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不要用暴力教育孩子

欣怡分享

  小时候听过一句话:棍棒下出孝子。但是这句话明显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教育方式了,作为当今社会的文明人不要用暴力教育孩子。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收集了教育孩子不暴力的有效惩罚方法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孩子不暴力的有效惩罚方法

  1、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

  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父母可以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家长都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就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孩子随意哭闹多半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2、不当众处罚:给孩子留下尊严

  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家长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但如果当时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就不能当场发作,而要在事后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孩子一些惩罚会更有效。

  父母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父母应该牢记自己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图一时嘴巴痛快而去刺激孩子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3、计时隔离:让孩子自己反思

  当孩子在家不听话瞎胡闹,或者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时,父母就会把他抱进他自己的卧室或其他独立的空间,让他独自呆上几分钟。几分钟后,父母再准时把他抱出来,并借机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点。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慑力。

  现在的孩子常常都是家里几个大人随时陪伴和保护,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很少被冷落或孤立无援的情感体验。因此,一旦被隔离而受到“冷落”,必然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其次,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把孩子从群体中隔离开来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孩子对此是非常敏感的。

  这也暗示他们:淘气是不为大家所接受的。另外,让淘气的孩子暂时离开,可以缓解大人和孩子的紧张气氛,使孩子能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4、事先告知惩罚后果:让孩子心中有底

  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5、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6、事不过三,讲定规则说到做到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也有人尝试过对于3到6岁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画3个笑脸,然后把它贴在墙上显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够经常看见的地方。当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为,就在一个笑脸上画个‘X’,并且在下面写明他的不良行为是什么。如果所有的笑脸上都画了叉,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他的一个最爱。一些父母尝试这种做法后,惊奇地发现在笑脸上画叉,对孩子来说效果太强大了。

  7、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激励正面行为

  宁宁的妈妈一直对3岁的宁宁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且每次都有成效。每天早上,宁宁的妈妈都会提醒宁宁,在家里玩最重要的规矩就是:一不能打小猫,二不能在沙发上乱蹦乱跳。如果宁宁一天都没有违反这个规矩,那么他就得到一个奖励:多看一个动画片,或者今天多讲一个故事。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种不能得到奖励的压力,他就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8、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一起制定并遵守规则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会有奖励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钱的奖惩方法了。孩子们非常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

  父母可以张贴一张表格,说明各种不良行为的罚金各有多少。比如,不收拾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两枚一角硬币。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说脏话了,就让他上缴罚金,放在一个预先准备的罚金储存罐里。

  9、追加一些家务活:同时锻炼生活能力

  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他不喜欢的家务活,就选择服从于父母的规矩,表现得很合作。6岁的小青就属于这一类的孩子。每次他一有不好的行为,他的妈妈就会要求他:“过来,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或者让他负责拿簸箕,一起扫地。

  当然,给孩子加的家务活要与他造成的后果相联系比较好,别让孩子认为家务本身是一种惩罚。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例如事先准备好一列家务清单,罗列出3~4个孩子最不喜欢的家务活——扫地或者把玩具分类收拾好等等,那么孩子就能预先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将会招致哪种后果。

  10、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换到其他事情上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过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

  有的人或许会产生疑问:这明明没有任何惩罚呀?确实没有任何惩罚,因为父母用各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终目的是给孩子的过激行为降降温,使他不要再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所以,一些低调的缓和方式有时也可以试用,也许就足以达到你们期望的效果呢。

  惩罚很少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糟糕的是,惩罚很多时候还会强化宝宝的不良行为,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试图尝试一种新的管教方式,即便它一开始并不见效,也要坚持2个月看看效果。总是变换不同的方式,其结果是使孩子明白如果自己坚持反抗到底,父母最终会认输,放弃惩罚他了。

  家长不能让孩子做的事情

  1、太过依赖父母

  有的孩子独立性差,穿衣吃饭,穿鞋收拾书包这些自理能力都要依赖爸妈,可见平时爸妈喜欢为孩子包办一切。这样的孩子遇到问题不懂得思考,心理很脆弱,如果父母不在身边,他就容易有挫败心理,更不利于成长。曾经就有一篇新闻报道,一孩子出门读大学后第一次拿到家长给的生活费,竟然连钱都不会花,也不知物价水平,被室友嘲笑后竟然大声反驳道“从小到大,我要什么都是我爸妈去买,我哪知道!”

  解决办法

  不妨做个懒爸妈,懒于帮孩子做事,才能真正让孩子学习独立。曾经有家长习惯送孩子去幼儿园后就站在校门口张望,结果孩子每次都要哭闹着回家,那撕心裂肺的神情真是让人心疼。可是如果家长狠心地送完孩子就离开,孩子反而会容易适应校园生活。平时爸妈应该鼓励孩子多动脑筋勤动手,别忘记适时给点启发即可。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2 、孩子爱打人,有暴力倾向

  有的孩子,特别是男孩,跟同龄人玩耍时喜欢打人,或有推到、掐咬等暴力行为。如果爸妈放任不管的话,将来长大了,这种不良行为就会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了。崇尚暴力的孩子,往往内心容易孤独,很难专注于学业。

  解决办法

  爸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也喜欢打骂孩子,切忌影响孩子。当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时,爸妈一定要第一时间制止,并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人。”只有正确引导孩子发泄情绪,才能改变打人的坏习惯,如果孩子依旧犯错,可以加以小小的惩罚,但是做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3、孩子怕惩罚而爱说谎

  有的孩子以为说谎能取悦大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有的孩子因为犯错害怕被惩罚而说话逃避。如果孩子说谎尝到甜头后,很容易就一发不可收拾。孩子长大了还携带这种坏习惯到了社会,是很难被人接纳的。

  解决办法

  爸妈一定要给孩子梳理良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言出必行,不哄骗他们。这样孩子才愿意信任家长,模仿家长的好行为。在孩子说谎时,爸妈一定要认真地告诉他不对的地方在哪里,一定要诚实表达,再一起寻找解决办法。一时的说谎是永远没办法解决问题的。当孩子说出真相时,可以表扬他说了实话,再让孩子承担责任。

  4、 孩子做事磨蹭,没有时间观念

  有的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结果上学迟到,写作业写到半夜,早起赖床……这些小问题都在潜移默化地拖孩子的后腿,让他在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无法集中注意力。长久以往,当孩子消磨掉学习热情后,自己的将来也就因此失去了更多好的可能性。

  解决办法

  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言行去感染孩子,该做事时立马起身做事。从小也该给孩子灌输时间观,让他们了解时间的宝贵。不妨给孩子讲一讲古代人惜时做事的故事或者自创一些有关时间的童话故事讲给孩子听,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

  5、孩子没有礼貌

  爸妈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礼貌,那么孩子就会以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更没有感恩之心。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如何获得别人的欢心?在他长大之后,他的言行举止都会暴露出家庭教育的缺陷,到时候父母再担心也无济于事了。

  解决办法

  无论什么时候,爸妈一定要教会孩子礼貌。孩子从小就该学会说“你好”、“谢谢”、“对不起”、“麻烦你帮我……”这样简洁的礼貌用语。爸妈一定要以身作则,常和孩子做类似的互动,强化孩子的习惯。孩子在公众场合没有礼貌时,爸妈可以给他面子,但是一定要抓准时机或给孩子一个制止的眼神,让他知道没礼貌的行为不被喜欢。

    365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