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食材知识>

中药赤芍功效与作用

维俏分享

  赤芍的功效,活血祛瘀散恶血。赤芍味苦性酸寒,跌打损伤疮痈肿。破血通经泻肝火,血瘀痛经且止痛。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赤芍的功效: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赤芍的作用:

  1.赤芍药配丝瓜络:赤芍药酸苦微寒,有活血行瘀,凉血清热之效,偏散偏泻,佐以丝瓜络之宣通经络则直达病所,两者相配共奏和营通络之功。用于营血热毒所致之肿痛,胸胁作痛,周身不适等。

  2.赤芍药配白芍药:赤芍药偏于凉血行血散瘀,用于血热血滞之证,白芍的功效与作用药偏于养血益阴,柔肝止痛,用于血虚肝旺之症,赤芍药散而不补,白芍药补而不散,赤芍药泻肝火以凉血,白芍药养肝阴以平肝,两药合用,一散一敛,一泻一补,对阴虚挟热有癖之证最为相宜。

  3.赤芍药配茯苓:赤芍药活血散瘀消肿,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健脾利水。两药合用,水血共调,有活血健脾利水消肿之功,用于痰饮瘀血交阻之证最为有效。

  4.赤芍药配生地黄、牡丹皮:三药同入血分,合用增凉血解毒,活血散瘀之功。用于热毒血瘀之黄疽,其中赤芍药用量可酌情加大。

  5.赤芍药配大黄:赤芍药入血分,祛瘀之功颇佳,大黄泻热毒,破结滞,通破之力甚强,两药相使为用,大黄得赤芍药直入血分而破血中之滞,赤芍药得大黄祛痛之力宏,共奏泻热逐瘀和营止痛之功,用于胸痛,血瘀经闭,痛经,胁下积聚疼痛,以及下焦湿热而致的下履部疼痛等属热实之证者,如《千金方》中神明度命丸即以此两药组成。

  6.赤芍药配枳实炭:赤芍药活血和血以止痛,枳实炭行血中之气而不峻烈,两药合用,产毛血同治,宣行气血则腹痛自止,用于产后气滞血瘀,腹痛,烦满不得卧及痈脓之证。

  中药赤芍与白芍的区别

  白芍可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敛阴止汗。常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及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阴虚盗汗。赤芍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常用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热毒壅盛,痈肿疮疡,肝火目赤肿痛。

  白芍的成分:白芍的根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约1.07%、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白芍的花花含黄芪甙、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多量没食子鞣质(10%以上)、除虫菊素0.13%、13- 基十四烷酸、β-谷甾醇、廿五碳烷等,叶含鞣质。白芍含有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酰芍药甙、芍药内酯甙(Albiflorin)、氧化芍药甙、芍药吉酮苯甲酸(Benzoic acid)、β-谷甾醇、没食子鞣质、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和三萜类成分。

  赤芍的成分:赤芍主要含有芍药苷类和丹皮酚类成分,但还少量含有胡萝卜苷、苯甲酸、β一谷甾醇、鞣质、挥发油等成分。赤芍含苯甲酰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苷元、没食子酰芍药苷。丹皮酚类: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丹皮酚类成分具有抗炎、促进消化等功效。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中药赤芍与白芍的区别。

    365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