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药方>

补气中药方有什么_补气药方怎么样

伟坤分享

  冬天该多补补气。因为,“气虚”容易在冬天出现,最明显的现象是容易感冒、畏寒怕冷。此外,气虚还可能出现呼吸短促、胸闷、消化不良、咳嗽、胃下垂甚至月经不调等问题。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补气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气的中药方

  一、人参

  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于人参的食用方法,《清宫档案》里记载了很多,如“把它切成片,含在嘴里,直到它软化了,再咀嚼咽下去……”这是人参的一个服用方法,即“含服”。另外,就是泡酒。拿一两根人参,配一点滋阴的药物,如枸杞子,泡在酒里,每日小剂量饮用一点,既补气又养阴。

  二、黄芪

  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茶能补中盖气,而且补而不腻,可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熊再加上枸杞、党参、茯芩等药材一起冲泡,效果更好。

  三、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

  西洋参补气,性凉,所以服用后不会上火,气阴两虚之人尤宜。气虚之人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呼吸短促、动则汗出、声音低微等;而阴虚则会表现出一派虚热之象,如舌质红、口干舌燥、眼干、手心发热等。这类人服用西洋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西洋参切成片,或者去药店买些现成的西洋参片,每天拿两片放在嘴里含着,直至参片软化,吐掉或吞服都可以。

  四、党参

  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营养不良。

  党参、黄芪伍用,出自《脾胃论》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引起的身热有汗、口干口渴、喜用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或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所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等症。

  五、太子参

  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一般素有口干、烦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热等气阴两虚症状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又能单味煎水温服,常用剂量为10~30克,可根据病情适量加减。那些久病、体弱之人脾胃被伤,出现饮食减少、乏力、自汗等症状时,可用其配伍山药、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药物,或取太子参15克、莲子20克,加水上锅煮至莲肉烂熟为度,食莲肉,喝汤。

  六、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水湿停滞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宜生用;健脾和胃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脾气不足,形瘦面黄,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者,可与人参、茯苓、炙甘草等配伍,以增健脾益气之功。痰饮内停,症见胸胁支满,头眩心悸,咳而短气者,可与桂枝、茯苓、甘草配伍,健脾温阳化饮。表虚自汗,症见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则汗出尤甚者,可单味煎服或研末服;也可与黄芪、防风配伍,以固表止汗。

  补气喝什么茶好

  1【萝卜茶】

  此茶能清肺热、化痰湿,加少许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

  选用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稍微加点食盐调味,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2次。民间谚语:“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医生满地爬。”

  2【银耳茶】

  此茶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阴虚咳嗽。

  可选用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后加入银耳汤里,搅拌均匀服用。

  3【桂花茶】

  此茶具有温补阳气的功效,主治阳气虚弱型高血压病。

  选用干桂花1克,茶叶2克。将干桂花、茶叶,入杯中,沸水冲泡6分钟,即可饮用。早晚各饮1杯。

  4【苦瓜茶】

  苦瓜茶,此茶有利尿等功效。

  可把苦瓜去瓤装入绿茶,挂在通风处阴干,饮用时切碎苦瓜后取10克用沸水冲泡即可。

  5【姜苏茶】

  此茶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或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此方以药代茶,味少而精,实用简便。

  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温服1剂。

  6【桔红茶】

  此茶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粘而咳痰不爽之症。此茶以桔红宣中理气,消痰止咳。茶叶有抗菌消炎作用,以此二味配制,对咳嗽痰多、粘而难以咯出者疗效较好。

  选用桔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

  7【铁观音茶】

  此茶具有清心明目,杀菌消炎,减肥美容和延缓衰老,防癌症、消血脂、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功效。人说“春水秋香”,所以,秋茶是茶中的精品,此时又是正逢铁观音秋茶上市。综合来看,秋季是铁观音的养生之季。

  补气的食疗调理

  赤豆鲤鱼

  【原料】赤小豆 30克、广陈皮5克,佛手柑3克,鲤鱼(1条)650克,苹果50克,高汤2杯,老姜、葱、盐适量。

  【制作】1、药材稍冲洗;苹果洗净去皮,切小丁备用。

  2.鲤鱼去内脏洗净,将药材及苹果塞入鱼腹内。

  3.炖忠内入鲤鱼及高汤、姜、葱、盐,入锅蒸至熟烂(约2小时),去葱、姜即可。

  【效用】利水消肿。适用千消渴水种.肝炎黄疸、脚气、小便频繁等病。

  参芪鲤鱼

  【来教】《养生药膳》

  【原料】黄芪12克,党参8克,鲤鱼600克,香菇13朵,熟笋丝半杯,葱、蒜头、老姜、高汤,酱油、酱色、塘、米酒、盐适量。

  【制作】1、药材稍冲洗后,加水3杯以大火煮开,改小火煮至汤汁剩约1杯时,去渣,药汤备用。

  2、鲤鱼洗净,在肉厚处每隔3厘米划一斜刀,炸前再于鱼身上抹一层薄芡粉;香菇洗净饱软,去蒂切丝;蒜头切片;葱洗净切丝,泡水3分钟,捞起沥干。

  3、锅热入油6杯烧至七分热,入鱼以大火炸至两面皆酥脆,即捞起沥油。

  4、另锅入油2大匙烧热,入姜、蒜爆香,续入香菇、笋丝炒香,再入鱼、药汤及调味料,以大火煮开,改小火煮至鱼两面稍软,将鱼盛起,余汁勾芡后淋十鱼上,最后上葱丝即可。

  另外,酱色做法:锅热入油1大匙烧热,入糖1杯干妙至糖溶化且沸腾,再入水1杯煮开即熄火,平日可装于容器内盖起来,置于阴凉处保存即可。

  【效用】健脾益气,利水消肿。适用于脚气,消化不良、咳嗽、呼吸不畅等症。

  荷叶乳鸽片

  【原料】乳鸽4只(幸后洗净),白糖少许,鲜荷叶1张,麻油少许,水发冬菇60克,胡椒粉适量,熟瘦火腿15克,蚝油6克,姜片5片,湿淀粉10克,盐少许,熟猪油30克。

  【制作】1、将鸽片和鸽头、鸽翅放人瓦钵内,用姜、蚝油、盐、麻油,白搪、胡椒粉及混淀粉拌匀,后下猪油拌匀,放于长碟中,横放一根水草。

  2、荷叶用开水泡过,洗净,抹干水、放在碟子上面,将鸽片、冬菇片、火腿片互相间隔、分三行排在荷叶上,鸽头、鸽翅放上面,用水草扎紧裹成长方形、入笼中火蒸15一20分钟取出,去水草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服食。

  【效用】补气养精,清暑补脾。适用于一切虚弱者,是夏季良好的补品。


看过“补气的中药方有什么”的人还看了:

1.补气补血营养一周食谱

2.常用补气血的中成药

3.补气血煲汤食谱大全

4.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5.女人补气血的最全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