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关于三国的成语典故_关于三国的故事

蓝俊分享

  在三国有着许许多多的典故,你知道都有什么呢?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国的成语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三国的成语典故:虚张声势

  1、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2、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操大惊,留曹洪屯兵河上,虚张声势。

  3、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谭与尚入城坚守;熙与干离城三十里下寨,虚张声势。

  4、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都只是虚张声势,止不过故意穷忙。

  5、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告诉他此事,命他托察院,只要虚张声势,惊唬而已。”

  虚张声势解析

  [释义]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虚假;张:张扬。

  [语出]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无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正音] 势;不能读作“sì”。

  [辨形] 声;不能写作“生”。

  [近义] 虚晃一枪

  [反义] 不动声色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并无实力或并不想真正交锋的人或集体。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动宾式。

  虚张声势成语接龙

  势穷力蹙 蹙金结绣 绣口锦心 心急如焚 焚书坑儒 儒雅风流 流连忘返 返视内照 照本宣科

  科班出身 身不遇时 时运亨通 通同一气 气涌如山 山鸡舞镜 镜破钗分 分甘绝少 少私寡欲

  欲谁归罪 罪恶昭著 著作等身 身无长物 物腐虫生 生桑之梦 梦见周公 公子哥儿 儿女之情

  情见势屈 屈指可数 数黄道黑 黑漆一团 团头聚面 面如灰土 土鸡瓦犬 犬牙相错 错彩镂金

  金屋贮娇 娇皮嫩肉 肉食者鄙 鄙俚浅陋 陋巷箪瓢 瓢泼大雨 雨散云飞 飞刍挽粟 粟红贯朽

  朽条腐索 索隐行怪 怪力乱神 神功圣化 化为乌有 有损无益 益谦亏盈 盈科后进 进退无措

  措心积虑 虑周藻密 密不通风 风轻云淡 淡妆浓抹 抹月批风 风张风势 势均力敌 敌力角气

  气冲霄汉 汉官威仪 仪态万方 方言矩行 行踪无定 定国安邦 邦家之光 光前裕后 后福无量

  量体裁衣 衣紫腰银 银山铁壁 壁间蛇影 影只形孤 孤恩负义 义重恩深

  虚张声势造句

  1、他样子吓人,其实是虚张声势而已。

  2、张飞在长坂坡虚张声势,吓退了曹操的大军。

  3、老虎东张西望一番之后,断定那怪物必定是在虚张声势,于是一个虎扑,便将那驴子咬死在地上。

  4、父亲就是父亲,手裡的棒子,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他哪会真的打你。

  5、看来这个人并不凶,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6、来个虚张声势,横冲直闯先把敌人的阵地切断。

  7、联名可以壮胆,可以虚张声势,色厉内荏者尽如此。

  8、她虚张声势恐吓他,使他误以为她的枪是上了膛的。

  9、他这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真的做最后一搏,要取得好名次。

  10、那些没有真正能力的人,才只会虚张声势,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11、他样子吓人,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12、我说这句话并不是虚张声势,也不是穷兵黩武。

  13、你何必怕他?他只不过是在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罢了!

  14、人们只是在扬铃打鼓,虚张声势,不用管他们。

  15、我虚张声势,正努力掩藏自己的恐惧。

  16、别看他吼得那么大声,就是因为外强中干,才需要那样虚张声势。

  17、趁敌人还不明真相,我们来了个虚张声势,横冲直撞,四面开花。

  18、他原以为对方调兵遣将,不过是盘马弯弓,虚张声势,岂料战火真的烧起来了。

  19、虚张声势的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虚弱的本质。

  20、这一支孤军已被敌人包围,但指挥官巧妙地运用虚张声势的方反恐吓敌人,相持了半天,援军赶到,终于得以转危为安。

  21、这次全厂的竞赛,既要轰轰烈烈,又要扎扎实实,切不可雷声大,雨点小,虚张声势。


猜你喜欢:

1.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

2.三国成语故事典故

3.三国成语典故大全

4.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大全

5.有关三国的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