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忍辱负重典故_忍辱负重典故故事

蓝俊分享

  忍受屈辱,承担重任。负,担当。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那么大家知道忍受屈辱的典故是什么吗?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忍辱负重典故,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忍辱负重典故

  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拒绝。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

  次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在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不与交锋。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解围。 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拜我为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克尽职守。国家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就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反!” 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利用顺风放火,取得了最后胜利。刘备逃归白帝城,不久病死。

  忍辱负重解析

  [释义]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语出]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正音] 重;不能读作“chónɡ”。

  [辨形] 负;不能写作“付”。

  [近义] 忍气吞声含垢忍辱

  [反义] 忍无可忍

  [用法] 形容人甘愿忍受屈辱;以求能完成重任。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委曲求全”均有忍受屈辱;以求改变之意。但~偏重于“负重”;即担当重任;是“忍辱”的目的;而“委曲求全”偏重于“求全”;即以求保全;是“委曲”的目的;两者目的不同。~含有褒义;语气重;“委曲求全”有时含有贬义;语气较轻。

  [例句] 许多好同志即使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情况下;仍能~;一如既往地为革命工作。

  [英译] bear disgrace and a heavy burden

  忍辱负重造句

  1 为了窃取重要的情报,她忍辱负重潜入敌营。

  2 他忍辱负重,终于把儿子抚养成人了。

  3 当年句践为了复国,忍辱负重,历尽艰辛。

  4 只因未与你见面,我才忍辱负重到今天。

  5 没有他这种捨身忘我、忍辱负重的精神,就没有今天我们的成功

  6 公司经营失败后,他忍辱负重,多方奔波,希望能捲土重来。

  7 如果这是任务所需,我愿意忍辱负重,勉力而为。

  8 他忍辱负重做这件工作,是为了寻找机会破获那个贩毒集团。

  9 为了坚持正义,他忍辱负重,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

  10 许多好同志即使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情况下,仍能忍辱负重,一如既往地为革命工作。

  11 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历时三载,终于得以复仇。

  12 句践在回国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复兴了越国。

  13 当年句践为了復国,忍辱负重,歷尽艰辛。

  14 想想当年的勾践,忍气吞声,为了自己的国家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直至打败吴国,还有惟贤惟德,独占一方的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不辞幸苦,他们多么伟大!

  15 中国战争时期,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通常背负着骂名,却还要忍辱负重地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

猜你喜欢:

1.忍辱负重的典故

2.忍辱负重的历史典故

3.忍辱负重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4.忍辱负重的典故

5.忍辱负重的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