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艺术>

长袖舞的基本介绍

邱惠分享

  长袖舞以舞长袖为特征,舞人无所持,以手袖为威仪,凭借长袖交横飞舞的千姿百态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长袖舞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长袖舞的简介

  长袖舞在秦代以前已经存在,曾是战国楚国宫廷的风尚,汉人继承楚人艺术,长袖舞更为盛行。舞女多是长袖细腰,有的腰身蜷曲,能使背后蜷成环状,如京戏中的 下腰.京戏中的 水袖 动作颇似古代的舞长袖动作。汉人傅毅在《舞赋》中形容长袖细腰的舞女为体如游龙,袖如素虞.戚夫人的翘袖折腰之舞正是这种舞姿的体现。迄今所获的汉代舞蹈资料说明 长袖舞 实际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舞蹈,许多种舞蹈都以舞袖为特征。舞人有男有女,有单人舞、双人对舞和多人群舞,以单人独舞为主。

  长袖舞的风格

  分婉约和奔放两种风格。婉约风格的长袖舞,舞人身着长而委地的束腰舞衣,这种舞衣限制了下肢的激烈动作,舞姿委婉飘逸,娴静婀娜,以腰部和手、袖的动作为主。腰肢纤细,体态袅娜,舞袖流动起伏。这种舞蹈不但有纤腰的前俯后仰,还有一种颇具特点的侧体折腰。南阳唐河县湖阳辛店新莽时期的冯儒久画像石乐舞图和山东微山县汉画像石乐舞图,展现了舞人侧体折腰成90度、双袖翘起的姿态。奔放风格的长袖舞,舞衣较短,一般长稍过漆,正是为了表演热烈奔放的动作而设制的。比较注重腿部的跨越腾跳动作,其舞姿矫健舒展,粗犷奔放。有的与侏儒俳优串演,诙谐逗趣。如河南南阳县出土的画像石乐舞图,一舞人挥袖起舞,舞衣较短,身旁一俳优正表演谐戏,穿插逗笑;另一边跽坐两人,似为歌者。另外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乐舞图也有此类表现。长袖舞舞衣的长袖有两种:一种犹如衣袖的延长,是上下一样宽度的窄长袖。例如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早期画像砖,舞者头梳高髻,穿长袖舞衣,头侧低,注视地上的球,右肘抬起,上下一样宽的窄袖下垂,左袖向斜下方拂去。另外还有一种又宽又长的舞袖,如西安汉墓出土的拂袖女舞俑就是穿这种服装。第二种是宽袖下接窄袖,大都是细腰长袖,较宽,约齐手腕处,延伸出一段窄长的舞袖,有的像戏曲中的 水袖.如山东膝县汉画像石刻有两个舞人都戴帽,飘曳此种长袖,相对而舞。

  舞者在舞动中,配合躯干的曲线和曳地长裾的飘洒,运用臂膀含蓄的力量,将长袖横向甩过头部,在头顶规则地形成一个弧形,与此同时,另一臂反方向将袖从体前甩过髀间,这样两袖形成一个弧度很大的 S ,身躯也同时形成一个弧度极小的 S ,两个S套在一起,成为一个极优美的造型,这一造型每每出现在汉画像石中。其舞袖空中摆动,或如波回,或如云动,或如虹飞,或如烟起,其美妙殆不可言。那扬举的长袖,飘曳的长裾,行曲的腰肢,婀娜的体态,飘若浮云, 翩若惊鸿,取得了追魂夺魄的艺术魅力。

长袖舞的基本介绍相关文章:

1.白纻舞的基本介绍

2.盘鼓舞的基本介绍

3.现代舞详细介绍

4.宋朝舞蹈特点介绍大全

5.惊鸿舞的基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