生。三说是,贫穷的土家人负债累累,财主年关要来讨债,他们便提前过年,上山躲债。驱赶也好,压迫也好,剥削也好,土家人都挺过来了,“赶年”乃是迫不得已,但那也是土家族人凭着自己的勤劳,凭那股韧劲争取来的。

  五“赶年”于土家族人的意义

  从以上三种不同的说法(传说)中,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不论是外国的侵略、异族的骚扰还是地主的盘剥、掠夺,土家族人从来就是英勇无畏,同仇敌汽,并且足智多谋,以奇制胜,这是一个英勇的民族,豪爽的民族。从历史战争的传说中,我们看到土家族人过“赶年”,乃是为了纪念这些标志性的胜利,这些战争的胜利是其民族的自豪。土家族是个淳朴的民族,他们既热爱本民族,又忠实于自己的统治者,在他们那里,还有“大我”的民族气节。他们过“赶年”,乃是崇尚正义的体现。土家族是个尚武而又豪爽的民族,因而在大敌当前,他们能从容自若,英勇无畏。在诸多传说中,我们会发现土家族在战争的前一夜,即过“赶年”,皆以坨坨肉为食。在今天,土家族过“赶年”还是同样以坨坨肉为不可或缺的,并以此作为最好的祭祀品,来表达他们对先辈们的敬仰,激励后代们继续沿着祖先的脚印走下去,不要丢弃土家族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高贵品质。从“赶年”的传说中,我们还可见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在战争传说中,土家族人赋予了祖先“英雄”的形象,英勇善战,富于反抗精神;在生活传说中土家族的祖先是勤劳朴实的,具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因而在新中国成立初,土家族人民协助解放军打击本地土匪恶霸。为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受楚地“巫术”文化的影响,土家族崇拜的祖先的方式表现为祭祀。因而在“赶年”这一天一定要祭祖。祭祖有众祭和家祭之分,众祭要由族内德高望重的人主祭,众子孙叩头,祭毕由主祭人卜卦,乞祖保佑后人。家祭,每家堂屋设供桌,摆生猪头、猪脚、和粑粑、团馓等,供奉本家历代祖先。有的合家老幼祭祀,奠酒三次,用手抓坨坨肉三次。从祭祀中我们也可见传说的影子。土家族居住的武陵山区,多为深山老林,土家人长期与森林中的动植物为伴,因而土家人对动植物具有一定的怜悯之心。湘西一些地方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这一习俗的规定同时也与上面土王与客王之战的传说有着密切联系。团年饭用甄子蒸,并将坨子肉、粉丝、白菜、萝卜等煮在一起吃,“煮合菜”。据说当年土家官兵一起過年,人数众多,只有架甄子蒸饭。肉也沒有时间切细,只好砍成坨子。至于其他的白菜、萝卜更没时间切细、分炒了,只好放在锅里煮成合菜。土家族是个男权民族,上面的传说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男人的世界,因而湘西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土家族人豪爽、痛快的民族气质的形成与发展,与其历史进程中曾经饱经患难、备受欺压,几度被迫举族(氏族或部族)迁徒却能泰然处之的史实分不开。因而,同其先辈楚民族(或巴人,“南蛮”)一样,养成了念祖、怀旧、齐心、尚武的强烈民族精神,这在土家族过“赶年”的风俗与传说里鲜明地体现出来。如今,“赶年”已成为土家族富有特色的风俗习惯,以区别于他民族。同时它也是土家族人引以为自豪的节日。在传说中我们看到了土家族的历史中,在历史中我们认识了土家人,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一个富于反抗的民族。土家人的精神在历史传说中流淌,在风俗习惯中永驻。

  关于土家族的民间故事:土家族打糍粑的传说

  土家族在饮食上既丰富多采,又有自身民族传统特色。特别在过年中,必须要打糯米糍粑,并留有俗语:“过年不打粑,老虎要咬妈。”由此可见,土家族打糍粑从古一直传承至今,十分兴盛。从过去一家只打三至五升米,多则打一斗米,到如今不少人家一次可打上百斤米,

  并且花样色彩也比过去大有增加,有小米糍粑、苞谷糍粑、高粱糍粑等。

  土家族打糍粑在地方县志上记载不多,究竟传承多少年,尚无考察年限。民国时期,湘西永顺县风土志中曾记载:“糯糍粑系糯米饭在石舂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圆月,大直径约两尺,寻常者四寸,厚三分至八分不等。”

  鄂西来凤县民间故事对糍粑传说也十分有趣。传说田氏土家族人原是九兄弟,加上一个女婿,称九子一状元。朝庭怕他们称霸一方,差来士兵,要斩尽杀绝,这正是腊月二十八打过年粑的时候。惊慌间,几弟兄从粑槽中取出一大坨糍粑,用簸箕端起上山了。吃的时候,发现它成了老厚大一坨,几弟兄只好用菜刀划成小块烧来吃。后来,几弟兄各奔一方,安家立业,生养后代,但他们都没有忘记当年的苦难,所以,每当过年,照旧要做大糍粑分享。

  以上故事虽然短小精悍,但它反映了土家族人早期就有打糍粑的传统制作加工方式,也证明土家族的先祖们,在食品的多样化上发挥了聪明的智慧。关于大糍粑制作,如今土家族仍保持这种传统习俗,特别是用在讲亲结缘上比较普便。因为土家族人十分讲究体面,在自己的儿子通过媒人牵线搭桥相亲到未来媳妇时,从开始求亲,到送礼、订婚,包括结婚后送礼都离不开糍粑,。大糍粑能够盖住装盛礼品的箩筐,既体面又美观。这样的礼品糍粑每个最低要12斤米制成,周圆直径一尺六左右,厚度为0。15公分。但糍粑加工制作有各种大小方式,都是根据自己生活需求进行制作。

  据说土家族糍粑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在清初时期,土家族大孝子向怀德的八十岁老母得了病,吃任何东西都不合胃口,向怀德就把糯米用腊肉蒸给母亲吃。虽然老人家有一段时间觉得合胃口,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又不合了。向怀德一时拿不定主意,就把糯米饭用锅铲在锅里反复挤压,使糯米饭成了糍粑,再用油煎上,使之二面黄,送给母亲。老人一看,忙吃上一块,感觉好吃,心里非常喜欢。时间一长,这种样式母亲又吃腻了,总觉得油味太重。但是做好的几块不能丢,向怀德便把几块拿到火炕上,用火钳架在火炭上烤得二面黄,再送给母亲,老人吃起感到非常香脆。从此后,母亲三餐不离。向怀德觉得用锅铲挤压数量太少,又不方便,一天,他就用木桶蒸了半桶糯米,而后,用对舂柔和,再捏成小个,放在刀板上,用锅盖压挤,并且厚薄均匀,每天他给母亲烘烤两个。后来,被土家族人称之为“孝粑”,并世代传承至今。

  还有一种传说,土家族大善人田老六,家有良田千亩,每年旱灾,他都要给灾民施舍一些粗茶淡饭。日子一长,他总觉得太麻烦,就想一个间易办法,把平常不涨饭,又不好吃的糯米拌一些高粱、小米、红苕之类粗粮,用一大锅蒸熟,然后捣烂,用手捏成小个,再用两张方桌上下挤压,使之成为圆粑,看起来既美观,施舍他人又方便利索,而且在火炭上烤起吃,又香又脆。田老六一想,这么多粗粮拌在一起都好吃,如果光用糯米一种制作,那不更好吃?他想到做到,忙喊家人蒸了一木桶糯米饭。熟后,把对窝洗净,用两根青?木棰砸成细烂,捏成细个,再用两张方桌上下挤压,揭开一看,又薄又圆,而且白得透亮。烘烤食之,口感很好。后来,土家族人每年过年,都要打糍粑。

  尽管两种传说有些粗糙,没有什么具体地点、时间,但总是有它一定根据,而且还带着孝文化和善文化,也说明土家族人打糯米糍粑,还存在丰富的传统思想内涵,也充分说明土家族人不光是忠孝、善良,而且还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具有传统特色的饮食文化,千古传承,古今不衰。

猜你感兴趣

1.土家族的民间故事

2.土家族传说故事

3.关于民族传说的故事

4.兔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