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分值占总分居多,想要攻克这个题型,就需要必要的训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历史选择题
1.以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的醇厚之风,独树一帜,而成为重要学派的是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强调“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鼓励“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这些法令 ( ) A.刺激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法律基础 C.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3.2007年底,在江西南昌市青云谱地区接连发掘出数座古墓,墓中出土的木简、墓砖上连续出现“海昏”二字,据专家考证,该墓群属于传说中距今约2000年左右的海昏国,该诸侯国存在于 (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时期 4.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如馒头、油炸饼、胡饼等,其中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
是 ( ) ①南稻北粟格局的打破 ②民族融合程度加深 ③水碓、水磨广泛使用 ④国外粮食作物引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5.据《新唐书》记载,“唐兴,初未暇於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与上述政策特点相似的是 ( )
A.行省制度 B.土司制度 C.卫所制度 D.流官制度
6.宋代的陈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薄序》中写道:“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作者指出了 ( ) A.传统科技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弊端 C.科举制度的局限 D.八股取士的危害
7.清朝前期,佛山冶铁,每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其根本上反映了 ( ) A.商业经济的繁荣 B.手工工场规模大
C.中国出现了近代企业 D.珠三角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8.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播送民主思想的工具”,主要是因为该著作( ) A.主张君主立宪制 B.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C.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D.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9.《独秀文存》中谈到“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观点,说明中国知识分子已认识到 ( )
A.兴民权、设议院,实现君主立宪的重要性 B.中国的社会革命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中国的社会变革必须倡导民主与科学
10.下图反映的事件 ( )
A.导致了“西学东渐”的出现 B.使外国传教士开始充当列强侵华的帮凶 C.便利了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内地进行不法活动 D.使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入高潮
11.李鸿章认为:“然欲自强必先理财。”因此他创办了 (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D.天津机器制造局
12.“租界东洋驻重兵,保商何必要连营。可怜卧榻横陈夜,时听旁人鼾睡声。”这首近代汉口竹枝词(《东洋兵房》)反映了 ( )
A.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出现 B.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
C.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政府”
13.孙中山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为此他主张 ( )
A.平均地权 B.耕者有其田 C.扶助农工 D.节制资本
14.1918年,胡适在《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天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由此可见,胡适主张 ( )
A.君主立宪 B.民主共和 C.托古改制 D.文学改良
15.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
了 ( ) 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16.“或在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国;余临道上,不堪回首话前途。”与这幅对联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 )A.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7.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后在台湾政界任职的官员在回忆和评价五四运动的文章中说:“大陆赤祸蔓延,政府迫迁台湾,五四运动为其种因,应负绝大责任。”这从反面说明了五四运动的影响是 ( )
A.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高考历史选择题参考答案
上一篇:高考历史选择题汇编
下一篇:高考历史选择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