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千金买骨的历史典故_千金买骨的历史典故故事

蓝俊分享

  千金买骨,指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那么你想知道千金买骨的典故是什么吗?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千金买骨的历史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千金买骨的历史典故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很多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记载:"黄金台有二,故燕昭王所为乐、郭筑而礼之者,其胜迹皆在定兴。今都城亦有二,是后人所筑。"

  千金买骨解析

  成语名称:千金买骨

  成语读音:qiān jīn mǎi gǔ

  成语解释: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求贤若渴,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 千金买骨的故事

  成语出处:“千金买骨”是个成语,这句成语见于《战国策·燕策一》,其义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成语造句:只需千金买骨,不怕没有人才。

  近 义 词:千金市骨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成语繁体:千金買骨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千金买骨造句

  1、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很少是千金买骨。

  2、这倒不全是千金买骨的把戏,更是对自己人的栽培。

  3、而华纳也正是看重了崔俊赫这一点和他的影响力,千金买骨!帮助崔俊赫在华纳成立独立工作室,并且成为公司名誉股东。

  4、也是在千金买骨,向其他仆役立一个榜样。

  5、按照普通人的思维来看,好像确实是这个样子,上位者就算是假装也要装出一副礼贤下士,千金买骨的样子啊!可孙策在骨子里是多么霸道的一个人物。

  6、按照孙羽的说法,即使我们默默无闻如果我们投降大周,皇帝柴荣也会效仿千金买骨的故事重用我等的。

  7、可怜的蒋司令又一次替李铁背了黑锅,他这次之所以这样大方,一是因为孙殿英部刚刚归顺不久,做为杂牌军的代表,蒋司令要做出千金买骨的姿态。

  8、然则袁红侠却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所谓英雄不惧出身低,她所要的,并非这些人的武力,而是千金买骨罢了。

  千金买骨启示

  假若千金才会招来千里马的话,那么千里马的成本可谓相当的高昂,而在拥有一大群千里马后不合理的安置它们,或让其耕于农田,或让其老死槽间,或让其日行十里,这显然就是浪费千里马的脚力了,也有悖于千金市骨的初衷.因此我们做事除了有良好的愿望,还必须有恰当的方法,要知道变通.我们不但要树立人才观念,更要合理的优化配置人才,用好的制度发挥人才优势.

猜你喜欢:

1.牢不可破典故

2.千金买骨典故

3.历史典故多多益善

4.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5.千金买笑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