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辩论技巧>辩论赛>

快速有效地反驳论辩中的虚假成分

若木分享

  在论辩中,在观点中“掺假”是谬论的鲜明特征,要快速有效地反驳这些谬论,就是把这些虚假成分锁定并戳穿,让它们明显呈现在大家面前,其谬论也无所支撑。这里和大家分享的四种妙招,是从全新的角度“扫描”对手观点,让“虚假成分”无所遁形,令其陷入被动之中。以下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快速有效地反驳论辩中的虚假成分,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快速有效地反驳论辩中的虚假成分

  逐层分析

  “戒烟该不该列入医保”的辩论赛上,反方进攻:“医保资金也是救命的钱,本来就僧多粥少,戒烟再来分一杯羹,这让自掏腰包的大病、重病患者情何以堪?”

  正方:“这些疑虑,听起来道理铿锵,但其实未必站得住脚。一者,医保或者养老金,所谓‘钱’的问题只是表象,僧多粥少也得看怎么去‘分’粥。就像养老金并轨的真正阻力未必来自财政薄弱一样,医保对戒烟的兜底性负担,非不能也、实不肯也。校车遭遇过‘缺钱论’、营养餐遭遇过‘缺钱论’……可较真起来,好像又忽然都不缺这点钱了。二者,吸烟之害,不逊于大病。正如专家所言,我国每年在治疗与烟草有关的疾病上耗费多达近300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医保资金。这样看如果戒烟入医保,也是另一个角度的节约。”

  反方的进攻也算是中规中矩,符合大众的直观价值取向。正方如果不另辟蹊径,很难一次搬倒对手,于是正方着重把反方的观点分成“缺钱论”“吸烟不算大病”,然后通过联系现实,重新分析两处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这样对手看似有理的观点,变成了建立在失真假设之上的空中楼阁。


快速有效地反驳论辩中的虚假成分

  假设情境

  近年的空气质量调查和城市“水患”等事件把环保问题又推到人们眼前。某大学以“环保建设要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为辩题展开辩论赛。反方说:“环境问题是因为人类向自然索取太多,所以我们着手的重点都是恢复自然环境,而不能人为打乱自然规律。”

  正方回击:“我们要论的‘本’,平时是看不出来的,必须要人和自然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我们看重谁,才知道谁为本。比如土地,过去每公顷土地只要养活3个人,可现在要养活10个人,如果以自然为本,你让多出来的人何去何从?还有粮食问题,联合国统计表明,每天有2500人死于饥荒,这些人饭都吃不够怎么去做环保呢?还有从人类价值角度,如果在野外发现狮子袭击人,难道我们要以保护自然为本而牺牲人类生命价值吗?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对方观点不切实际,而以人为本的环境保护才是踏实可行的。”

  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争论也不只一次。反方虚假的立论基础是假定人是对自然“欠账”的。而正方是把视角切入到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情境,以最终选择哪一方“为本”。这样的求“本”,把寻常的以人为本论点重新装饰,以自然为本的可笑昭然若揭,攻对手不备。

  联系对比

  “官员该不该对公众透明化”的辩论赛上,反方发问:“对方辩友,现在民众中‘仇官’思想太严重了,官员们公开一点信息就被大肆夸张,你们不觉得官员也很苦吗?”

  正方:“反方辩友,我们不要用臆断来证明您方论点好吗?民众真的是仇‘官’吗?日前,武汉大学出现85后教授,或是该校最年轻教授,网友们对此成功表示敬佩。这不能不让人想起,以湖南省湘潭县副县长徐韬等为代表的一批‘最年轻官员’,在被媒体曝光以后,迎接他们的更多是质疑、非议和指责。为什么同样是‘最年轻’,所遭遇的社会评价就如此不同?难道仅仅是‘仇官’情绪在作怪吗?武汉大学这位‘最年轻教授’,尽管年轻,但是他的履历一目了然,完全经得起公众的检验。而‘最年轻官员’们,年龄造假、学历造假比比皆是,所以民众仇视的焦点还是官员们不肯透明化的作风,而谈‘仇官’就本末倒置了。”

  反方想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仇官”思想之后,但被正方戳穿。正方用实例间的比较,把公众心中的“仇官”思想进行新的解读,发现其中的本质是对官员隐藏遮掩的抨击。这样的对比中,一听便知“仇官论”的虚伪,以此为基础的官员不透明观点也不攻自破。赛场上对手鼓吹歪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比较而证明其虚假成分,以严密的逻辑取胜。

  细化阐述

  “自我成长中过程重于(轻于)结果”的论辩赛中,正方坚持过程更加重要,从今天的价值观来看颇为不利。反方陈述:“这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左氏春秋》有言,立功、立德、立言,皆为人生不朽,这就是归结于结果的积极人生观。”

  正方反击:“对方只有一点说对了——我们的辩题是一种人生态度。所以我们要看过程对于人生的意义。第一,人生目标的调整是在过程中完成的,在座的各位小时候可能都想当科学家,现在还有多少在坚持?所以在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优化调整目标;第二,实现目标所采用方法的选择存在于过程,比如说是用‘投机倒把’还是‘光明正大’,我们实现自我成长不能脱离善恶评判,而这种评判是着眼于过程;第三,人的潜能挖掘,是蕴藏于过程之中的,不相信残酷的结局,不问收获的耕耘,一向都是奋斗者的格言!所以,成长中看重过程的意义更加巨大。”条理清晰的论述赢得在场最热烈的掌声。

  在大众的心里,结果先行已经深入人心。反方也利用这个思维定势,其中的虚假成分是忽略了操作过程对结果的意义。正方为了在大家的观念中打开新思路,把过程的作用细化成三点,分别论述。反方怎么也没想到,一条普通的道理,可以细化成三方面意义。相比之下,反方的观点就有些“背书”感觉,无力反驳正方。所以,锁定对手理论的虚假基础,对于辩题不利己方时能起到力挽局面的效果。

  如果在论辩中让对手“掺假”观点蒙混过关,无疑给后续论辩埋下隐患,我们可以拓宽角度,从虚假成分入手,四两拨千斤,这无疑是更智慧的处理方式,也更容易在现场得分。

    1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