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大暑>

大暑的各地风俗

华华分享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大暑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那么,大暑的各地习俗你都知道有什么吗?

  大暑各地美食风俗

  莲子汤

  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夏日饮莲子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先把莲子去蕊,然后放到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其间把银耳撕碎洗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泡一会儿,取一锅,加适量水,放入银耳、莲子一起炖两个小时,直至汤色变成透明色的,加入适当的冰糖就可以了。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别称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煎青草豆腐

  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喝姜茶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台湾人民则十分流行在大暑这一天吃仙草与凤梨,传说这个时间的凤梨最为好吃,仙草也是当地着名的小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饮伏茶

  暑热入伏后,人们遣暑的习惯之一还有饮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们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习俗,许多人家还会将后院晒干的乌梅制作乌梅茶饮用。

  老鸭汤

  南北各地流传甚广的食方是——大暑老鸭赛补药,以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芡实、薏苡仁来煲汤,消暑滋补。老鸭是暑天的清补佳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营养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大暑节气到,各地习俗知多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气候特征:“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 — 物候

  一候腐草为萤

  萤火虫产卵在落叶与枯草之间,经幼虫、蛹而至成虫,在盛夏孵化而出。古人的生物知识缺乏,所以以为萤火虫在此时由腐草所变化而生。

  二候土润溽暑

  “腐草化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 此时土壤内湿气潮润,天气也湿热难耐,这种蒸郁的热天也是最难过的。

  三候大雨时行

  当早上的湿热之气升至对流云层,在高空遇冷,常在午后降下大雨,雨势大但是下雨的时间不长,雨后可以稍稍缓解一些暑气。

  大暑 — 民俗

  1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2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3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4

  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说的是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5

  吃童子鸡

  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是指还不会打鸣,或饲育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过的小公鸡。之所以要选择童子鸡,是因为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即使是年轻人,体质虚弱的也未尝不可一试。

  大暑 — 谚语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 — 养生

  大暑至,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的千金一刻,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一定要注意,大暑季节要出点养生汗身体才健康!可以通过喝热水,散步,姜水的方式让身体微微出汗,排出体内的湿毒才能秋冬不生病。

  尤其不能喝冰镇一类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脚凉都是伏天不注意导致。

  正如 《黄帝内经•素问》 中所说的“春夏养阳”、“长夏胜冬”,即助长夏天的旺盛阳气,来克制和驱散冬天阴寒之邪,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因为冬季治疗只能治标,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而在夏季,疾病虽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不仅从根本上治疗病痛,还能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正是“未病先防”。

  冬病夏治的中医方法有很多,最常用、有效的便是三伏贴和艾灸了。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中医上认为这是补阳气的最好时机,阳气正了,病痛也就好了。“三伏贴”即中药穴位贴敷,选择在三伏天里施行,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几个不同的穴位治疗,到了秋冬就可以轻松告别一些老毛病。现代研究也证实,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而药物则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发挥了明显的药理效应。

  艾灸将药物和物理作用相融合,所谓“针之不为,灸之所宜”。具体方法可以点燃艾炷直接施灸穴位,也可间接隔着硬币大小的姜片或蒜片炙烤穴位,俗称“隔姜灸”。

  艾灸关元、足三里、背部俞穴对于那些每逢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夏季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艾灸关元穴功效: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 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艾灸背俞穴功效::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如大家熟知的冬病夏治对咳喘的治疗,许多穴位就是采用背俞穴,也是夏天用阳之位补阳的重要场所。

  艾灸足三里功效: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大暑 — 食谱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节气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夏季的标志,这个节气也是一年中全国各地气最高的季节。

  炎热的天气,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大暑节气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生活要有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过度疲劳,避免精神紧张和急躁易怒。下面介绍几款大暑节气养生食谱。

  1

  炝拌什锦

  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淋干水分,装盘备用。炒锅烧热,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锅,炝出香味,再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2

  绿豆南瓜汤

  绿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盐少许。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汽未干时加入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3

  苦瓜菊花粥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即可。


大暑相关文章:

1.大暑和三伏天的区别

2.关于大暑的古诗

3.有关大暑谚语

4.大暑随笔散文

5.有关大暑的诗句

    403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