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肉粽子的做法
山西民俗学家认为,粽子的来历和古时三晋先民治水的故事有关。现在就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鲜肉粽子的做法吧。
鲜肉粽子的做法
鲜肉粽子的材料准备
鲜肉粽子的步骤
1.糯米在做粽子的前天晚上就泡上,第二天就可以随时包粽子了。其实我也曾把糯米泡过3个小时就包,包出来的粽子的质地和味道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太匆忙,所以总是把准备工作提前一点做好。
2.把泡好的糯米用适量的盐、生抽、老抽拌匀。
3.粽叶清洗干净
4.把鲜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块,用生抽、老抽、盐拌匀腌制至少20分钟备用。
5.取一张粽叶,折成漏斗状
6.漏斗里放一点糯米,放一块瘦肉
7.再放一些糯米盖住瘦肉,放一块肥肉
8.放糯米将肉全部盖住,但是粽叶留出1厘米高的边以便“包扎”
9.把边缘多出来的粽叶用自己的手法收起
10.然后用自己的方法把粽子五花大绑,只要能绑结实就好。
11.用砂锅高火煮两个小时,肥肉都煮得透明,特别香
粽子的史籍记载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
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西晋周处称呼粽子为“角黍”,《风土记》中有“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另有民间传说:包粽子其实是暗示屈原是被绑着扔到水里害死的,并不是自杀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却说:“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