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防治
春天来临,春风徐徐,然而有些传染性疾病也是悄然而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的儿科常见疾病防治,一起来看一看吧。
儿科常见疾病防治
—、发热
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目前主张测腋温,若腋温超过37.5℃,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
(一)发热程度分级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41℃以上。
(二)病因
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根据一些体征能帮助找到小儿高热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若患儿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水痘、手足口病等;
2、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
3、若伴有咳嗽,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
4、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结核、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5、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三)急救措施
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解包、松衣散热。
1、冷敷:可用冷湿毛巾敷额,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
2、醇浴: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
3、在作物理降温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当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医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4、药物降温法:不可随便使用退热药,若体温不超过38℃,无需服药,要注意观察。对早产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药物降温。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4-6小时一次。布洛芬(恬倩、美林)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6-8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由于高热容易造成脱水,也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此必须鼓励患儿多饮水。一般发热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产生。但当体温超过40°C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C以上高热就必须紧急处理。小婴儿可能由于高热会引起心跳加快,还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等。对于高热不退、有惊厥病史者及小婴儿及时送医院进一步诊治。
(四)预防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流行期间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二、咳嗽
小儿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运动,可以阻止异物吸入,防止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继发感染。任何病因引起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均可引起咳嗽。
(一)治疗小儿咳嗽的误区
误区一:小儿咳嗽与鼻塞、流涕没有直接关联
小儿咳嗽时常有鼻塞流涕的症状,但家长往往只针对咳嗽的症状治疗,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
误区二:小儿咳嗽要先用消炎药
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药,其实这会对小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小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引起的,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如果不能对症,服用消炎药不仅对咳嗽的治疗无益,而且还会产生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
误区三:小儿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药
一些家长不懂得用药之道,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误以为小儿也可服用成人药物,只要将用药量减半或减少就行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小儿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更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如小儿由于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能力差,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应该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产品。
误区四:认为小儿咳嗽很常见,咳咳就会好
咳嗽是儿童非常常见的症状,然而多数咳嗽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尤其是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很不成熟,有痰液的时候没有办法有效咳出痰液,而将痰液滞留在呼吸道,不仅加重炎症和咳嗽,还容易使病菌扩散至肺内其它部份,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因此,儿童咳嗽时应该及时查病因治疗。
以上就是对治疗孩子咳嗽的误区,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健康护理的注意,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二)儿童止咳的饮食注意
1、不吃花生、瓜子、巧克力等。因为这些东西含有较多的油脂,会引起痰液的滋生,另咳嗽加重。
2、不吃冷、酸、辣的食物。原因是这些东西会对咽喉造成刺激,令咳嗽加重。因为这些刺激性的东西会让痰不容易咳出。
3、不吃补品。嗽未愈时应停服补品,以免补品留邪,使咳嗽难愈。
4、不吃油煎炸食物。因为油炸食品会助湿助热,令痰液滋生,让咳嗽更难以痊愈。
5、不吃鱼腥虾蟹。这些食品后会咳嗽加重,这与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过敏体质的孩子咳嗽时更应忌食上述食物。
(三)小儿咳嗽护理
1、休息与保暖,患儿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卧床时头胸部稍提高,使呼吸通畅。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对流风。
2、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鼓励患儿多饮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发热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3.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年长儿应在晨起、餐后、睡前漱洗口腔。
4、发热护理,热度不高不需特殊处理,高热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防止发生惊厥。
5、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质及能否有效地咳出痰液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对于咳嗽无力的患儿,宜经常更换体位,拍背,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促进炎症消散。
最常见的儿科疾病
肺炎喘嗽(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量的70%~80%。由于小儿先天禀赋薄弱,易感受风邪,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6个月到3岁为发病高峰,而90%以上以致病微生物为病毒,一般会反复发热3天左右,多以夜间明显,患儿不但服药困难,输液又加重痛苦,家长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泄泻(腹泻病)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由于儿童营养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该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患者一般症状不多,就是长期不思饮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有嗳气、泛恶、脘痞、大便不调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口干喜饮等症,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少数患儿由于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长期便秘、锌缺乏等引起,大多数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反复外感发热是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其病因包括: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喂养不当、调护失宜、环境影响、反复传染、久病体虚等多个方面。
猜你感兴趣:
3.儿科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