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故事大全>历史故事>

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

春芳分享

  故事可以用来普及历史知识,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历史也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篇一:狄仁杰婉拒武则天“我不好奇”

  一次,君臣议政后退朝。武则天离开御座,叫住欲转身离去的狄仁杰,君臣站在朝堂上聊天。

  武则天着实夸赞了一番狄仁杰在地方任职时的政绩,忽然话锋一转,问狄仁杰:“你在州县干得那么好,你知道朝堂上有多少心怀叵测之人在打你的小报告,恶言贬低你吗?他们都想通过我的手整治你。”

  狄仁杰心中一凛,一时不明白皇帝是何用意。

  武则天目光灼灼地望着狄仁杰,又说道:“你要想知道朝中都是谁在打你的小报告,我就告诉你。”

  狄仁杰此时才明了女皇的用意,遂一揖到地:“我不感到好奇,也不想知道。”

  武则天很惊讶:“你不相信我?”

  狄仁杰急忙解释道:“不是我不相信陛下您,而是我不相信我自己。”

  武则天对他坦荡豁达的胸怀深为叹服。

  狄仁杰婉拒武则天“我不好奇”,其实是容人的大智慧,也客观上避免了臣僚间无休止的暗斗。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鞭挞那些心术不端之人,言简意深。

  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篇二:历史上最伟大的双面间谍

  武尔夫·施密特是谍报史上的天才人物。作为一名双重间谍,他一面为二战时的同盟国搜集最重要的政治、军事情报,从而为正义战胜邪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另一方面,他又以虚假情报成功地欺骗了纳粹德国,以至于直到战争结束他们仍将他视为忠诚于纳粹的间谍。他的精彩表演受到当代人的交口赞誉。

  武尔夫·施密特,名义上他是德国派往英国的间谍,实质上他也为英国情报五处工作,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战胜德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完美伪装让德国人在战争结束后,还将他视为忠诚的间谍,完全赢得了德国政府的信任。

  武尔夫·施密特出生于丹麦,他的母亲是丹麦人,父亲是德国人,早期武尔夫·施密特受到纳粹洗脑,他还是一名法律系学生,思想纯正,又有学识,充满冒险精神的武尔夫·施密特被纳粹党的情报机构注意到,认为武尔夫·施密特是一个不得多得的间谍人才。于是武尔夫·施密特被招募为德国间谍。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于1940年9月19日被派往英国执行间谍任务,却不想,还没落地就被出卖,英国情报机构控制了武尔夫·施密特,并要他成为双面间谍,于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双面间谍的诞生了。

  武尔夫·施密特被英国情报机构授予了通常间谍应有的自由和信任,他得到了德国和英国的共同信任,并在英国情报机构的帮助下,向德国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情报,更加深了德国对武尔夫·施密特的信任。

  就这样,武尔夫·施密特在战争还没结束时,便被德国授予一级十字勋章的荣誉。战后档案还把他描写成一个忠诚于祖国的间谍。

  武尔夫·施密特,是一个谍报天才,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富盛名的双面间谍,他同时为德国情报机构工作,后被策反成英国情报机构的双面间谍,凭借完美的伪装和聪明机智,即使战后,德国情报机构还没有发现他的双面间谍的身份,还给武尔夫·施密特授予了一级十字勋章的荣誉。

  武尔夫·施密特评价最多的就是,谍报之神,作为一个双面间谍,他从1940的9月19日第一次外派英国进行情报工作时就被出卖,在没有为德国贡献一份有价值的情报的情况下,就被英国情报机构截获,英国情报机构也看中了武尔夫·施密特的心理素质和冒险性格,他们策反了武尔夫·施密特,让他成为德国和英国的双面间谍,并在英国情报机构的帮助下,开始向德国提供虚假的情报信息,并成功的蒙骗了德国,取得了德国情报机构的信任。

  武尔夫·施密特在间谍生涯中,最有名的事迹是利用德国情报机构的信任,给英国骗取了大量的纳粹金钱,并把有关盟军登陆诺曼底的虚假的情报信息传给德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最终战胜纳粹德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但是作为一个备受赞誉的双面间谍,武尔夫·施密特自觉还是愧对自己的祖国,他在战后自觉无颜回到德国,一直在英国定居,成为了英国人心中的天才间谍,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影视书籍都有专门的描写。

  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篇三:首辅张居正的故事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

  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宗。他编了一本有图有文的历史故事书,叫做《帝鉴图说》,每天给神宗讲解。神宗看到这本书很高兴,兴致勃勃地听张居正讲解。

  有一次,张居正讲完汉文帝在细柳劳军的故事,就说:“陛下应当注意武备。现在太平日子长了,武备越来越松弛,不能不及时注意啊!”

  明神宗连忙点头称是。

  又有一次,张居正讲完宋仁宗不喜欢用珠玉装饰的故事。

  明神宗就说:“对呀,做君王的应该把贤臣当作宝贝,珠玉有什么用呢?”

  张居正见十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高兴地说:“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玉。因为百姓靠粮食生活,珠玉这类东西饿了不能充饥,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对神宗教育十分严格,神宗把张居正当作严师看待,既尊敬,又惧怕。再加上太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朝政大事几乎全部由张居正作主。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政治、经济几方面着实作了一番整顿。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贵族还不时侵入内地,成为明王朝的很大威胁。张居正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继光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进攻。鞑靼首领俺答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

  张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一面和鞑靼通商往来,一面在边境练兵屯田,加强防备。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就长期没有发生战争。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多了。

  当时,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任命专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来,由于朝政腐败,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来越穷。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经过清查,查出了一批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这一来,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国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为“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多少减轻一点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国家的粮仓存粮充足,足够支用十年。但是这些改革自然触犯了一些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不得不服从,背地里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在张居正执政的第五年,他的年老的父亲死在江陵老家,按照封建的礼法,他必须离职守孝三年。但是张居正怕他一离开,正在进行的改革受到影响。在明神宗和一些大臣的挽留下,他让他儿子奔丧,自己留在京城任职。这一来,就有不少人抓住张居正父死不奔丧的事,大做文章,纷纷向明神宗上书弹劾,有人甚至在大街揭贴告白攻击张居正,闹得满城风雨。后来,明神宗不得不下令,再反对张居正留任的一律处死,攻击才平息下来。

  张居正的权实在太集中了,明神宗渐渐长大起来,反而闲得没事干,就有一批亲近的太监在内宫用各种办法给他取乐。

  有一次,神宗喝醉了酒,无缘无故把两个小太监打得半死。这件事让太后知道了,马上把明神宗找来,狠狠地责备一顿,还叫左右拿《汉书·霍光传》叫神宗读。西汉霍光辅政的时候,不是有个昌邑王刘贺即位后,被太后和霍光废掉皇位吗?

  现在的张居正的地位就像当年的霍光一样,神宗想到这里,吓得浑身哆嗦,跪在太后面前求饶。

  后来,张居正作主,把一些引诱神宗胡闹的太监全部赶走,太后还让张居正代神宗起草了罪己诏(皇帝责备自己的诏书)。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是明神宗对张居正,已经从惧怕发展到怀恨了。

  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亲自执政。原来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攻击张居正专横跋扈。第二年明神宗竟把张居正的官爵全部撤掉:后来还派人查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家子孙十几人,被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大儿子被拷打后自杀。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当然也遭到破坏,刚刚有一点转机的明朝政治又走了下坡路。

  看过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还看了:

1.古代历史英雄人物事迹

2.中国历史英雄人物故事大全

3.中国历史英雄人物故事

4.古代历史英雄人物

5.英雄历史人物的故事

6.历史英雄人物故事

    312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