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健康养生知识>

糖尿病人秋季如何养生

维俏分享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与季节密切相关,因此,自我养生和调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秋天的来临,糖尿病患者的养生之道也应适时作出调整。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糖尿病人的秋季养生之道,希望能帮到你。

  糖尿病人的秋季养生之道

  一、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秋季天气炎热干燥,人体的邪气会比较重,在这样的季节,人人都应该注意补充水分,糖尿病患者更是需要。“有些糖尿病人担心多饮导致多尿,往往等渴了才喝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糖尿病多尿是由于血糖高,而现在天热,出汗较多,限制饮水会造成脱水,血液浓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肾功能障碍等。”重庆市中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刘菊香指出,糖尿病人应多喝白开水,果蔬汁、汤和淡茶,还可以喝一些自制的中药茶,这样能够及时补充丢失掉的水分。可用用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加水熬20分钟,然后少量频服就可以。每天坚持饮用,可以避免水分流失和身体虚弱。也可以直接用麦冬泡水喝也能达到养阴生津的目的。

  二、可以酌情减少药物用量

  “秋老虎”来袭,糖友往往心浮气躁、情绪不稳、睡眠不佳,容易造成血糖波动、升高。所以,糖友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开朗的心情。同时,由于此季节食欲欠佳、进食量少,户外活动消耗增大,血糖水平往往偏低,鉴于此,在保证血糖控制达标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减少药物用量。但不可冒然停药,以免造成血糖波动,加重病情。如需对药物剂量或种类加以调整,务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早睡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是顺应秋季养生之道的起居方式。秋天阳气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人们应根据四时阴阳变化早睡早起。初秋天气变化无常,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最易感冒,特别是老年患者应及时增减衣服,谨防感冒。

  四、进补不能乱补

  秋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五、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无法治愈,其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合并感染:发病率高,两者互为因果,必须兼治。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降糖灵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1)脑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堵塞性脑血管疾病多见;

  (2)心血管:患者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以冠心病较为多见。临床特点包括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时间早,女性糖尿病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增高更为明显,无痛性心肌梗塞等非典型性临床表现多见等等;

  (3)下肢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5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

  微血管并发症:

  (1)肾脏:患病率尿毒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特别是Ⅰ型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可有蛋白尿、高血压、浮肿等表现,晚期则发生肾功能不全;

  (2)眼底: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

  神经并发症:

  (1)感觉神经:疼痛、麻木、感觉过敏;

  (2)运动神经:可见单神经麻痹引起的运动障碍,局部肌肉可萎缩;

  (3)植物神经:出汗异常、血压及心率变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泻或便秘以及阳痿等。

糖尿病人秋季如何养生相关文章:

1.冬季糖尿病人怎样养生

2.霜降糖尿病人怎样养生

3.糖尿病人养生汤食谱大全

4.糖尿病人冬季养生茶

5.百岁糖尿病人养生

    371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