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健康养生知识>

浮小麦有些什么功效与作用

健烽分享

  浮小麦是一种作用比较多的养生食物,在当今市面上,浮小麦很受欢迎,是众多养生爱好者的最爱,与其同时,很多人对浮小麦并不了解,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于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浮小麦的功效

  浮小麦为干瘪轻浮的小麦,水淘浮起者,植物形态详小麦条。干燥颖果呈长圆形,长约2~6毫米,直径约1.5~2.5毫米。

  表面浅黄棕色或黄色,略皱,腹面中央有较深的纵沟,背面基部有不明显的胚1枚,顶端有黄色柔毛。质坚硬,少数极瘪者,质地较软。断面白色或淡黄棕色,少数带有颖及稃,气无、味淡。以粒匀、轻浮,表面有光泽者为佳,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小麦性味甘、凉,可入心经、脾经和肺经,具有养心除烦的功效。“安神除烦”是小麦的重要效能,如著名的“甘麦大枣汤”,即是以小麦配伍甘草和大枣,专门治疗妇女“脏躁症”的。脏躁症是指由于人的心血不足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常打呵欠、悲伤欲哭等一系列症状。该病类似于“癔病”。小麦的常用剂量为30~6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

  浮小麦性凉、味甘咸,可入心经、脾经和肾经,具有益气、除热和止汗的功效。“止汗”是浮小麦的主要效能,凡由阳虚引起的自汗和由阴虚引起的盗汗患者均可应用浮小麦治疗。

  浮小麦的作用

  自汗、盗汗

  本品甘凉入心,能益心气、敛心液;轻浮走表,能实腠理、固皮毛、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气虚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治阴虚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药同用。

  骨蒸劳热

  本品甘凉并济,能益气阴,除虚热。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同用。

  鉴别应用

  浮小麦与小麦,两者均能益气养心除热,然前者走表,除浮热止汗力强,故对骨蒸及其盗汗用之较多,后者益气养心,除烦止渴里胜,脏躁、心烦不安、消渴之证用之较多。

  浮小麦与麻黄根,两者均能止汗,常配伍用于盗汗、自汗证,浮小麦益气除热而止汗,具有扶正驱邪之功,并行收敛,麻黄根只具有收敛之性,无扶正之力。

  浮小麦的吃法

  象牙丝浮小麦猪骨汤

  材料:象牙丝(10克),浮小麦(30克),排骨头(100克)

  做法:

  1、排骨头斩小块焯水,全部材料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2、喝时以少许盐调味,分2—3次喝。

  糯稻根浮小麦酸枣仁茯苓瘦肉汤

  材料:浮小麦30克,糯稻根15克,酸枣仁10克,茯苓10克,瘦肉150克

  做法:

  1、瘦肉切小块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2、喝时以少许盐调味,分2次喝,连续喝3日。

  浮小麦黄芪泥鳅汤

  材料:泥鳅250g,浮小麦15g,黄芪30g,大枣12粒,姜适量。

  做法:

  1、浮小麦洗净,大枣清水洗净,黄药剪短一些并洗净,泥鳅洗净,沥干水分。

  2、热锅倒入点油,将洗净的泥鳅倒入锅中,爆香一下,捞起。

  3、炖盅里放入浮小麦,黄芪与大枣,再将泥鳅放入,注入2碗清水,加盖,隔水炖2小时。

  浮小麦大枣粥

  原料:浮小麦50克,大枣6枚,糯米60克

  做法:将浮小麦、大枣、糯米分别洗净,去杂,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先用旺火,再中火,后文火煮成粥。

  猜你喜欢:

1.失眠最好的食疗方法

2.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3.小麦草粉的功效及用途

4.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5.浮小麦的功效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389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