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菊的功效与作用_芙蓉菊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芙蓉菊属常绿半灌木,芙蓉菊可作为色块植物应用于花坛花境拼图和庭园观赏,也可盆栽。那么,你知道芙蓉菊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芙蓉菊的功效与作用,欢迎大家阅读。
芙蓉菊的功效与作用
性状:本品为菊科芙蓉属千年艾。本草生于山坡、路边、海滩石隙、常有栽培。全年可采收。分布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
性味:本品辛、苦、微温。
功效: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咳化痰的功用。
主治:胃痛、感冒、风湿关节痛、麻疹、百日咳、支气管炎、淋浊、腹泻、白带、乳腺炎、痈疽疔毒、蜂螫伤等症。
芙蓉菊的单方验方
1、治肺热咳嗽、麻疹咳嗽、百日咳:芙蓉菊3-10克,水煎,冲蜜服。
2、治小儿腹泻:芙蓉菊、蒜头、薄荷、柑叶、生姜、豆豉各适量,捶烂炒至黄色,研末,调蛋清敷肚脐。
3、治小儿咳嗽、生胎痰:芙蓉菊(生品)6克,川贝末3克,水煎,冲蜜,分次服,每日1剂。
4、治风湿关节痛、胃脘冷痛:芙蓉菊干根15-30克,水煎服。
5、治风寒感冒:芙蓉菊干叶15-18克,水煎冲冰糖服。
6、治痈疽初起、无名肿毒:芙蓉菊鲜叶适量,红糖少许,捣烂外敷患处。
7、治小儿麻痘作痒:芙蓉菊枝叶扫之可止,或捣烂取汁沫之。
8、治小儿惊风发作:芙蓉菊叶捣烂,炒酒封肚脐。
9、治疮疡、乳疮:芙蓉菊鲜叶捣烂敷患处。
10、治疔疮:芙蓉菊叶、野菊花叶,捣烂调蜜敷患处。
11、治痈疽初起:芙蓉菊适量,丁香末、樟树皮末少量,捣烂敷患处。
本品内服常用量干品10-15克,鲜品15-24克,外用适量。
芙蓉菊形态特征
半灌木,高10-40厘米,上部多分枝,密被灰色短柔毛。叶聚生枝顶,狭匙形或狭倒披针形,长2-4厘米,宽5-4毫米,全缘或有时3-5裂,顶端钝,基部渐狭,两面密被灰色短柔毛,质地厚。
头状花序盘状,直径约7毫米,有长6-15毫米的细梗,生于枝端叶腋,排成有叶的总状花序;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外中层等长,椭圆形,钝或急尖,叶质,内层较短小,矩圆形,几无毛,具宽膜质边缘。
边花雌性,1列,花冠管状,长1.5毫米,顶端2-3裂齿,具腺点;盘花两性,花冠管状,长1.5毫米,顶端5裂齿,外面密生腺点。
瘦果矩圆形,长约1.5毫米,基部收狭,具5(-7)棱,被腺点;冠状冠毛长约0.5毫米,撕裂状。花果期全年。
芙蓉菊栽培技术
配制培养土:芙蓉菊根系发达,株形较大,而盆栽时由于受到花盆容器的限制,其根系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土壤范围内活动。故芙蓉菊盆栽时对土壤要求严格,需人工配制培养土。首先选择原料,如选园土、腐叶土、河沙、泥炭、厩肥等;其次确定合理配比:如园土5份、腐叶土3份、炉渣灰加农家肥2份;最后为杀死培养土中的病菌可进行药剂消毒或加热消毒。
选盆:市场上出售的花盆在种类、样式、质地、大小和使用效果等方面不同。因此,应根据芙蓉菊的生态习性、幼苗大小、用途等选择适宜的花盆。现可供选用的花盆类别主要有素烧盆、塑料盆、紫砂盆等。
移栽上盆:为防拥挤,扦插苗应及时移栽于露地、保护地或盆栽养护。注意小苗一般不宜盆栽。因为小苗盆栽的不如地栽的生长快、生长健壮,且成型快、根系发达。故盆栽芙蓉菊通常采用1年生以上的成型老桩。上盆将1年生以上的成型扦插苗移入泥盆或盆景盆栽培。上盆时注意花苗与花盆大小相适宜,并注意保护成型根系的完整。上盆时,先用两片塑料纱网将盆底排水孔盖住,以防小虫钻入、粗根穿出和盆土流失;上面再用两块瓦片斜搭成拱桥形,以利通风、排水。然后装入1层1-4厘米厚的较粗基质,再装入1层培养土,将芙蓉菊根系舒展后放在盆中央,并适当提根扶正填入培养土,边填土边用手将培养土压实,上面留出1.5-3厘米的沿口,以利浇水、施肥。上盆后,立即用喷壶浇足水,连浇2次,置庇荫处缓苗。经3-5天后及时将遮阳网除去进入正常养护。
肥水管理:芙蓉菊性喜潮湿环境,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因此,盆栽芙蓉菊也应常向植株上喷水,并保持盆土湿润。此外,还要综合考虑芙蓉菊的生育期、栽培季节、选用优质水等情况,进行科学浇水。盆栽芙蓉菊喜肥,但在不同的生育期,要施不同的肥料,做到合理施肥。如苗期以氮肥为主,孕蕾期以磷、钾肥为主。
矮化处理与修剪造型:成型的芙蓉菊可劈接小菊品种而制作盆景,但要增强盆景制作效果,需控制其株高和长势;为此要进行药剂矮化处理,如选用B9、CCC、PP333等。制作盆景是经人工修剪造型和艺术创新等综合措施实现的。芙蓉菊盆景的造型方式就融入了中国五大流派的盆景造型艺术形式,如直干式、悬崖式、斜干式、提跟式和连根式等。修剪方式主要是短截、疏枝等,同时结合人工攀扎。而具体修剪手法的应用要考虑不同的造型方式,以期获得不同造型形式的芙蓉菊盆景艺术效果。
猜你感兴趣:
1.大叶芙蓉的介绍
6.小青菊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