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文章有休息
对于研究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哪些相关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文章篇1
摘要:人是社会成员,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需要依托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会产生个中不同的情绪波动,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或多或少的冲击。本文将从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内涵,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研究此课题。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心理问题更是复杂。能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心理健康的启示,这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人际关系,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
1. 前言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心理健康,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它的衡量标准又有哪些呢?而人际关系和它又有什么联系呢?当今社会,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层出不穷,从马加爵对室友的报复到复旦大学荒谬的杀人事件,在到南昌航空航天大学的未知死尸事件。我们现代人,不禁自我发问,我们是怎么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多元化是心理问题的产生因素。人际交往是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善于和他人的交往,保持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在学校,能正确第 1 页 共 6 页
的处理老师、同学等之间的关系,保持和谐的师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地帮助。它可以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促进心理平衡,增进情感的交流,排除不良情绪,完善自我,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得人时常感觉到幸福感和安全感。
2.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内涵
2.1人际关系的内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2.2 心理健康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3. 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1 两者之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人伴随分娩而产生的基本焦虑,只有依靠他人才能得到缓解,在他人的轻轻拍打、安抚下,他得到了拯救。而马斯洛也认为,人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基本需要:他需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他需要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社会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缺失性需要,它非得被满足不可,否则,将使主体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更是肯定,群体合作具有生物保存与适应的功能。如果没有群体的合作,不仅是人类,许多生物都得灭绝。马克思也说: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也无从规定。
3.2 人际关系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际关系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朋友多,人际关系和谐,因此人们之间可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样就可以降低心理压力,化解心理障碍,有利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人际关系恶劣,缺乏知心密友,有话不想说,也不能说,只有把所有的问题都压抑在心中,这样,产生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因此,很容易把心理问题积蓄和放大起来。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能给人带来愉快、欢乐和幸福,而紧张、冲突的人际关系会给人带来烦恼、郁闷和痛苦。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环境之中,同样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并形成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所有非器质性心理障碍的发病机制都在于人际关系不佳。人际关系也影响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曾说:“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靠自己的知识,而85%取决于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
4.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1人际交往健康的主要标志
1) 乐于交往
即有交往的需要与意愿。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一个人若与世隔绝,社会交往被剥夺,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乐于交往,待人真诚,富有同情心,能在交往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2) 善于交往
人际交往健康的人不仅乐于交往而且善于交往。他们对人际关系有敏锐的感受力,能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当的方式和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即使在人际交往遭遇困难时,也能采取成熟的方式应对,绝不企图逃避。
3) 善于赞赏别人的优点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善于发现并赞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能够尊重他人的独立性,设身处地地帮助别人,并乐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他人长处。
4) 有积极肯定的自我认识
即具有良好的自我感受和自制力,善于发扬自身长处,在人际交往中能保持独立自主,不轻易盲从他人。
5) 有友善的幽默感
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其实幽默感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用幽默的办法对付烦恼,不仅可以化解痛苦,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轻松、愉快。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个人都达到健康的人际交往标准,而且由于交往双方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人际关系中还经常有障碍出现。
4.2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交往的基本途径包括加强思想修养、锻炼交往能力、丰富社交知识等。这几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 加强思想修养
人与人的交往,关键是思想交流,有些人交往不足,往往是思想素质问题,如猜疑、自傲、嫉妒、自私等。每一个人都有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的内在需求,也都有这样的潜能,重要的是走出封闭和自私的小天地,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思想觉悟。
2) 锻炼交往能力
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和承认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信任他人;他们对人宽容,不计较他人过失;能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不卑不亢;努力理解别人,而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善于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交往时主动积极、热情。注意提高这些能力,就能很好地改善人际交往的质量。
3) 丰富社交知识
在交谈过程中,注意措词文雅,态度自然,谈话要诚恳、适度,谈吐幽默、轻松,在交往中还要注意多用表杨,少用批评。实践证明,真心诚意和实事求是有助于增进友谊。
参考文献:
(一)符天红.三亚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赵丞智.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二) 张运生.大学生心理健康[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廖志鸿.新形势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5):48~51
(三) 孙园.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探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56~58
关于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文章篇2
人在成长与发展中,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成败,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生活和事业的成败,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先生曾指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技术决定,另外的85%,则要靠人际关系。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都希望能拥有多一些朋友,并与他们保持真挚的友谊。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讲,许多心理问题都与人际交往有关。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理论及交往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地交往,是本章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人际交往的意义
看看“人”字的结构,一撇一捺,谁也离不开谁,相互依赖,相互支撑。人要生活得开心快乐,离不开人际交往。尤其在遇到困难时,人际交往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有助于对自我的了解
一个人只有在与他人交往中,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了解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和在社会中的地位,才能对自己的各方面有比较清楚地了解,从而不断在行为中调控自我和完善自我。
(二)信息交流功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知识、经验和情感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信息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智者来说,信息是财富,及时把握信息就意味着成功的来临;同时信息又是智慧,是明天的创新和成就的重要条件。一个人所学得知识和经验有限,通过交往可直接获得许多信息,有时别人的一句话,就会使人深受启发;有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与人的偶然交谈中,突然得到启示,产生灵感。在交往中,其实受益最大的是自己。如十个人交往,每人说出一条信息,自己收获的信息就有九条。生活中,有的同学总担心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知道而超过自己,而不与人交往,结果是孤陋寡闻,难以进步。
(三)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类共同的需求,需求满足的重要条件是交往。在交往中,人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人欢喜时,与他共同分享快乐,他人悲伤时,多一份理解与宽慰,正是友谊分担了压在心头的重担。友谊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实践证明,交流越多,感情越深,交往越少,感情就会淡漠,距离越远。
(四)有利于身心健康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讲,许多心理问题都与人际交往有关。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尤其是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良,学生会因得不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与尊重而使学生心情更加抑郁或急躁等,久之,会积郁成心理问题。相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够使学生的心理需要获得满足,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缓解心理紧张和压力具有直接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要想拥有一个好人缘,在交往中就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平等原则
平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平等意识日益明确。教师面对众多学生,无论是来自农村、城市、学习好坏,并无尊卑贵贱之别,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教师要一视同仁。如果违背该原则,自视教师权威,居高临下,必然会僵化师生关系,表现师生之间的不平等。
(二)尊重原则
尊重的需要是人类的共同心声,也是每个学生内心渴望的需求。只有尊重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教育的成功。
何谓尊重?
• 与学生交谈时,目光注视着对方;
• 与学生相遇时,微笑着与其打招呼;
• 在得到学生的帮助时,说声“谢谢”;
• 如果自己有不当的语言、教育方法时,及时说声“对不起”; • 别人在说话时,注意聆听,不随意打断。
• 教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以成绩好坏而有区别;
• 学生有过错,不当众惩罚学生;
• 不当众批评指责学生
(三)宽容原则
师生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人和事。这些均源于风俗习惯和个性差异及认识水平的不同等。遇到这些矛盾,宽容要体现在理解和忍让。相互理解是人际沟通、促进交往的重要条件。理解就是要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处处体恤他人。
一位学生今天发了脾气,如果你能想到:可能是他遇到了烦恼的事情,你就能谅解他的反常行为;
在交往中,如能做到理解他人,善解人意,心理位置互换,一定会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学生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一)缺乏交往的技巧
许多学生很想与人交往,但是不懂得如何交往,但又不好意思求教于他人,处于被动等待状态。平时不与人交往,需要别人帮助时又张不开口,也就终止了交往。还有的同学交往中语言生硬,直来直去,在表达自己感受,劝说、批评人时不讲究艺术,结果好心没好报,阻碍了交往。
(二)人际交往恐惧
有一些同学存在着人际交往恐惧的症状。在交往时,肌肉紧张,心跳加快,面红耳赤,不敢与人对视,说话词不达意。顾虑比较多,总担心在众人面前,言谈举止失当,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更感恐惧。一般来说,性格过于内向的人、自卑感强的人多有此表现。
(三)性格中的不良特征
有的人在交往中过于敏感多疑,经常出现别人说着无意,他听者有心。遇事往坏处想,总觉得别人不安好心。戒备心强,对所有人持怀疑态度,因而在交往中也不流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很难与人推心置腹和与人深交往,更不会拥有知心朋友。还有的人过于自负,嫉妒心强,语言粗鲁,苛求于人,孤独、固执,自私自利等都是阻碍交往的重要因素。一下常见的人格缺陷和特征,有碍人际关系的形成。 ▪过分自卑。他们往往消极地评价自己,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然也没有吸引力;
▪过分自负。他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甚至把吹牛当成家常便饭,难以使人信任;一旦得不到重用,就认为是老师不公平,抱怨、不满意,从来不知道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敏感多疑。这种人经常是别人“说者无意”,他“听者有心”,常误解别人,把自己的主观猜测当成事实,不但自己心生烦恼,也让别人感到委屈。
▪为人虚伪。与这种人交往,没有安全感;也难有真正的朋友。 ▪嫉妒心强。这些同学往往心胸狭窄。他们稍有不如意就反击他人,甚至报复他人;他们对同学的优秀不能容忍,心理难受,若长期不能调节,则易患心理障碍。
▪苛求于人。对人要求过于严格,甚至吹毛求疵,使人不快; ▪自私自利。他们只关心自己而不关心别人,甚至损人利己,自然不能吸引人;
▪孤独固执。过于封闭自己,坚持自己的意见,说话很难听,难于与人交往;
以上人格缺陷尽管是少数人拥有,但是却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人际交往。因此,健全大学生的人格非常重要。大学生的人格具有可塑性,只要愿意改变,在同学、老师的协助下,对人格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可能的。
(四)不想交往
这部分同学缺乏交往的愿望与兴趣,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他们大多是人格异常者。
(五)认知中的偏差
交往的过程是双方彼此满足需要的过程,如果只考虑满足他人的需要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那么彼此间的交往就会发生困难。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认知源于脑子里的不合理想法,消除认知中的偏差的有效方法是自我对话技术(参考《中小学心理咨询手册》第十一章:心理咨询技术)。
关于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文章篇3
现代人的健康标准不同于以往,现在的健康标准即包括生理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心理健康显得更加重要。当代大学生所要面临和将要面临的社会环境不同于以往,尤其是在现今激烈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环境条件下,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将有助于大学生个体成功就业、成功职业生涯健康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意味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需要具备一定素质,比如真诚、宽容、关心他人、平等待人等。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同样具有双向性,取决与双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双方的目的。
做到一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的人际交往:
1.交往目的的纯洁性 我国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市场经济在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人,甚至影响到大学生,把金钱和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其人际交往也同样是基于利益的驱动。这样的人虽然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一定的物质利益,但丧失了人际交往的基本目标和方向,无法从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抚慰和慰籍,由于时时算计,处心积虑而影响心理健康。就如同一个经常扯谎的人,实施担心谎言被接传,而处处小心谨慎,甚至恐慌,使得心理对外界的正常应急反应被扭曲,常此以往,心理对外界经常建立负面反应,设的身心健康收到伤害。
2.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要真诚、开朗而豁达 一颗真诚的心,开朗的性格,就像一股清泉股股地滋润别人的心田,使得别人容易产生与你交往的愿望和行动,具有凝聚力,是建立良好而广泛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3. 增强个性品质、人格魅力 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助于大学生和别的同学、老师、以及他人建立健康而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而人格的魅力往往成为你能够吸引他人产生与你交往的意愿的向心力。
4. 有效的沟通方式 与人沟通的能力是建立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容易沟通意味着这个人很容易接近,使得别人认为与你交往不存在障碍。有效的沟通可以使得你能够巩固战果,把与别人的良好人际关系保持下去。
如何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培养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动中,要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消极回避,要敢于接触,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而且还要不怕出身、相貌、经历,不要因来自边远的地区、相貌不好看或者经历不如别人而封闭自己,其次要从小做起,注意社交礼仪,积少成多;再次要善于去做,大胆走出校门,消除恐惧,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生活中去体会,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另外,要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打动人的是真诚,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之一。
人际交往的原则
(1) 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 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 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 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5) 宽容的原则: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看过“关于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文章”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