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论文(2)
哲学导论论文篇二
当今社会,资本主义大行其道,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一个讲求效率和竞争的社会,使得人们将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定位于获得成功和权力上,认为有了它们人生就是好的人生,可是这样的人生追求给我们的道德带来了冲击,如极端的利己主义。我不禁想问: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一个好的人生?如果是金钱和权力,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得到了它们的人不快乐甚至自杀?如果不是这些,是快乐,幸福这些主观的感受吗?“我怎样过我的人生,我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应该成为每个人思考的哲学问题。
一, 四种主要的关于“好的人生”的学说
快乐主义
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伊壁鸠鲁提出了“快乐主义”学说,认为好的生活应该是从生活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快乐。但是伊壁鸠鲁本人也承认快乐有分好坏,过度地纵欲享乐不能带来一个真正愉快的人生。伊壁鸠鲁眼提倡的是简单的快乐、安宁和平静,提倡心灵的快乐和朋友间的友谊。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所以将快乐主义作为好的生活判断标准对很多人来说具有极其的吸引力,但亚里士多德却认为快乐并不等同于好的人生,人生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好的生活关键在于“令人满意的活动”,而不在于快乐本身。快乐更像是一种额外的奖励。他认为人生中有些活动是极端痛苦的,如经受一项严格的测试,但这个活动本身是富有挑战的,它仍然可以产生一种有意义的快乐。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兹所做的“快乐箱”的实验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即很少人愿意过只有感官快乐的人生,痛苦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
成功
成功本身包含有很多元素,我觉得得到权力也可以囊括其中。现代社会中,好的生活往往被等同于成功。这个似乎不需要费力思考也可以理解。平常聚在一起讨论某人过得好不好时,大家都会用成功这个词来概括。好比我们在学生时代,成功就是学习好,只有学习好了,外界才会认可我们,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那段学生时代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个失败者。
这个评判标准完全来自于外在如何定义成功。好比某些著名运动员的境况:参加一项体育赛事打破自己以前最好成绩获得了亚军,但在本国国民却会因为没有获得第一而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作为运动员本人来说他可能觉得自己是成功了的,因为他超越了自我,而在外人看来他却是失败的。很显然这样过于外在的评判标准会使得人们为了迎合大众眼中的成功而违背自己的本性,就像我们的教育一样,如果整个教育将成绩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那么很多人为了达到家长老师眼中的成功可能会损害自己的健康熬夜学习,
甚至会通过作弊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教育其实是社会的一个比较温和的微观版。在社会中,为达成功,不折手段的人不在少数,如果将成功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像现在这样残酷地竞争下去,没有真正内心的平和、宁静,因为头脑里整天想着如何成功的人心灵也会是为成功忙碌的。
所以我觉得以成功作为好的生活的评判标准不仅太过外在表面化同时也会导致我们的社会过度浮躁,竞争激烈,反过来会带给个人一种消极的思想,从而影响个人的对人生的满意度。
禁欲主义
与第二点提到的“成功”作为好的生活的评判标准刚刚相反,禁欲主义的支持者主张简朴甚至贫穷的生活。与苏格拉底同时期的犬儒主义代表第欧根尼就为这类思想辩护过。当然很多人表示禁欲只是达到“好的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已,很多人选择简朴甚至清贫的生活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是获得创造性的最佳方式,他们因此可以抛开社会过多的束缚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
当然我也不赞同把禁欲作为好的生活本身,同时我也不觉得禁欲可以作为获得快乐的最佳途径。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是不适用的。如果一个人可以在宽敞的房子里住,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住在茅屋里面呢?(如果不是像陶渊明那样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南山下的话)难道那样会更快乐更舒服吗?那样为什么可以获得更好的创造力呢?在我看来只有少数的那些艺术家或者宗教徒,以及那些看破红尘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看法(这个也很容易调查出来),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幸福
在关于什么是“好的生活”这一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观点,即幸福是好的生活,我认为是比较能令人接受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表示,快乐和成功只是好的生活的必要条件,而幸福才是好的生活本身。他还认为几个小时一天几个月这样短暂时间内的幸福是毫无意义的,一个人只有基于自己的一生才能被称为是幸福。这一点很显然违背我们常人对幸福的看法;而且他还强调即使一个人已经离开了人世,他还是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死者的儿子糟蹋了自家的名誉。这当然是古人为了尽量要求人人都能在身前把一切做好,包括教育好自己的后代,以免贻人口舌。
但是他的观点也有局限,如果把幸福当作一个好的人生,且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才是,那么人生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痛苦但却是为了未来幸福的,然而最终却又没能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那是不是意味着这样的人生就不是好的人生?如果这样,那么当初是不是应该选择享乐而放弃痛苦的拼搏?
二、好的人生是一段终极无悔的旅程
这里我想引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说过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好像一场从出生到死亡的时空旅行,而且这段旅行的长度因人而异,好的人生在我看来就如保尔所言,在人生将近之时回首往事没有悔恨没有羞愧。我们不一定要像保尔一样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我们至少要成为一个社会有用的人,正如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在我看来人只有在奉献中才会体会到真正的无私的快乐,奉献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
看了“哲学导论论文”的人还看了:
1.哲学硕士论文