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化妆>美容知识>美容养生>

房事养生篇(3)

敏敏分享

  古代房事养生的知识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和以为气。”宇宙间万事万物,无休无止,生生化化,变化的根本原始推动力,在于阴阳之冲和。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绵绵万世,生生不息,也是阴阳冲和的结果。男属阳,女属阴,法天象地,顺乎自然,合于阴阳。男女之交媾,犹如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一样,畅利顺遂,天经地义,此正如《易经》所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远古的人类,性交完全出于本能,繁衍子嗣是其唯一的目的。由于直立行走和尾巴的消失,使男人随时有可能与女人发生性交;又由于生产工具的产生,食物开始富裕,空闲时间增多,女人的发情期逐渐缩短,从此性交就不仅仅是为了繁衍,也包括了追求娱乐的成分在内,这就是性与生殖的分离。

  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华夏民族,与自然界保持着一种混沌不清的关系,逐渐产生了顺遂自然的思想文化。我们的古人,为了保持与自然界的沟通和获得与大自然同在的长寿,他们寄希望于房事的修炼,以获得这种自然的力量,这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房中术,并逐步得到补充和完善。

  实施房中术的目的

  房中术作为一种性爱的艺术,与古代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各种文化思潮的综合影响下,古代民众对于房中术的实施,兼有了养生防病和繁衍子嗣的双重目的。

  (一)却病防老,延年益寿

  古代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宗旨,那就是祛病强身、健康长寿。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中提到的“七损八益”,后世的房中书进行了多次论述,如《素女经》、《玉房秘诀》和《医心方》。作为医学经典著作的《黄帝内经》,也指出了在性生活时一定要掌握什么是七损,什么是八益。虽然各书所述互有异同,但均认为房事中去七损、增八益,则人体阴阳二气可望调和,而使身体健康长寿。所以,七损八益一直作为房中养生的总原则。

  所谓八益,是指在房事生活中,有八种做法于人体有益,其要点是操练房中导引,使气血流畅,津液不竭,男女双方情和意感,配合默契,务使交合时能收补益之功。马王堆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说:八益一日治气,指导引运行,调和精气,修炼房中气功导引;二日致沫,指致其津液,使生舌下玉液;三日知时,即知道最适宜的交合时机;四日蓄气,指蓄养精气;五日和沫,当指男女双方互相亲吻而吸其津液;六日窃气,当指积聚精气;七日寺赢,指等待赢满或保持赢满;八日定顷,指使倾倒者能够得到安定,此处借指防止阳痿之意。

  所谓七损,是指在房室生活中有七种办法于人体有害。此类损害,皆交合不得其道所致。竹简《天下至道谈》说:七损一日闭,指精道闭塞不通;二日泄,指男精泄出或早泄;三日竭,指精气短竭或精气竭尽;四日勿(勿指丝织品织成的头巾或束发的网套之类,质地很柔软),形容阳萎不举;五日烦,指交媾时心慌意乱,烦躁不安;六日绝,指女子根本没有性欲,男方强行交合,不能采阴,独损身心,如同陷入绝境;七日费,指交合时过于急速图快,徒然耗费精力。

  《天下至道谈》还指出,知七损八益的人,不但能够益精气,而且还可预防和治疗疾病,使虚者复壮,老者复壮,壮者不衰。不能用七损八益,则到四十岁人体机能就已衰退,五十岁起居不能自理,六十岁耳目不聪明,七十岁下枯上脱,涕泣俱出,阴茎完全不能勃起,不能行房事。

  后世的房中书如《素女经》、《玉房秘诀》、《医心方》等,均对七损八益作了详尽地论述,详细列举了房中八益的名称、体位、导引法和强身防衰、治疗疾病的作用,以及七损的病因、病机、病位、治疗体位、导引法和治愈七损的时限。

  古代另一位房中家洞玄子则说得更具体。他认为,对于人体最重要的莫过于房欲,这是法于天地自然、规矩阴阳方圆的道理。若悟得房中损益,就可颐养性情、益寿延龄;不知真谛,就会耗伤精神而短寿。房中术中男女所摆出的坐、卧、舒、展、卷曲的身形,仰、俯和长短势态,侧卧、俯卧、前进和后退的方法,出入深浅的动作,男女交合的道理,都应符合自然的术数。掌握了这些要领,就可保健长寿;违反了它,则可致生重病或催人短寿。

  象这样明确指出夫妇的性生活须与导引气功结合而养生者,后世医家颇不乏人。如唐代孙思邈就曾精辟地指出,房中术不但追求快乐舒适,还必须节欲以养生,不宜纵情女色,耗伤身力,其目的在于补益精气、却老防病。

  (二)增进情趣,繁衍子嗣

  房中术的实施,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畅利。孟子曾说:“食、色,性也。”食欲和性欲是人的本性,正如正常人都需要饮食一样,性的交往对每一位正常人也都是必要的。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房中补益》中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这也从反面证实了房中术具有调畅情志、增进情趣、消除烦恼、延年益寿的作用。

  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传宗接代成了房中术的重要目的,男女交合还须讲究申缱绻之情爱,叙绸缪之乐趣。平素要注意保存精力,固护阴精,如《玉房秘诀》说:“求子之法,当蓄养精气,勿数施泄。”性交前要互相爱抚,心犀相通,使情意绵绵,欲感神往,如《广嗣纪要》说:“衽席之间,体虽未和,神已先交,阳施阴受,血开精合,所以有子。”神合之后,然后才能体合,使求子寓于欢娱之中,如《证治准绳·求子论》说:“男女交媾,其所以凝结而成胎者,虽不离乎精血,犹为后天滓质之物,而一点先天真一之灵气,萌于情欲之感者,妙合于其间。”

  妇女妊娠后,要节制性生活。如马王堆汉墓《胎产书》就十分强调孕妇要充分注意起居饮食,选择适合胎儿生长发育的精美食物,生活环境也要安静,尤其是孕期要节制房事,提倡“居处必静,男子勿劳”等,这对产下聪明健康的婴儿具有积极的意义。

  古代性学的主要内容

  古代性学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平时的蓄养精力、性事的和谐与补益、食疗及药石强精治病等,现择其要者简述之。

  (一)采阴补阳与采阳补阴

  采阴补阳和采阳补阴,目的在于增强男女之性能力而养生长寿。古人认为,女子体内主要含有阴精,也含有少量的阳精,其精气具有补益男子精气的作用;男性体内主要含有阳精,同样也有少量的阴精,男性的精气对女性也有补益作用。

  采阴补阳,是谓采集女性之精气,用来补益男性之阳气,它包括多御女和御而少泄。如孙思邈曾说:“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夜御十女,闭固而已,此房中之术毕也。”《玉房秘诀》亦说:“数数易女,则益多。一夕易十人以上,尤佳。常御一女,女精气转微,不能大益人,亦使女瘦瘠也。”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古代性学产生于一夫多妻制的社会,古人的一些行为和思想,与现行的婚姻制度、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律是相违背的。本文只是考虑到讨论古代性学的完整性,将某些观点在文章中列出,读者自会明鉴。

  古代性学还有一种观点是采阳补阴。《玉房秘诀》强调“与男交,当安心定意”,不可急躁张慌,当男性怒、大、热、坚,三气皆至时,而行交接,则得益甚多。还记载了“王母无夫,好与童男交”,果真如此,这一特殊人物在道德上是无法被世人所接受的。

  (二)临御前之准备

  交合之道,贵乎平素勤于修炼筋骨、舒利情志、蓄养精力;一俟身临战地,则气力勃发,娱乐身心,无往不利。夫妇的性生活,有人喜好卒上暴下,如闪电般结束,这对于女性来说未免甚为缺憾,缺乏恩爱。《玉房秘诀》说:“凡御女之道,务欲先徐徐嬉戏,使神和意感,良久才可交接。交接之道,无复他奇,但当从容安徐,以和为贵。玩其丹田,求其口实,深按小摇,以致其气。”是说做爱务必先有舒缓的爱抚嬉戏阶段,使两人情绪和谐、性欲感动而兴奋。

  动作宜从容安详,可先触抚(如对方的丹田,在脐下三寸部位),以申性爱,相互拥抱亲吻,吸口中津液,唤起对方的性兴奋,其后乃可正式性交。爱抚即合于常情,又可益寿延龄,是极大的享受,何乐而不为呢。爱抚的具体方法,我们的祖先早在马王堆汉墓竹简《合阴阳方》中,就已经作了系统的概括:在外阴突出部位(如龟头或阴蒂)的两侧,于正式性交前抚触这些部位,可促进夫妇双方性兴奋和性的愉快感,但此时还不宜即行交合,应先采取相互亲吻、拥抱、抚摸等动作以增强性冲动。由于女方的性欲一般来得缓慢,故这种嬉戏爱抚多为引导女之五欲而设。

  其动作要领为,温柔的吁气亲吻,可使面部充血发热;轻柔的拥抱,可使乳房隆实,鼻沁微汁;两舌互抚,可使口舌津液滑润;轻相抚触,可使女阴流液,阴唇湿润;两躯徐动缓摇,可致咽干咽唾。按此操作,可使对方性欲冲动。如女方已出现此“五欲”之征,男方阴茎已有“怒、大、坚、热”的“四至”之候,则正式交合时定能气血舒畅,性欲满足。这种性事前宜情投意和、双方心悦、女质振、男茎盛的经验,在性生活中值得足够重视。这是促进夫妇恩爱、家庭和睦的一项有效措施。此外,祖先认定“交筋”部位(阴蒂及龟头)为人体性的最敏感区的记载,当是较古老的性学文献。

182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