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篥乐器的介绍
筚篥即觱篥。也称管子,中国管乐器之一种,多用于军中和民间音乐。流行于我国各地、为汉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多民族所喜爱。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筚篥乐器的介绍,希望你喜欢。
筚篥简介
又称悲篥、笳管、头管、管子。古代管乐器之一,多用于军中。是由古代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簧管乐器,乐器名称就是从古龟兹语的译音而来的。自唐至清,一直是宫廷燕乐中的重要乐器。据文献所载,隋唐时期九、十部乐的高丽乐中,已用到小筚篥和桃皮筚篥,大筚篥也在唐十部乐中开始应用。在中国流行了两千多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现在广泛流传于中国的新疆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朝鲜族聚居地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八孔的,一种是九孔的,它是由古代龟兹的筚篥演变而成的。
筚篥历史沿革
筚篥最初是龟兹牧人的乐器,它同胡笳、角、笛一样,经历了由羊骨、羊角、牛角、鸟 骨制作改用竹子制作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不过比起笳和笛来,筚篥的构造是比较复杂的,是在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筚篥比起角和笳来,有相同之点,如都是竖吹,都经过用羊 骨、羊角等制作阶段。但是,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筚篥是有簧的,并且吸收了笛的指孔,只是 外形上看,筚篥与笳比较近似,所以人们把筚篥又叫作笳管。筚篥分有大筚篥、小筚篥等种类,声音低沉悲咽,故有悲笳和悲篥之称。起初筚篥是用羊角和羊骨制成,而后改由竹制、芦制、木制、杨树皮制、桃树皮制、柳树皮制 、象牙制、铁制、银制等等,而以竹制最为普遍,制作较易。
筚篥在汉魏时代由西域龟兹传入内地,至唐代已盛行中原。成为唐代宫廷十部乐中的主要乐器。隋唐宴享的 胡乐中,以龟兹乐为主,此外天竺乐、疏勒乐、安国乐、高昌乐中都有筚篥。据记载有六钟,根据不同的乐部来源分为:
西凉乐:大筚篥,小筚篥
龟兹乐:筚篥
疏勒乐:筚篥
安国乐:筚篥,双筚篥
高丽乐:小筚篥,桃皮筚篥
在唐代,著名的筚篥曲有《勒部羝曲》、《离别难》、《雨霖铃》、《道调子》等。其中《雨霖铃》曲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的叛军攻陷了长安,唐玄宗李隆基 带着宰相杨国忠和宠妃杨玉环,往西南夺路而逃。
刚出长安一百多里,饥饿疲困的禁军哗变,杀了奸臣杨国忠,并逼玄宗赐杨玉环自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嵬事变”。杀杨贵妃后,禁军队伍继续南行。由秦蜀栈道进入斜谷,又遇细雨绵绵不断,路途艰难,在栈道最险处,有铁索供人攀扶 ,索上挂有铃铛,人走时手扶索链,铃声前后相应,以便相互照顾。玄宗在淅沥的夜雨中,听到断断续续的铃声,倍觉愁肠欲断。此情此景,勾起了对杨贵妃的思念,为悼念杨玉 环,他挥泪写了一首乐曲《雨霖铃》,寄托自己的思念和抒发旅途愁苦之情。
当时有梨园乐工张野狐(又名张徽)在玄宗身边,他是天宝时著名筚篥演奏家。玄宗将《雨霖铃》让他试奏,乐声一起,深沉悲咽,听到动情处,玄宗挥泪如雨。后来回到长安,玄宗还经常叫张野狐为他演奏此曲。
《雨霖钤》曲调缠绵悱恻,到了宋元时,又受到失意文人喜爱,争相填词传唱,于是成为词牌“雨霖铃”的起源。北宋慢词家柳永填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更使该乐曲流传开来,成为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筚篥古曲。
筚篥乐器特点
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而发音。管也分大、中、小三种,以及双管和加键管。大的管约33厘米长,中的24.5厘米长,小的18厘米长。大管比小管低四度,音色高亢,在北方管乐中 常常用于领奏。近年来管的制造及演奏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经过改革的管,音域扩展为两个八度又六个音,而加键管还能演奏十二半音,在合奏和独奏中发挥了更大的效能。 目前在乐队中常使用的有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键管。所谓双管也就是两支管并排扎结在一起演奏,口含两个簧哨,双手同时按两管的音孔,而发出双音,用于民族乐队合奏与独奏 。管子的音色响亮、清脆、个性强,音量大,模仿和表现力很强。这种乐器用途广,多用于地方戏曲、民间管乐合奏、寺院音乐等。
筚篥乐器的介绍相关文章:
1.燕乐的简介
上一篇:笛子乐器的介绍
下一篇:汉族音乐发展有哪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